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同学之间能保持1.5米以上距离吗?为什么?

月满西窗


这个是不可能实现的!

试想一下,我们大人能做到吗!

这种1.5米距离,在学校来说,只是种理想距离,只能用来提醒学生不能过于亲密接触,但不能保证他们能保持这种距离!

第一,学生是孩子,平时搞个学习都会吊儿郎当,不遵守课堂纪律,那保持距离,他们不可能时刻都做的到,他们天性就是玩,让他们隔的远该怎么玩!所以他们会不经意间就玩到一块去了!

第二,就算学生愿意遵守,但教室食堂等基础设施也不现实的!教室,食堂等场所,都是按照平时学生人数大致配比的,那现在要保持1.5米,是没有那个空间提供的!

第三,我觉得这个1.5米只是一个泛指,专家说的并不是一定要学生们时刻隔这么远,而是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时刻提醒大家记得戴口罩,谈话时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过度接触,不要让唾沫四射,勤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一个好公民。

所以,请大家心中都要有一个“1.5米的距离”,让疾病远离后,好好学习!


地理先生


我认为这种想法不错但做不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做到保持1.5米的距离谈何容易?理由是(1)学校的硬性条件达不到。我上学那会,120平方的教室容纳了100多人,就连老师上课都带着扩音器,可想而知,学生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几乎是0米。若要保持1.5米间距,那么学校要增加倍多少个教室呢?所以基本上学校做不到。(2)学生本身的特性。学生好奇心很强,也坐不住,好动,喜欢结伴扎堆,让这群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处处保持1.5米距离,谈何容易?可能会把老师气得肺炸。(3)即便有些学生在教室里规规矩矩的,特听话,可是在老师看不到的地方,你不知道他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尤其宿舍,这是他们扎堆的好地方,关上大门,游戏模式开启,几个人看一个人玩,玩得经典处,你一句我一句的,忘记了1.5米的距离了。朋友们,你们原来在宿舍怎么过的?

从各方面来看,学生之间保持1.5米真的不容易,也做不到。你认为学校能做到吗?请关注





讲故事大师


中国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此刻本应迎着阳光背着书包上学的学生们,却只能在家翘首以盼。随着湖南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开工复工有序进行,学生复课也提上日程。

经历了这么一场刻骨铭心的 " 疫战 ",不少同学和家长仍心有余悸,纷纷提出了各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关于学生返校的问题。针对同学们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胡冀一一作答。

1、 问:" 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开学?"

答:湖南省教育厅 2 月 11 日下发通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春季开学时间不早于 3 月 2 日。具体开学时间,将视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评估后确定,届时提前向社会公布。

2、 问:" 一定要等学校正式开学了,才能返校吗,我还有重要的实验要做,能提前返校吗?"

答:在正式开学之前,学生不得自行返校。未经学校批准坚持返校的学生,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学校相关规定,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3、 问:" 学校通知正式开学时间后,返校前我应该要做哪些准备呢?"

答:" 在准备返校期间,注意自己是否存在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等症状。如果有,应该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如果没有,可以正常出行。"

4、 问:" 返校的途中有风险吗?"

答:返校途中,人群密度大的车站机场、空间密闭的飞机火车、长时间的旅程、多人使用的公共设施等,这些都可能存在新型冠状病毒高风险点。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乘坐私家车前往学校,并注意车内的通风换气。

5、 问:" 既然返校有风险,我干脆不去上学了?"

答:虽然路途有风险,但也不至于放弃学业和前途。我们只要返校途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还是能够安全到达学校

(1) 返校途中全程至少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2) 推荐戴手套保持手卫生,避免手直接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不用手接触口鼻眼;

(3) 打喷嚏或咳嗽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 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如果途中自觉发热应主动测量体温;

(5) 出现可疑症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不带呼气阀),避免接触其他人员,视情况及时就医;

(6) 如发现身边人员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

6、 问:" 只要安全回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吧?"

答:回到学校,千万不可掉以轻心,防控措施也决不能松懈:

(1)回到学校后,与同学之间说话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

(2)在教室上课时,佩戴好口罩,不交头接耳,不串座走动;

(3)课间不打闹、不扎堆,避免参加聚会等集体活动;

(4)食堂吃饭不共享,不嘻哈,尽量减少逗留时间;

(5)加强饮食营养,注意饮水充足;

(6)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住所的通风良好,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

(7)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症状,请立即向老师和医务室医生报告。

7、 问:" 我是来自湖北的学生,返校后我能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吗?"

答:有疫情高发地区(湖北省和防控重点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或者接触过来自疫区人员的同学,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学校指定场所严格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时间从离开疫区或与来自疫区人员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满 14 天。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异常症状(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解除医学观察,方可回校上课。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告知老师和学校医务室,联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及周围人员中是否有类似病例,听从医务人员指引,并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详尽信息。

8、问:" 这个寒假我待在学校没能回家,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寒假留校的同学们应按照学校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工作要求,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避免参加聚会等集体活动,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向老师和医务室医生报告


三农村龙哥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说,防御新冠病毒的安全距离是1.5米。现在都流行这样一句话“请和我保持1.5米的距离”,也算是新时代的产物吧。1.5米,具体有多少呢?大概2张课桌的长度多一点,按照这样计算一下,差不多要隔一张课桌才可以坐一位学生,那么一个班只能坐下原来人数的一半,才能实现这个安全距离。别的学校我不了解,就我所在的县城小学来说,保持1.5米的距离是不可能的实现的。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第一:就学校软硬设施而言是行不通的,我们就算按标班来分,以前50人一个班,现在要拆分为两个班,那么哪个学校原先有一半的空置教室呢?不然怎样化解分出来的学生。就算有教室,增加一半的老师哪里来么?更何况现在小县城的学生,班级人数都在六、七十人以上,这些都将制约“1.5安全距离”的实现。

第二:就小学生的行为特点而言也是不行的,小学生好动,自我约束力差,安全距离意识更是薄弱,想让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处处保持这个安全距离真太难了,可能我们大人都要为之汗颜。退一步讲,就算上课能够做到,那下课了怎么办?总不能坐在座位发呆吧,1.5米距离怎样去活动活动?学生收发作业总不能隔山打牛吧,再退一步,回家的路上,要好的朋友总会挨得更近些,诸如此类问题,保持这个安全距离真的是有心而无力。

第三:就开学新鲜感而言也是很难实现的,今年的这个寒假太长了,孩子们憋在家里都憋坏了,有一种冲出牢笼的欲望,自然就顾及不了这个安全距离,加上离别了3个多月朋友,好多好多话要释放,好多好多新鲜事要分享,一遇到时总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大人也有同感吧),也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哪会想起这个安全距离,就算老师再苦口婆心的讲,也是无济于事。

用1.5米的安全距离来约束我们的小学生,我觉得是无法实现的,与其这样,不如等疫情完全解除,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来上学。

大家觉得呢?




林昕贤的杂说铺


开学后同学之间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感觉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我想最近被学习逼疯了的除了家长老师外,还有孩子们,他们终于解放了。终于可以回到了校园,见到曾经昔日的好友,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心事,怎么可能会保持距离。毕竟学生时代的友谊是最最纯洁和令人期待的。

其次,由于现在很多的学校班级人数不在少数,把整个班放空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孩子在一起上课的时间居多。

所以开学后,同学之间能保持1.5米以上距离想法固然很好,但是实施起来有困难。

我是秋风妩媚,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成长!


秋风妩媚


开学后,同学之间能保持1.5米以上距离吗?为什么?

肯定的说,做不到!

中小学生亲密接触的习惯改不了,做不到;教室的容积改不了,做不到;学校用于活动的场地大不了,做不到;食堂进餐的饭厅大不了,做不到;学生寝室床与床的距离大不了,做不到;中小学生近距离疯赶打闹是常事,做不到......一切客观、主管原因,都使得同学之间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成为做不到。

千万不要把对中小学生某些无法保证的行为要求作为疫情防控的主要措施!


龙行Dada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开学后同学之间是否能保持1.5米以上距离,我认为是不大可能的。以下是我的观点:

首先,不同年龄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识,就拿小学生来说,小学生还小,天性爱玩耍,喜欢相互追逐打闹,难免会有身体上的接触,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够强烈,老师家长讲的话可能不爱听,上课时也可能有私自下座位的行为。初中生也许会比小学生要好点,但总会有不老实的人,也不能做到保持1.5米以上距离,相对于前面两种级别的学生来讲,高中生和大学生意识会很高,可是也不能完全保证学生之间保持1.5米以上距离。

其次,不同年级和班级的人数不同,会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桌距离不一样,举个例子,某高三一班学生有70人,教室里课桌椅子摆放所占空间较大,教室的空隙就小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达不到1.5米,所以想让同学之间保持1.5米距离以上很难。

再说,农村和城市的学校发展得不同,很多农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高等教育,便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那么城里学生多了,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接触或是碰撞,而农村学校的学生人数较少,相比城市学生相互接触的几率较小。

最后,我想说的是,开学后,学生之间要想保持1.5米以上距离,全靠自觉。老师和家长只不过是指导,学生要做到自律,才有保持一定距离的可能。


生生不息tt


非常有难度。首先在教室里就难以实现。因为教室的面积是固定的,学生人数是固定的,如何保持1.5米?除非分班授课。其次,在校园里就更难了,一个学校几百名,甚至几千名学生,但是厕所一般就一个公共厕所!老师讲的再多,执行人是学生,尤其是有些年龄小的学生,恐怕一会儿就忘记了!


平凡之声


开学后,同学之间能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吗?为什么?我觉得不能,在进学校、教室前可以控制1.5米,但教室能控制吗,一个教室就那么大,几十个学生,如果控制1.5米的距离,多出来孩子怎么上课,所以不现实。如果学校通知开学,肯定是做了统计数据,觉得比较安全的情况下才会让学生去上学的。



王姐爱分享


首先各个学校的条件都是有限的,一个班级多少孩子都是有数的,有的班级50到60人,最少的也应该有30学生, 如果像楼主说的那样保持1.5米间的距离,那国家又得建多少教室和学校呀?所以我认为不可能。

无论多大的学生,必定都是孩子。 对于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就连我们一部分成年人的防控都做不到位,更何况这群孩子们 。低年级和幼儿园的更小。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更差,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又比较喜欢扎堆儿,好奇凑热闹一起玩。不可能老师都能个个照顾到,教室、食堂、寝室、……,我觉得保持1.5米以上根本不可能。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都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最靠谱的国家。相信国家会对学生们做出合理的安排。更好地做好防控工作,让我们的学生和家长们放心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