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戰“疫”路上的夫妻檔和父子兵!

隨著抗疫阻擊戰號角的吹響

遷安市行政審批局

全心全員投入到戰鬥當中

審批局的戰“疫”隊伍中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夫妻並肩、父子上陣

共同守衛著我們的家園


遷安戰“疫”路上的夫妻檔和父子兵!


夫妻攜手抗疫情


“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呀?”電話那頭稚嫩的語聲讓邵建平心中一軟,她抬頭一看,又已經是夜裡10點了……自疫情發生以來,這樣的畫面總是在重複上演。

遷安戰“疫”路上的夫妻檔和父子兵!

邵建平同志是遷安市行政審批局辦公室主任,也是全局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負責人。1月27日,接到疫情防控緊急命令後,她第一時間趕到單位,帶領辦公室人員迅速進入崗位、投入戰鬥,扛起綜合協調、服務保障、參謀助手等職責。

遷安戰“疫”路上的夫妻檔和父子兵!

面對口罩嚴重短缺、手套消毒液告急、棉衣棉鞋極度匱乏、值班用帳篷板房配備不足現象,她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每天積極聯繫各企業、藥店、超市,協調採購防護、生活物資,對接興安街道和社區居委會,及時調配值班板房和各類生活用品。由於物流不通,訂購的東西遲遲不到,她天天電話催問,急的牙齦上火、口腔潰瘍,連帶著高血壓也不時發作,她卻緊咬牙關,默不做聲地堅持著。物資到位後加班加點進行統計分配、登記造冊,第一時間運送至卡口、發放到一線人員手中,用周到細緻的服務,為同志們送去安全和溫暖,夯實社區防控的堅固防線。

遷安戰“疫”路上的夫妻檔和父子兵!

在疫情防控保障的路上,邵建平並不孤單。她的丈夫李永超在市委網信辦工作,同邵建平一樣,在疫情發生後便積極投身於網絡信息宣傳工作之中,中午基本都在單位,晚上值班也是常態。夫妻兩個常常是在深夜回家之後,簡單的互相交流、鼓勵,便沉沉睡去,第二天一早,相攜步出家門,開始新一輪的奮戰。家裡的兩個孩子白天無人照料,只能委託父母幫忙,父母年事已高,往往是高三的大女兒一邊緊張複習一邊照顧還不到四周的妹妹,孩子們每天熬夜也要等父母深夜歸來。邵建平說,我的工作是服務,是舍小家顧大家的服務,只要能讓人民群眾和一線同志滿意,哪怕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遷安戰“疫”路上的夫妻檔和父子兵!


父子同心共戰“疫”


3月1日,冬夜的寒風依然凜冽,剛剛完成12小時卡口值班的孔得宏回到家中。簡單吃了口飯後,他用手機和年過六旬的父親進行了視頻通話,視頻中,父親告誡他,不要鬆勁,不要懈怠,為黨和人民站好崗,值好班。語音未落,父親便掛斷電話,繼續投入到村裡的卡口防控工作之中……

遷安戰“疫”路上的夫妻檔和父子兵!

孔得宏是市行政審批局的優秀黨員幹部,疫情發生後,主動請纓參與到一線防控工作中,負責興安街道燕春小區26號樓的疫情防控工作。“燕春26號樓共有7個單元,64戶,其中有7處空房,總計152人,暫時無四類人員。”張口即來的數據,來源於他的認真負責。作為小組組長,他深感責任重大,第一時間對接居委會,開展小區居民的全面排查,對各類人員信息登記造冊、分類管理。“你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他以近乎哲學家的口吻對任何進出人員一一盤問,詳細核查登錄人員信息,確保小區進出的規範有序。“他就像個門神一樣守護著我們的家園,感覺心裡踏實極了。”剛剛下班回家的王女士感激的說道。

遷安戰“疫”路上的夫妻檔和父子兵!

其實孔得宏患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長時間的值守防控讓他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叫苦、不叫累,咬緊牙關、挺直腰板,始終不曾斷崗漏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當同事們勸他多休息時,他說“我的父親是個老黨員、老村幹部,一直以來都是我的榜樣。現在,我要繼續努力,和他並肩戰鬥。”

遷安戰“疫”路上的夫妻檔和父子兵!

孔令山(右二)風雪中協調防疫物資

孔得宏的父親孔令山,是濱河街道韓官營村書記兼村主任,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恪盡職守,忠誠擔當,不分晝夜堅守崗位,研究制定村內布控措施,人員排查、卡口值班、村內巡查、消毒消殺、宣傳動員、物資採購,每一項事務他都殫精竭慮、盡心謀劃、親身參與。雖然身患糖尿病多年,他卻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對孔得宏說:“我們都是共產黨員,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就是要拿出精氣神來,站得出、防得嚴、守得住。”

戰“疫”路上他們並不孤單,自2月9日開始,行政審批局分兩批共計抽調76名黨員幹部下沉一線,幫扶興安街道燕春社區開展疫情防控,他們每天堅守卡口,不計得失、不求名利、不辭辛苦、不怕困難,默默無聞地做著大量工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各條戰線上擎起了為人民服務的鮮紅旗幟。

來源水城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