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前,曹操在此练兵,成就曹家军精锐之师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说三国,离不开汉魏,说汉魏,离不开许昌。曹操也与许昌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

说起曹操在许昌那些年,他挟天子令诸侯,可谓权倾朝野。为此,朝中有很多忠贞的汉臣对其很是不满。曹操何等聪明,他对此也很清楚。知道朝里人心各异,很多人对自己面和心不和,私下称自己为逆臣。但凡讨论有关国家机密之类的大事,曹操也最怕走漏风声。

1800年前,曹操在此练兵,成就曹家军精锐之师

为了提高防御能力和将士的战斗力,曹操想出一个办法,在许昌城外找一处操练兵马的之地。经过实地考察,决定在离许昌40里外,与襄县交界的地方,找了个不错的地方建了一座城池。当地老百姓习惯地把这处高台俗称为‘曹操练兵城’。

据明嘉靖《许州志》记载:论城,在襄城东北,盖曹操行营也。中有论事台。论事城,即现在当地村民常说的曹操练兵台。

另外,据《襄城文献录》记载:论城,在县东北,魏武帝行宫,中有论事台。

1800年前,曹操在此练兵,成就曹家军精锐之师

一会儿论城,一会儿论事城,那接下里的叙述中,我们就暂且把论城和论事城,都叫做城池吧。

据当地一些史料记载,曹操修建的这座城池,确切位置在襄城县范湖乡台王村西,规模宏大,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占地29.4亩,外城占地50余亩。内城中建造有行宫等建筑,供曹操与手下部将们议事和休息,曹操还在外城中还建造有简易的房舍,供在这里操练的官兵们居住。可以想象,当年的城池规模有大多,功能完备。

内外城的两个城门都建在南面,城门都相当的气派,内外城各建有高大的城墙、很多垛口。城墙南北各设有一座高大的箭楼,城墙连绵好几里。内外城都设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曹操一生征战,却不是常胜将军。然曹操时常会打败仗的,他有一点值得表扬,就是但善于总结。常败将军孟德认识到,兵不练不精,非练兵不足以御外。只有兵勇将猛,才能成就霸业。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就能看出曹操的军事思想和才能,曹操是中国军事史上一流的军事家。

1800年前,曹操在此练兵,成就曹家军精锐之师

曹操带曹家军最精锐的部队,在这里操练兵马。为了方便观摩兵士们演练攻城拔寨、防御防守之战术,曹操让人在城中筑起高台,俗称练兵台。曹操经常和拥曹派的重要人物到这里商讨国家大事,也能规避拥汉派的耳目。因此,这里也发生了许多决定东汉和曹魏政治命运的政治、军事议案。曹操还积极地屯田积粮,开挖运粮河。这一些操作,都为曹魏统一北方打下良好基础。

如今,历史的烟云已成过去。历经千年,当时的城池,今已成“曹操练兵台遗址”。城池和高台,经过风雨的洗礼,战火的损毁,大部分已经消失殆尽,隐约可见外城城垣的残存。现存的练兵台只剩下三分之一,东西长53米,南北51米,高8.5米。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练兵台现在已是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800年前,曹操在此练兵,成就曹家军精锐之师

站在曹操练兵台遗址前,一抔黄土堆,让人感慨万千。是啊,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再显赫的人物,再多的丰功伟绩,都湮灭在历史尘埃中。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古往今来,很多人对曹操褒贬不一。有人觉得他是汉室佞臣,有人觉得他是治世之能臣。

我想,如果我们从历史观出发,辩证客观一点,从纵向看曹操,他胸有文韬武略,应该被称作是一代英豪,他励精图治,广纳人才,屯田积粮。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