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史上最慘股災,對中國樓市的影響有多大?

如果全球金融危機到來,中國樓市是否能撐得住?這其中的邏輯推演到底是如何的,中國樓市在海外經濟動盪面前又將是怎樣的棋局走勢,這是我們今天要解開的謎題。

一、歷史的樣子:為了找到答案,我翻閱了歷史長河中所有金融危機縮影下的中國樓市走勢。發現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下的深圳樓市,有很強的啟示作用。2008年美國因過度房地產金融化,導致次貸危機爆發,以房貸為基礎的金融產品波及歐洲市場,進而引發全世界範圍的金融危機。當初美國房價暴跌,導致貸款人手中的房屋資產急劇縮水,再加上實體經濟受到重創,大小企業倒閉,失業潮來襲。在此情形下,美國人無法支付高額房貸,只能選擇斷供,甚至爬上天台一躍而下。隨後,天各一方的深圳也出現了斷供潮。但值得細說的是,深圳在2008年出現房價下跌、斷供潮的原因和美國迥然不同。引發深圳2008年房價下跌的並不是深圳居民的不良貸款,而是香港炒房客對深圳房產的大規模拋售。香港大概在90年代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後,就開始興起在深圳投資房產。當初深圳剛從香港學來土地出讓金制度,為了積累城市原始資本,開始瘋狂興建房地產,並對隔壁香港敞開懷抱。所以,我們可以總結,國際經濟動盪影響中國樓市的兩大因素:國外投資客拋售中國房產。做出口生意的人群收入大幅縮水,購房需求斷崖那麼今天的2020年,會像當年2008年一樣嗎?這便是我們今天敲黑板的內容。

二、今天的答案:其實在2003年以後,當局就意識到一個問題,中國房地產的規模太大,如果想駕馭得當,就必須把它培育成一個政策性市場,只有政策性市場才能控制住漲跌趨勢。在這其中,境外炒房客便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對房地產金融穩定性的影響是無法預估的。毫不誇張地講,中國因為人口多,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消費者市場,只要我們的技術到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生活產品,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在不依賴其他國家的情況下,自成一體,自產自銷,自給自足。

通過以上論證,發現中國房地產已經不像2008年那樣不堪一擊。如果全球經濟危機真的來臨,那個時候,房價有一定的情緒波動,但不可能像別人嘴裡所說,大跌或者直接垮塌。而且以剛需為主的核心城市已經有了充分抵禦外險的能力。這就解釋了,為什麼2019年在大國摩擦影響下,進出口貿易滑坡,但深圳的房價依然反向上漲的原因。退一萬步講,你要深刻意識到一點,中國樓市作為國民財富的主要蓄水池,是不可動搖的經濟根本,所以在危機處理上有一定概率會採取封市策略,房產無法網籤,更不存在拋售,也不會引發踩踏行情,信息也不為人知。到時候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開發商,開發商資金鍊受阻,樓盤開發量大幅減少,但庫存減少又反向利好於房地產。

三、杞人憂天:有些人總喜歡杞人憂天,然後把恐慌毫無根據地傳播給他人。目前來看,這次疫情引發的危機,還不能稱之為金融危機,充其量只是經濟危機。疫情影響了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市場開始通縮,導致股市下跌,如果下跌過多才會引發金融危機。即使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也很難傳播到中國,因為危機傳播是需要工具的。中國在這次疫情面前,充分地展示出了大國實力。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在這麼快的時間內完成疫情透明化、管控和防治,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火雷二山”這樣宏偉工程,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製造出如此龐大數量的口罩。

目前來看,疫情本身是短期衝擊,大概率會讓美國的經濟繁榮面臨終結,跌落至下一個週期,而且很可能因此導致全球經濟疲軟,衰退。但在此情況下,不再過度依賴出口的中國,很可能成為下一輪經濟週期的主要引擎。

中國目前面臨最大的風險不是樓市風險,而是經濟震盪影響下的失業潮。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只有兩個,刺激兩大經濟引擎,投資和消費。

所以前段時間我們推出了新基建計劃,而且2周之內,34億變成了50萬億。如果按照全國2020年計劃投資金額佔到該總體投資計劃的15.3%計算,2020年的投資額可以達到7.6萬億多,這佔到了GDP的7.5%。算上通脹,這其實就是4萬億重新來了。

其次這段時間,全國各地開始啟動鼓勵居民消費。到現在為止,全國至少有12個省份的20多位黨政領導幹部紛紛帶頭“下館子”“逛超市”。3月21日,呼和浩特更是下發了“關閉單位集體食堂”的文件,強制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出去下館子,刺激餐飲業的消費水平。相信用不了半年,中國經濟便可以重新回到原有軌道上面。而當下的你,想的應該是多消費一些,幫助國家渡過難關,或者是在數萬億經濟刺激下,找到自己的致富契機,而不是杞人憂天,擔心未來全球經濟危機來了自己是否要忍痛賣掉自己的住房。相信我,假如真正的經濟危機來了,你想的絕對不是房子問題,而是,接下來怎麼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