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篇:記住這3句話,讓你成為受員工愛戴的管理者

不管是什麼領域的問題,人們習慣拿“道”和“術”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是“術”卻好練,而“道”難修。今天再讀《論語》學而篇,發現孔子早就給企業管理者留下教誨,讀懂這3句,讓你在下屬面前更有威嚴,讓員工更加支持和愛戴。


《論語》學而篇:記住這3句話,讓你成為受員工愛戴的管理者

一、管理者要把你的心思花在什麼上?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這則是有子說的,有子是孔子得意學生之一,在後世擁有較高的地位,孔子去世的時候,學生中有幾位有意推薦他來從事孔子所做之事,他死後呢,魯悼公曾前往弔唁,足見其受到同門及魯人的重視程度,後世唐玄宗尊之為“汴伯”,宋真宗加封為“平陰侯”,明嘉靖九年改成“先賢有子”。

有子說的是國君應該把心思花在什麼上面,而國君不就是一國的管理者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物,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那換到企業裡,企業的根本是什麼,那是管理者要鑽研和踐行的,反觀現在多少管理者是在其位不謀其職,對上,嘴上抹蜜;對下。嘴如刀子,利用職位之便,勾心鬥角,全然沒有管理者的領導風範。其實管理者不僅是能力要強,更有做人做事要給員工以表率,否則一人偏,一支隊伍都會偏。

作為領導者,不能靠職位讓員工怕你,要明白自身的職責和使命,牢記根本,你做到了,下面的人自然信服。

“怕”和“服”一字之差,卻謙讓之別。


《論語》學而篇:記住這3句話,讓你成為受員工愛戴的管理者


二、管理的三原則:

敬事而信,借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是孔子在表述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需要堅持的三個原則。第一個就是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兒又恪守信用;第二是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第三點就是讓老百姓幹活不能耽誤耕田種地。

作為管理者來說,小到幾人幾十人、大到成百上千過萬人,都離不開這三原則。做事的態度,做人的態度,人際關係的態度。做事要嚴謹、講信用,信用在當今社會尤其重要,這相當於一個人的通信證,無信不立。人際關係上,怎麼管理下面的員工、怎麼跨部門溝通?注意兩個關鍵詞,“愛”和“時”,前面講到“服”,這裡面要講到“敬”,有親和力的老闆會讓人尊敬;時,放在企業管理裡面代表時機,不要沒有眼力見,要求別人以你的安排為重,要懂得體恤員工,放手讓他們合理安排時間。


《論語》學而篇:記住這3句話,讓你成為受員工愛戴的管理者

三、員工為什麼願意跟隨你?

“過,則勿憚改。”

這句話很簡單,就是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這一點看似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其實比上面兩句都難。不管是管理者也好,還是普通員工也罷,想想我們自己,或者放眼身邊,為了證明自己沒錯,是多少爭執的發端,我們好像天生懼怕承認錯誤。但是如果你真有膽量在員工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決定,不要覺得員工會嘲笑你,他們會對你豎起大拇指,真的。

一個好的管理者,靠能力讓人“信服”;靠親和力讓人“尊敬”;靠態度讓人“跟隨”,反思一下自己,你做到了幾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