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戰疫之力助推服務業數字化升級


借戰疫之力助推服務業數字化升級

運用大數據精準防控疫情 通訊員 楊旭 供圖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運行中的各行各業帶來衝擊和影響。但是,危機總是與契機相伴而行,只要抓準數字經濟機遇,抓穩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牛鼻子”,就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重要契機。

兩年前的統計數據顯示,由於大多數企業不適應數字化升級,中國企業數字轉型中只有9%取得顯著成效。但是到了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外力倒逼,大多數企業不得不主動實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比如,不少城市的餐飲企業由於不能像往常那樣經營堂食業務,在面臨停工停產、業務受限、資金緊張等危機的時候,主動改變思路,依託互聯網推行“零接觸”服務,在疫情期間獲益匪淺,轉危為機。

在疫情中服務業依託數字化升級尋求新的商機,關鍵在於積極拓展網絡營銷,運用大數據分析找到潛在客戶,繼而通過網絡訂購、線下“零接觸”配送完成商務,並依託數字化技術應用完善客戶運營閉環。餐飲“零接觸”外賣、“雲端”網課、招商引資“雲簽約”等,愈發讓人意識到,服務業數字化升級不只是適用於疫情特殊時期的權宜之策,而是面向未來市場競爭,提升企業持久競爭力的戰略選擇。對於廣大企業而言,之所以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考”,重點就在於誰能在疫情期間積極主動用好數字化、智能化進行產業結構升級,誰就能實現逆勢突圍贏得“大考”高分。

針對企業類型、生產模式,藉助數字化升級尋找新發展機遇的時代已經來臨。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誰在疫情危機面前能夠迅速轉變發展觀念、及時實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誰就能搶先贏得市場機遇。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發展,多個省市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從一級調整為二級,除湖北外其他省市企業相繼進入緊張復工復產階段。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無論是防控疫情、還是推進有序復工復產,抓準、抓穩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這個“牛鼻子”都是當務之急。

各級政府除了在人員、資金、減稅降費等方面給予企業幫扶,還應在生產辦公數字化管理、產品形態定製化設計、消費場景數字化體驗、市場需求大數據分析、產品售後智能化服務等方面,大力給予必要且及時的支撐。最近,各地紛紛向企業派駐復工復產指導員,可以“零距離”引導企業強化數字化思維,革新和升級企業的發展理念和經營模式。

政府與企業不僅要有同舟共濟邁過疫情難關的堅定決心,更要有一起迎接全面數字化產業時代的堅定信心。搶抓數字經濟機遇,緊緊抓住服務業數字化升級的“牛鼻子”,齊心協力為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按下“快進鍵”,為中國經濟釋放巨大潛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數字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