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而篇:讀懂孔子6句話,人際關係不會交錯人走錯路

1、怎樣處理和別人的分歧?

人不知而不慍

這一句一定很熟悉,課文裡我們都背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說的就是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必怨恨,惱怒,這難道不就是合乎德行的君子嗎?解讀經典,人們往往畏懼孔子說的是不是隻有聖人才能做到,他的要求是不是太高?其實不是,仔細思考孔子說的都是人們的日常,這些閃光的樸素的句子,都是對生活的智慧的提煉。

這句話說得是君子應該具有的德行,又何嘗不是我們處理與他人分歧的智慧?回想自己是不是時常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這樣的問題,家人不理解你的想法,同事不同意你的看法,你提出一個建設性意見可是別人理解不上去,你都是怎樣處理的?生氣?惱怒?情緒激動吵一架?想想孔子這句話,你終究會明白人與人之間就是存在諸多的不同,你能怎麼辦,一個一個幫他們改到和自己一致?不可能,唯一的方法就是平靜的接受這個事實,這樣既能讓關係變得融洽,也能讓自己的修為得到涵養。


《論語》學而篇:讀懂孔子6句話,人際關係不會交錯人走錯路


2、觀察一個人,記住這四個字:

巧言令色,鮮矣仁。

交友很重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越來越優秀,那怎麼觀察一個人到底是不是值得交往,孔子言簡意賅,給了我們四個字:巧言令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總是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一個沒有仁心的人,不值得交往。


《論語》學而篇:讀懂孔子6句話,人際關係不會交錯人走錯路


3、你要有好人緣,更要有好心眼兒!

泛愛眾,而親仁。

人人都希望在人際交往中能左右逢源,招得所有人的喜歡,但往往這是做不到的,有人喜歡你就會有人不喜歡你,這個沒必要強求,孔子告訴我們,只要懷著最大的善意廣泛地去愛眾人就可以了,但是還有後半句,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我們可以對所有人都友善,但你自己要清晰應該向什麼人學習。這一點很重要,當你知道靠攏一個正確的方向,這會時刻提醒你不走錯路。


《論語》學而篇:讀懂孔子6句話,人際關係不會交錯人走錯路


4、以和為貴

禮之用,和為貴。

“和”字在咱們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有很大的分量,無論是人情往來還是買賣交易,都講究一個和字,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禮的應用,以和為貴。讀到最後你會發現哪一條要想做到,其實都離不開這個和字。這個字很簡單,意義也不難理解,難在真的去做,凡是能三思而後行,能把和字當先。一個和字,教會我們禮讓,也教會我們團結。


《論語》學而篇:讀懂孔子6句話,人際關係不會交錯人走錯路


5、家長要送給孩子的交友之道:

無友不如己者

不少不要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論語》學而篇:讀懂孔子6句話,人際關係不會交錯人走錯路


6、水至清則無魚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最後這一句算是一個總結,想想真的是這麼回事,有時候掏心掏肺得到的缺失無視或背叛。人與人交往,真的不是靠一味付出就能得到同等的回報,你還要明白其這種的“道”,記住孔子的這幾句話,不會交錯人、走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