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王-_-子


無視倒是不至於,就是有點寒酸。只封了個長沙桓王,和他的貢獻根本就不能比。

老實說,孫堅死後孫家已經敗落了。後來吳國的基業是孫策帶著一幫子舊部打下來的。在這中間確實依靠了孫堅的遺澤,但更多的其實是孫策本身的功勞。

後來孫策又憑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朝廷的認可,拿回了父親的爵位——吳侯(烏程侯)。這個時候孫策已經奠定了東吳的基業。

孫策遇刺的時候,正逢天下大亂,他兒子還小。為了保住基業,在亂世中存活下去,就指定孫權成了繼承人。

也就是說,孫權的基業不是從孫堅那裡得來的,而是繼承於孫策。看到這裡,很多人要想了,這孫權真的是忘恩負義。你看司馬昭、司馬師;宋太祖、宋太宗多好啊。

為什麼要這麼“刻薄”?

拿上面兩組和孫權對比的例子,其實是可以解釋的通的。

宋太祖去世的時候是皇帝,宋太宗繼承了皇位。宋太祖是皇帝是無可爭議,無法否認的。

再來看看孫策,他去世的時候只是吳侯。按照現在的史料來說,孫權繼承了孫策基業,爵位卻沒有明確記載。而且沒過幾年,孫權就拿到了朝廷的冊封南昌侯。

後來的吳王,吳帝更多的是為了緬懷故土(吳地),祖先(孫堅),和孫策壓根就什麼關係。

為了表明這點,孫權登基的時候,把吳侯這個爵位還給了孫策的兒子。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孫策被封為王,還得益於他是孫權的兄弟。

當然了,吳侯這個爵位後來被改封了。侯國的名字怎麼能和國家一樣呢?就像魏國不可能出魏侯,蜀國不可能出漢侯,宋朝不可能出宋侯一樣。

司馬昭能當上皇帝原因是司馬師沒有兒子,不然根本沒他什麼事情。孫權能繼承基業的原因是孫策的孩子還小,在亂世沒有自保能力。

給司馬師追封皇帝是因為他不可能多出個兒子來,沒有就是沒有。而孫策的兒子難不成就一直年幼下去?給孫策封個皇帝,是給他繼承皇位的合法性?

這明顯是不可能的,所以自然只能給孫策追封個王爵。

PS:其實到底刻薄不刻薄,寒酸不寒酸大家心裡都有數。從禮法上來說孫權做的沒問題,從人情上來說呢?孫策留下的基業是不是應該和吳侯這個爵位一樣,還給孫紹(孫策的兒子?)。

歡迎下方討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看不見的角落


孫權也是無可奈何的,因為孫策有兒子。

當年孫策死的時候,其子孫紹年幼,因為周禮明確規定是嫡長子繼承製,根據禮法,孫紹的繼承權在孫權前面。但為防止大權被他姓獲得,孫策只能讓弟弟孫權繼承爵位。所以孫權的繼位雖然是孫策的意思,但卻不合禮法,存在瑕疵。

如果孫權追封孫策為皇帝,那孫紹就比較尷尬了?作為前皇帝的唯一兒子和嫡長子,孫紹是有皇位繼承權的,而且禮法上他的繼承權還在孫權前面,以後可能會威脅到孫權和他兒子們的地位。為了解除威脅,孫權必須幹掉孫紹才行,就和後來宋太宗趙匡義一樣,繼承了他哥哥趙匡胤的皇位之後趙匡胤的兒子們基本都是早早死於非命。但為了這種事殺了孫紹,不僅對孫紹不公平,對孫權的名聲也沒好處。

最好的辦法就是壓根不追封孫策。孫策不是皇帝,孫紹自然也沒有皇位繼承權,也就不會構成威脅了。換成死了的孫策估計也會一樣的想,讓他用一個追封皇帝的虛名換兒子的性命,估計他也不幹。所以孫權沒有追封孫策,一方面是避免孫紹威脅自己的皇位,一方面也是保護孫紹。雖然後人一直說孫權不厚道,對孫策的子孫也不照應,但實際上從政治的角度考慮,讓孫策的子孫遠離政治中心其實是對他們最大的保護。一旦陷入政治的漩渦,孫策的子孫就死定了。後來孫紹的兒子孫奉在孫皓在位時因為民間流傳孫策的子孫會取回皇位而被殺就是明證。

有人可能要問了,司馬師和司馬昭也是兄終弟及啊,司馬師也有兒子啊,為什麼司馬炎就能追封司馬師為皇帝?這裡有個問題,司馬師和司馬昭雖然也是兄終弟及,但和孫策孫堅的情況不一樣,司馬師沒有親生兒子,是過繼了司馬昭的次子司馬攸,所以對於司馬炎來說追封司馬師為皇帝是沒有什麼威脅的,畢竟自己的皇位實際來源於父親司馬昭而不是伯父司馬師,不存在孫權那樣還要考慮後代的繼承權的問題。換句話說,如果是司馬昭當皇帝,那倒真可能考慮一下司馬攸的地位問題,但到司馬炎這兒就已經是既成事實了。而且司馬攸是自己的親弟弟,性格脾氣也不錯,不會威脅到自己和子孫的皇位。


三隻腳的大烏鴉


(看把孫權難為的愁眉苦臉)

這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好問題。

孫權稱帝后,沒有追封孫策為皇帝,是否忘恩負義不好說,但一定是深思熟慮的。

在豹眼看來,這件事孫權處理得還是妥當的。

據《三國志·吳主孫權傳》記載,孫權即皇帝位後:

"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

孫權沒有追尊孫策為皇帝,而僅僅追封為長沙桓王。

對此,陳壽認為:

“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在陳壽看來,江東的基業大多是孫策打下來的。孫權沒有追尊孫策為皇帝,只封為王,封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沒有封王,這在道義上說,孫權過於吝嗇。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西晉,看一下西晉的做法:

泰始元年(265年),司馬炎代魏稱帝,是為晉武帝。

晉武帝追尊其祖父司馬懿為晉宣帝,追尊其父司馬昭為晉文帝,追尊其父兄長、也就是其大伯父司馬師為晉景帝。

這是因為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承了其爵位;司馬師死後,因為沒有兒子,司馬昭繼承了其兄司馬師的爵位。弟承兄業,這跟孫權繼承了孫策的基業十分相似。

但不同之處,在於司馬師沒有兒子,但孫策已經有了兒子孫紹。這一點不同,恐怕是孫權沒有追尊孫策為帝的主要原因。

司馬昭因為司馬師沒有兒子,就把晉武帝司馬炎的弟弟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作為其繼承人,並且特別寵愛。司馬昭認為自己是代替司馬攸擔任相國職位的,去世後,晉王的爵位應當還給司馬攸。司馬昭經常說:“這是景王的天下,我怎能去分享呢?”

這聽起來很感人,但是這裡有幾個問題:

第一,即便司馬昭把晉王的爵位還給司馬攸,但司馬攸也還是自己的兒子。將來司馬攸稱帝,一樣會追尊司馬昭為皇帝,他該有的待遇一樣不會少。

第二,或許司馬昭更喜歡司馬攸,如此安排不會有廢長立幼的議論,反倒是遵循道義。

第三,司馬昭也就是說說而已,收穫一些虛名。

果不其然,在議論繼承人的時候,大臣何曾等人堅決反對,於是司馬炎被立為晉王太子。

西晉建立後,司馬攸被封為齊王,歷任驃騎將軍、司空、開府儀同三司等要職。晉武帝晚年,朝廷內外要求司馬攸繼位的呼聲高漲,大臣荀勖、馮紞趁機進讒,將司馬攸排擠出朝廷,致使司馬攸氣恨發病,嘔血而死,時年三十六歲。

再看孫策的情況,孫策死時已經有了親生兒子孫紹。孫紹的生年不詳,有資料介紹是公元199年十月出生,但肯定的一點是,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被刺身亡時,孫紹已經出生。

當初,孫策把職位沒有傳給孫紹而傳給孫權,是因為江東剛剛平定,並沒有完全掌控,而孫紹年紀太小,根本沒法控制江東的局勢。孫策讓孫權繼承自己的職位,是為了江東孫氏家族的利益考慮。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時,孫紹已經三十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如果孫權追尊孫策為皇帝,那麼作為孫策唯一繼承人的孫紹就是皇子。將來孫權確定繼承人時,就面臨著把皇位傳給孫權的兒子還是傳給孫紹的問題。

從當時的情況看,自然是不適合把皇位傳給孫紹,否則就會導致混亂的局面。

這與司馬炎與司馬攸的關係還不一樣,畢竟司馬氏還是親兄弟,而孫氏兄弟就差了一層。

如果孫權把皇位傳給孫紹,孫權兒孫們的勢力遠遠大於孫紹,孫紹很難掌控局面。

想象一下曹丕、曹植兄弟的立儲之爭如何血腥,就會想到孫權將會面臨的問題。

如果孫策被追尊為皇帝,孫紹就得立為王,其地位更加尊貴,勢力就會更加強大,一些不安分的人就會主張孫紹繼承帝位。

孫權死後,吳國曆任孫亮、孫休兩個皇帝。孫休死後,孫皓繼位。由於孫皓殘暴不仁、喜好殺戮,民間漸漸地流行應該讓孫策之孫、孫紹之子孫奉為君的輿論,孫皓聽說後,毫不猶豫地處死了孫奉。

孫奉僅僅是一個侯爵,比孫權許多封王的皇子皇孫們的地位都要低,就因為民間輿論而被殺死。如果當初孫權把孫紹封為王,一方面孫紹或許不能保持低調,另方面孫權的子孫猜忌之心更甚,這對孫紹來說,並不是好事。

因此,在豹眼看來,孫權即便再吝嗇,也不至於吝惜一個給孫策更加顯耀的名分,也不會吝惜給其兄長的後代一個王位。這件事不能說孫權就是忘恩負義,更多的還是出於政治需要的考慮。同時,提升孫紹的爵位,可能會給他帶來更大的遺患。

孫權無意也不可能把皇位傳給孫紹,既然如此,還不如不讓孫紹居於高位,免得帶來禍患,實際上對孫紹也是一種保護。

因而,孫權對孫策的追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可謂不用心良苦。

宮廷內鬥的殘酷,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孫權在立太子問題上反反覆覆,雖說晚年犯渾,但也可以看出政治鬥爭的殘酷性。

如果孫紹高居王位,具備一定的勢力,有一部分人追隨,恐怕其子孫奉的命運早就在他身上出現了。

總之,在這件事上,還是從良好的意願去品評孫權這麼做的動機吧。


豹眼看歷史


從維護政權穩定、確保權力的平穩交接方面來說,孫權沒做錯。

孫權執掌江東時,對江東的掌控有限,很多跟孫策的老臣本就感恩孫策,不服孫權。都在看著孫權之後權力是否迴歸孫策一系?歷史上也有很多是從哥哥手中取得權力但是後面權力交接出問題導致後代權力爭奪的不斷的事例。最著名的就是趙襄子了,死前把權力交還給大哥伯魯的兒子,結果自己兒子不服,導致趙國內亂,連自己死了都沒人埋。


孫權直接壓低自己大哥這一系的爵位,完全是向江東群臣表明他的態度,他的權力是交給自己的子孫的!斷了孫策舊臣和孫策後代的念想,避免同室操戈,同時也未必不是保護了孫策一脈,起碼自己不用向自己的侄子舉起屠刀。在宋朝,趙光義從哥哥那裡繼承權力後就直接滅了哥哥的後代。

從道義和情感上來說,孫權是對不住孫策的,起碼可以說是小氣,甚至是忘恩負義了。

“桓”字在諡號中屬於褒諡號,有“闢土服遠,克敬勤民,闢土兼國,武定四方,克亟成功,克敵服遠,能成武志,壯以有力”之義。和孫策開疆拓土,獨霸一方的事實相符。在諡號“文治”、“武功”排行榜中,“桓”字屬於“武功”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武”。所以在諡號中“桓”字還是不能挑剔的。

但是,“長沙桓王”中“長沙”是地名,屬於是二字王,“郡王”的級別。相比孫堅的皇帝,孫策是直接降了兩級。在政治地位上,比孫權的兒子、一字王的魯王孫霸、齊王孫奮要低一級。




而且,孫權給了孫策的兒子先封為吳侯,後改封為上虞侯。按理說,孫策的兒子應該襲孫策的爵位的,但是沒有,直接變成縣侯——吳侯,王爵沒了。後來又把自己的孫子封為吳侯,將孫策的子孫改封為上虞侯。雖說吳侯和上虞侯都是縣侯,但是級別就不一樣,吳侯要比上虞侯更加尊貴。即是說,孫策兒子在政治的待遇上要比孫權的孫子差。


尋找不答應


嚴格地說,並非無視孫策。不過待遇確實偏低。

孫權稱帝后,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孫堅是東吳集團第一代領導人,孫策是第二代領導人。同樣是領導人,為什麼一個成了皇帝,一個卻只能稱王呢?

因為孫策是有兒子的。(孫紹,封為吳侯)假如孫策成了皇帝,那他的後代,在法理上就有皇帝的繼承權。參照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太宗趙匡義即位,北宋的皇帝都是出自趙匡義一脈。但到了南宋,因為趙構無後,皇帝又轉回了趙匡胤一脈。

所以,如果孫策被追諡為皇帝,將來萬一哪一天,孫策的子孫想要爭奪皇位,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也是合法繼承人”!這顯然是個隱患。

孫策的孫子孫奉,繼承了孫紹的吳侯爵位。孫皓在位時,有傳言說孫奉才應該是皇帝,結果孫奉因此被殺。這件事本身不論,至少可以看出,【孫策後代有可能成為皇位的威脅】這事是的確存在的。

因此孫權的做法也無可厚非。

那我說孫權給的待遇偏低,偏低在何處呢?

低在孫策兒子的待遇上。

孫策不能是皇帝,只能是王爵。但是讓他兒子繼承他的王位,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孫權只給他兒子孫紹封了一個侯爵(吳侯)。

在之前,歷史上曾有一個現成的例子。劉秀稱帝后,追諡他的哥哥劉縯為齊武王,劉縯的兩個兒子分別封為太原王和魯王。

對比之下,孫紹只得了一個侯爵,確實寒酸了點。

因此陳壽也忍不住批評說:“江東的基業是孫策打下來的,可兒子卻只有一個侯爵,孫權實在是不厚道。”(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P.S.孫紹的這個吳侯倒不是亂封的,因為孫策生前的爵位也是吳侯。

曹操欲撫納之,表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資治通鑑》)


北門猿


孫策有沒有這個資格?

當然有,其實江東的基業,並不是孫堅所打下的,而是由孫策打下的,當然,有很多將領是孫堅的舊部。

而且孫權並不是從孫堅那邊繼承過來的,而是從孫策那邊繼承過來的,所以不管是當時的人物,比如諸葛亮,還是我們來看,江東是孫堅、孫策、孫權打下來的,孫堅是打基礎,孫策是開拓了基業,孫權是保住了家業並且擴大了家業。

按道理說,孫權稱帝之後,封孫堅為皇帝,那是必然的,即使孫堅啥事也沒做,比如曹操的父親與祖父也是啥事也沒做,同樣也被封為皇帝。

孫策,也應該要被封為皇帝,因為孫權是從孫策那邊繼承的。

可是按之前開國稱帝的人來說,且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是開國者自己努力的結果,比如劉邦,劉秀,要麼是從父親那邊繼承的,比如秦始皇、曹丕,都沒有從兄長那邊繼承過來的。

所以,這個對孫權來說,也是一個難題。

其實,如果沒有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的事情,大家還不覺得,他們的情況是一樣的,司馬懿傳給了司馬師,司馬師傳給了司馬昭,司馬昭傳給了司馬炎,而司馬炎不僅將爺爺司馬懿、父親司馬昭都封了皇帝,還將伯父司馬師也封了皇帝。

這樣,就顯得司馬炎很大方,而孫權就顯得很寡情。

或許他們的心態上會有所不同,另外還有一點很不同的是,孫策是有兒子的,而司馬師是沒有兒子(只有女兒),這個是很現實的問題。

而且即使司馬師沒有兒子,同樣在繼承權上面給司馬昭、司馬炎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為司馬師無子,司馬昭將次子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為嗣。

司馬昭立太子,要在司馬攸與司馬炎上面做選擇,而司馬炎要傳位,也同樣在司馬攸與自己的兒子司馬衷做選擇。

孫權,不想有這個選擇,所以就只封孫策為長沙桓王,這樣啥事都沒有,只能是自己的兒子繼承帝位。


歷史簡單說


我覺得並非是孫權忘恩負義,而恰恰是為了保護孫策的子孫,用心良苦,我們在講述一個政治人物行為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他所面臨的環境,孫權稱帝后,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封孫策長子孫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其子孫奉繼。

乍看之下,好像孫權太不夠意思了,他的位置都是大哥給的,追封大哥一個皇帝的位置咋了,晉朝的開國之君司馬炎不是還追封他的大伯司馬師為景帝,廟號世宗。那麼為什麼司馬炎能追封司馬師為皇帝,而孫權卻這麼吝嗇呢?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司馬師跟孫策

司馬師從他的父親司馬懿手裡面接過權力後,制定選拔官吏的法規,命百官推薦賢才,整頓綱紀,使其各自職掌,朝野肅然,在軍事上,司馬師在新城之戰擊敗吳國諸葛恪的大軍,並指揮平定淮南三叛,鞏固了司馬家的權力基礎。


最重要的是,司馬師沒有親生兒子 ,只有五個女兒,一個養子司馬攸,司馬師這一系對司馬昭一系沒有威脅,所以司馬炎稱帝后可以大大方方的封司馬師為皇帝,也展現一下自己的胸襟。

孫策卻不一樣,他打下了江東六郡後就被刺身亡,由於孫策死得太早,孫策打下的江東六郡非常不穩固,人心很浮動。孫權繼位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安撫人心,鞏固地盤,才把江東穩固下來,孫策的情況屬於創業未半,中道崩阻罷了。

關鍵的是,孫策這一系有繼承人,他死的時候有兒子孫紹,當年就有群臣建議擁立孫紹為江東之主,只是因為孫紹年紀小,無法服眾,最後沒有成功。

在孫權眼裡,孫策這一系屬於一個重大隱患,沒有斬草除根已經是很客氣的了。

另外孫權稱帝后,朝廷上有著非常激烈的儲位爭奪,長子孫登、三子孫和,四子孫霸、幼子孫亮,為了儲位都打的不可開交。


我們設想一下,假如孫策被追封為皇帝,他的後人肯定不甘心,必定參與皇位爭奪,孫策一系的文臣武將,周瑜,太史慈,蔣欽,陳武,周泰,甘寧,凌操等要麼早早去世,要麼失勢,僅僅一個張昭能犯得起什麼大浪麼,最後一定死的很慘。

為了保存大哥的遺孤,也為了自己的權力,孫權也只能把大哥降為王,把他的兒子降為候,讓孫策一系永遠沒有繼承江東的法理依據。


我們往往都喜歡用一般老百姓的眼光來看政治人物的行為,事實上他們的很多做法,看似不近人情,實際上用心良苦,如果你有什麼看法,可以留言給我!


秀盛君


江東真正的“太祖”其實是孫策,孫堅死後沒有留下一寸地盤,甚至軍隊也被袁術收回。是孫策通過自己幫袁術多次攻城掠地的戰功,獲得袁術支持,給予一千兵馬(羅貫中小說誇大為三千)。孫策通過個人魅力獲得周瑜、張昭、張弘、太史慈等人支持打下江東六郡甚至被封為吳侯。

孫策臨終時完全可以讓好友周瑜、亦師亦友的張昭輔佐嫡子孫紹,但孫策卻考慮到江東長遠發展,讓弟弟孫權繼承自己的事業。從200年孫權繼位到208年赤壁之戰,可以說這都是孫靜留下的人脈資源輔佐孫權。等到呂蒙、陸遜、顧雍這些孫權嫡系成長起來,孫權的江山才是自己發展的。從周瑜病死到孫權稱帝歷時20年,孫權早就站穩腳跟,不存在孫策的兒子爭奪繼承權之事。孫權以孫堅為太祖烈皇帝,以孫策為太宗武皇帝,其實無損江東政局安定,畢竟孫權太能活了,太子孫登也很早確定地位。

孫權刻薄寡恩,不僅對江東基業實際開創人孫策涼薄,對周瑜等人後人也很刻薄,對張昭也遠沒有孫策那樣尊重。兄終弟及的皇帝不少,比起司馬氏、高氏,名分上差的太多。


一梭煙雨江湖行


孫權稱帝后,追封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這是古代開國皇帝的通常做法,體現其皇位的合理性與繼承性。

但是,孫權的權力直接來自於哥哥孫策,從現實看孫權是孫氏集團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孫堅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孫策也應該享受此殊榮;從情理上講,沒有孫策也就沒有孫權的後來,要追封的話孫策也應該一併追封。

但孫權沒有這樣做,只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王與帝有本質區分,孫權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但孫權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古代宗廟祭祀實行昭穆制度,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周禮》記載:“辨廟祧之昭穆。”鄭玄註釋為:“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 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廟中居中,以下子孫分別排列左右兩列,左為昭,右為穆。

具體的情形是:始祖為穆,始祖之子為昭;始祖之孫為穆;始祖孫之子又為昭;始祖孫之孫又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單線排列,以保證父子始終異列,避免“並肩而立”的尷尬,而祖孫則始終同列。這時候,如果中間多出一個平輩,則打亂了昭穆次序。

以孫氏為例,孫堅為穆,孫權為昭,孫權之子為穆,孫權之孫為昭,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個孫策,情況就變化了,孫堅為穆,孫堅為昭,孫權又為穆,孫權與父親同為穆,這就不符合常規了。

這不僅是一個儀式問題,更有現實的考慮。如果追認兄長為皇帝,那麼兄長的兒子也擁有皇位繼承權,具體到孫策,他的兒子孫紹與孫權的幾個兒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問鼎皇位,這容易造成內部分裂。所以,無論從通行制度還是現實去考慮,孫權的做法都是沒問題的。

那麼,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晉宣帝司馬懿、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馬懿是司馬炎的爺爺,司馬師是司馬炎的伯父,司馬昭是司馬炎的父親,這次追封后晉朝的宗廟排列如下:司馬懿為穆,司馬師為昭;司馬昭為穆,司馬炎為昭。如果這樣排,的確有些亂。

司馬炎是如何考慮的呢?其實,昭穆次序的考慮在他看來還是次要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確定誰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馬炎當然希望父親司馬昭能為始祖,但誰都知道晉朝基業創建與爺爺司馬懿、伯父司馬師密不可分,司馬炎如果將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會受到質疑。

所以,司馬炎確定了這們的七廟制度:六世祖司馬均,五世祖司馬量,高祖司馬俊,曾祖司馬防,祖宣皇帝司馬懿,父景皇帝司馬師,父親文皇帝司馬昭。上面這六位,合為“三昭三穆”,但“太祖虛位”,也就是乾脆不明確為太祖。

這是從制度方面的考慮,從現實考慮,司馬炎將伯父司馬師也追封為皇帝,不擔心他的後代擁有皇位繼承權嗎?這一點恰恰不用擔心,因為司馬師只有5個女兒,沒有兒子。


南門太守


三國之東吳,勢力根基基本上都是小霸王孫策一手打下來的,但孫策英年早逝,臨死之際,傳位於弟弟孫權,後來孫權稱帝,追封其父孫堅為皇帝,但傳位給他的兄長孫策卻只被封為長沙桓王。

孫權無視孫策,忘而負義是普通人的角度看問題。

我們普通人的道德觀念都是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況且孫策在自己有孩子的情況下,把江東之主的位置傳承給了弟弟孫權,可以說孫策對孫權恩義深重。

然而,孫權稱帝后,追封其父孫堅為皇帝,其兄孫策追封為長沙桓王,站在我們平民百姓的立場,從我們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孫權確實無視孫策,有忘恩負義之嫌。

但是,孫權畢竟是一方霸主,所以我們需要站在他的立場來看這個問題。

孫權必須為東吳的江山能夠穩定傳承考慮,皇帝是不可以隨便追封給兄長的。

古代君主的繼承,名正言順的是子承父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王朝權利的平穩過渡。

宋太祖來了一次兄終弟及,傳位給了弟弟宋太宗,至今都留下“燭影斧聲”的千古謎團,為人所詬病。


而孫策是在自己有兒子的情況下傳位給了弟弟孫權,若孫權稱帝時,追封孫策為皇帝,那將置孫策的子孫後代於何地?難道將來還傳位給孫策的兒子不成?

所以,孫權在稱帝后只追封父親孫堅為皇帝,而沒有追封哥哥孫策為皇帝,並不是無視孫策,而是為了東吳的基業能夠穩定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