「視頻」直播賣理財、嚐鮮風險測評“網籤”,理財子公司攬客出新招,風險如何?

去年以來,理財子公司混戰升溫,最近,疫情的衝擊讓各理財子公司重新審視銷售渠道,渠道競爭向線上轉移。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看到,最近,郵儲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國有大行以及一些股份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紛紛嚐鮮線上測評,打破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必須到網點進行風險測評的要求。加碼線上渠道、放開面籤限制成為理財子公司搶佔發展先機的嘗試,銀行理財分析師表示,網籤符合監管規定,但線上營銷更應做好風險提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李衝

直播賣理財、風險測評“網上籤”

理財子公司拓展線上銷售渠道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瞭解到,銀保監會已批覆籌建18家理財子公司,涵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其中11家已開業運行,有8家理財子公司已發佈產品。受疫情影響,線上渠道成為理財子公司銷售理財產品的主要方式,多家理財子公司通過開直播、做線上風險測試等方式拓展線上渠道。

各大銀行旗下的理財子公司相繼推出系列講座直播,與投資者遠程互動,解答投資問題。如2月中旬中銀理財推出了“空中小課堂”,直播吸引超20000人次觀,隨即,2月下旬建信理財又推出“雲課堂”,又做了一場直播。

除了開直播外,8家已發行新產品的理財子公司中,有6家已經開通線上自助風險評估功能。2月6日,郵儲銀行首先在公眾號文章中發佈通知稱,“首次風險評估不用到櫃檯,通過電子渠道風險評估後即可下單(僅限中郵理財發行的產品)。”隨後,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招銀理財以及光大理財也發佈類似規定,但目前農銀理財、中銀理財暫時未放開面籤限制,首次購買仍然需要到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線下網點做風險評估。

“網籤”更高效便捷

未來普及程度將越來越高

那麼,“網籤”的方式可行嗎?有沒有風險呢?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相關銀行業內人士和相關理財師。業內人士表示,與購買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必須到網點進行線下風險測評不同,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投資者首次在理財子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可以通過電子渠道做風險評估問卷,打破了長期以來的“面籤”限制。

記者實際操作後發現,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操作流程大同小異。在支持購買賬戶方面,不僅支持該行I類賬戶購買,也支持線上開通後的II類賬戶購買。

銀行業人士認為,未來線上網籤的普及程度會越來越高。線上面籤的優勢在於用戶不受時空限制,便捷高效;劣勢在於一旦不能準確理解信息時,需比線下花費更高的溝通成本。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殷燕敏表示,受疫情影響,銀行線下網點的營銷受到限制,銀行線上營銷加速,理財子公司紛紛利用可線上風險測評的優勢拓展新客,加速推進了理財的線上化,預計未來金融機構的離櫃率會進一步提升。但她強調,“線上營銷需要加強對客戶的風險提示,避免誇大收益、迴避風險,誤導客戶。對於產品的宣傳,就更應該加強相關的風險提示。”

同時,銀行理財人士表示,直播賣理財產品的形式暫未成熟,“理財子公司的營銷直播大多基於外部平臺,難以形成自有流量池;其次,購買流程比較複雜,用戶需要自行記錄產品編號,然後切換到銀行官方app上購買,這一步驟,會損失不少潛在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