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醉亡,11人被訴62萬賠償金,法院:同飲者無責!


基本案情


在一場酒局后王丹不幸猝死,因認為同飲者沒有盡到必要的照管義務,王丹的親屬將當天與王丹一起飲酒的劉元等11人起訴到法院,要求法院判令11人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等共計62萬餘元。甘肅定西臨洮法院經過審理駁回了王丹親屬的訴求。宣判後,王丹的家屬提起上訴,定西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後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王丹的親屬稱,王丹與劉元等11人均屬某水電站員工。2016年11月7日19時許,劉元等6人在宿舍開始喝酒,而後邀請王丹參與喝酒。21時許,王丹又被邀請到陳東等5人的酒局喝酒。24時許,醉酒的王丹被送至5樓職工宿舍休息。

次日早上8時,單位工作人員發現王丹身體出現異常後,立即將王丹送往醫院救治,經醫生檢查發現王丹已死亡。後經甘肅某司法鑑定所鑑定:王丹血液中檢測出乙醇平均含量為365.11mg/100ml。王丹親屬認為,劉元等人與王丹喝酒,致使其不幸身亡。該11人應連帶賠償王丹家屬死亡賠償金、撫養費、醫療費等費用的80%,即62萬餘元。

臨洮法院經審理認為,王丹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對過量飲酒可能造成的危險後果應當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其在聚會喝酒過程中,不能理性控制飲酒,導致過量飲酒而發生死亡的悲劇。聚會過程中,飲酒者與王丹之間僅僅是情誼關係,彼此之間沒有法律關係,且在飲酒過程中,並無證據證明同飲者對其惡意灌酒,導致受害人陷入危險境地,因而不能產生法律上的權利義務,故沒有法定救助義務。且在王丹醉酒後,其他飲酒人將其安全送到宿舍休息,盡到了相應的安全注意義務。此外,王丹死亡後,家屬始終未對其死亡原因進行鑑定,沒有證據顯示王丹的死亡與劉元等人的行為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係。綜上,法院依法駁回死者家屬的訴訟請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法官釋法:


宴請與接受宴請在社會交往中普遍存在,如果社會交往中,相互之間無論關係如何,只要一起端起酒杯喝酒,不特定的相互人之間就有了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這顯然有悖社會常識,也違背了《侵權責任法》責任自負的精神。在該案中如果單純地認定共飲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將會導致認定自然人的法律義務和法律責任的泛化,其判決結果必將與社會的正常交往活動相牴觸。


勸酒致飲酒人傷亡,組織者、勸酒者、同飲者是否有責任?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勸酒人應當對飲酒人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斷,並給予飲酒人必要勸阻的注意義務。如果沒有盡到注意義務,造成飲酒人傷亡的,根據各自的過錯程度,組織者、勸酒者、同飲者均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

然而,主要責任應由受害人自己承擔,比例約為60-70%。組織者、同飲者、勸酒者承擔次要責任,為30-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