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中最後一聲魏嬰,含義深刻,值得細思量。

在整部《陳情令》中,只有藍湛叫魏無羨為“魏嬰”,其他人都叫他“魏無羨”。從陳情令中我們可以看出,叫兩個字的名字的說明兩人非常親近。比如別人稱呼藍湛為“藍忘機”,只有魏嬰一個人叫他“藍湛”。魏無羨叫江澄為“江澄”,藍忘機卻叫江澄“江晚吟”。由此可見,兩個字的名字只有親近之人才會稱呼。所以這聲“

魏嬰”一定是藍湛無疑了。

《陳情令》中最後一聲魏嬰,含義深刻,值得細思量。

在最後大結局裡,金光瑤已死,魏無羨手臂上最後一道獻舍傷痕也痊癒了,決定同藍忘機一道離開。江澄終於和魏無羨和解,但是他倆卻不可能回到從前“雲夢雙傑”的時代了。倆人雖然已經解除隔閡,但依照江澄彆彆扭扭的脾氣,他再也不可能拿魏無羨當做無話不說的兄弟了,他倆本就三觀不一致。

《陳情令》中最後一聲魏嬰,含義深刻,值得細思量。

思追的身份魏無羨終於知道了,他就是阿苑。這讓魏嬰對藍湛更多了一份感激和感動。

《陳情令》中最後一聲魏嬰,含義深刻,值得細思量。

送別思追和溫寧,魏無羨與藍忘機回到雲深不知處,藍忘機主動擔起了仙督的擔子。他為什麼願意當仙督?應該是他想更好的保護魏無羨吧。以魏無羨放蕩不羈的性子,不知道還會闖出什麼禍事來。為了讓魏無羨此生安然無恙,藍湛唯有坐上更高的位置,這才是藍湛想出的一勞永逸的萬全之策。只有他當仙督才沒有人敢翻舊賬。

《陳情令》中最後一聲魏嬰,含義深刻,值得細思量。

《陳情令》中最後一聲魏嬰,含義深刻,值得細思量。

魏無羨的性子閒雲野鶴,自然不願受雲深不知處4000條家規的束縛,便準備與藍忘機道別。於是,魏無羨牽著小蘋果,朝著鬱鬱蔥蔥的山中走去,忘情地吹奏陳情,結果還沒有走出太遠,身後就傳來藍忘機的聲音“魏嬰”,魏無羨驚訝地轉過身去,臉上隨即露出欣喜的笑容。只有藍湛才會這樣叫他,看來藍湛想和他一起行走江湖,出門夜獵,行俠仗義,除暴安良。這也是他們當初許下的宏願。江湖路遠,山高水長,只有結伴而行才能互相助力。兩個知己也能仗劍天涯,譜寫一首英雄史詩。

《陳情令》中最後一聲魏嬰,含義深刻,值得細思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