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簡單地看“不讓他們下山摘桃,他們竟把桃全毀了”


不能簡單地看“不讓他們下山摘桃,他們竟把桃全毀了”

一線醫護人員的補助津貼發放一遍遍公示,未有定論,所以才有了“不讓他們下山摘桃,他們竟把桃全毀了”的說法。不能簡單地看“不讓他們下山摘桃,他們竟把桃全毀了”。

國務院專門強調:相關補助津貼向一線醫務人員傾斜,不得按行政級別發放;關心關愛一線醫務人員的措施必須落實,不能打折扣。

即便是再好的政策,在執行中也不免要被一些人玩走了樣。 最終連一線醫護人員的界限也劃不清了。有的地方把接觸確診病例算作一線,享受補貼。 可處於預分診、分診、急診、兒科等冒著風險接觸發熱患者,又不能確診的醫護人員大倒苦水,這些人在疫情期間接診量比接診確診患者量要大,並且防護措施沒有。

醫護人員補貼發放出了問題,不能簡單地看待,雖然是一件利民的事,但應考慮在商品社會,不同的人看待事情都存在著公與不公,如果採取多維度的思考方式來處理這件事會好一些。

1.首先,領導該不該拿?一提到領導,可能就有大部分人會慣性思維,認為領導就應該吃苦在先,無私奉獻,可也要站在領導的角度想一想,國內疫情到今天這個地步,確實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辛勤組織下取得的,如果沒有領導在這裡發揮了作用,那群眾就是一盤散沙,不用想也會知道什麼樣子,這裡不是替領導說好話,只是在陳述事實。很多領導3、40天沒有休息一天,過年假期一天沒修,在最初醫院缺乏設施設備、藥品的時候,領導們在忙,有的利用私人關係和情面在採購物資。

2.工作地點不同,在支援湖北武漢的、省會城市醫院的、二級城市醫院的、縣醫院和衛生所的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和風險程度各不相同,再細分可能情況還會不同。

3.不同的人醫護人員本身和家庭克服的困難和受到的影響也不同。

所以,從多各維度去考慮、在廣泛民意的前提下處理這個事,才是最完美的結局。


不能簡單地看“不讓他們下山摘桃,他們竟把桃全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