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民幣玩家的茶友如何看懂審評,審評又是如何界定茶葉等級的

茶葉好壞論

其實無論任何品類,茶葉是沒有絕對的好壞。

只有合適你我口感的茶品,和不合適你我口感的區別。

茶葉雖然沒辦法比擬好壞,但是可以通過審評將茶葉進行一個等級的區分,對茶品進行分析優劣處。

這個區分的基礎在於不存在個人口感而言,而是遵循國家審評標準進行專業的審評打分。

而這打分也僅僅是將茶葉進行等級界定,而非好壞界定。

不是人民幣玩家的茶友如何看懂審評,審評又是如何界定茶葉等級的


審評角度

對於茶葉的等級判定,國家有其專業的審評標準。

其中六大茶類都需要評茶人員用正常的嗅覺、味覺、視覺、觸覺從以下幾點來鑑別茶葉:外形、香氣、湯色、滋味、葉底等方面進行審評,而審評也分為溼評和幹評,結合以上角度達到全面鑑定茶葉評級的目的。

不是人民幣玩家的茶友如何看懂審評,審評又是如何界定茶葉等級的


同時審評中不可或缺的六件套分別是:審評碗、審評杯、品茗杯及分湯匙、克稱、樣茶盤、葉底盤

不是人民幣玩家的茶友如何看懂審評,審評又是如何界定茶葉等級的

而審評的茶湯浸泡時間也是有所講究的。

例如紅茶和綠茶的取樣克數為3g浸泡時間為5分鐘.

而烏龍茶的取樣為5g浸泡時間一般為3分鐘。

不同的茶品所析出的時間和沖泡克數的不同導致其浸泡的時間也是不盡相同的。

不是人民幣玩家的茶友如何看懂審評,審評又是如何界定茶葉等級的


小結

一般審評分幹評和溼評。

幹評則主要評其外形:色澤、整碎度、淨度、條索完整度、嫩度

而溼評主要評其內質:香氣、湯色、滋味、葉底


而這些審評的方法都是為了使得茶品揚短避長,暴露出其缺點,使得茶品有進步的空間和改正的方向,這樣才能使茶友們喝到越來越精品的茶葉。


也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茶友們更好的判定茶品,當然對於大眾茶友來說喝茶最重要的還是體驗和自身口感的感受,而專業的審評就交給專業的評茶員來。

讓他們替我們把關,而我們就享受茶葉帶來的美好吧。


不是人民幣玩家的茶友如何看懂審評,審評又是如何界定茶葉等級的



希望茶人陳馨的文章可以讓你更好的瞭解中國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