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是smart?“時髦”的流行、時尚義與“毛”有沒有關係?

"時髦"之"髦"

我們知道吉他、幽默、粉絲、咖啡、沙發、脫口秀等都是音譯外來詞,分別對應guitar,humor,fans,coffee,sofa,talk show。不少人說"時髦"也是一個類似的外來詞。那麼,如果"時髦"是音譯外來詞彙應該對應英語中的哪個詞呢?對應fashion?Modern?顯然在語音上沒有關聯。有人為了從語音上找關聯,便認為"時髦"是smart的音譯,此說更是滑稽了。

“時髦”是smart?“時髦”的流行、時尚義與“毛”有沒有關係?

八十年代男女都喜歡的時髦喇叭褲

那麼,讀起來給人一種非常前衛的"時髦"是從哪裡來的呢?

"時髦"在《漢語大詞典》中有兩個釋義:一為當代的俊傑;一為新穎趨勢。"時髦"中的"時"為當代、當時之意,不必細說。主要是"髦",該字在古文獻中的意義為長毛、毛髮中的長豪。《說文》:"髦,髪也。"段玉裁注:"發之秀者曰髦。"《禮儀·既夕禮》:"馬不齊髦。"這裡"髦"就是馬脖子上的長毛。

為了更清楚地解釋字義,我們看看"髦"的古文字形體吧,"髦"字小篆形體如下:


“時髦”是smart?“時髦”的流行、時尚義與“毛”有沒有關係?

(篆書“髦”)

"髦"字由"髟"和"毛"構成,為後起的形聲字,讀“毛”音,當是從"毛"孳生而來的區別字。楊樹達也指出"毛髦音義皆同,實一字也。異者,髦於毛形外加義旁髟耳。"這是概念不斷細化而促使文字不斷孳生的語言文字現象。"髦"字從髟,從毛。"髟"字讀biāo,該字為會意字,其篆書形體如下:


“時髦”是smart?“時髦”的流行、時尚義與“毛”有沒有關係?

篆書“髟”

"髟"《說文》曰:"髟,長髮猋猋也。"從形體分析,"髟"從長從彡,"長"字甲骨文金文形體形似長髮拄柺杖之人,"彡"為毛髮鬍鬚之象形字,因此二者相合表示長髮的概念"髟"。該字最早見於戰國。

"髦"不但可以用於人之頭髮,還可以用於指稱動物毛髮。《山海經·南山經》:"如狸而有髦。"《禮記·曲禮》:"乘髦馬。"《禮記·既夕》:"馬不齊髦。"這幾處的"髦"均指稱動物之毛,為長毛之意。


“時髦”是smart?“時髦”的流行、時尚義與“毛”有沒有關係?

長著常常鬃毛的馬

因此,"髦"意義為"毛中之長豪。"徐灝段注箋:"毛、髦相承增偏旁,人之毛髮與眉毛頰毛有異,故從毛加髟專為髦髪字。發為毛中之最長者,故人有長才謂之俊髦,與豪傑之稱同意……"由此之,"髦"指稱傑出、出類拔萃的人物來源於該字的秀美且長的頭髮之意。《詩經·小雅·甫田》:"烝我髦士。"此處"髦士"即為英俊而傑出的人士。後來的文獻中多次出現"髦俊",亦有"雋髦"者,但都是指稱"出色的才俊賢能之士"。例如,《漢書·敘傳》:"世宗曄曄,思弘祖業,疇諮熙載,髦俊並作。"《北齊書·文苑傳序》:"有齊自霸圖雲啟,廣延髦俊……"

"時髦"作為一個詞的發展變化軌跡

"時髦"的最初意義是當時或者一個時期的傑出之才。該字最早見於《後漢書》,曰"孝順初立,時髦允集。"這是最早把"時"與"髦"二字放在一起進行使用的例證。但是,當時的"時髦"並非一個複合詞,而是兩個詞,是"時"和"髦",與現在的"時髦"完全是兩碼事。"時髦允集"的"時髦"是指那個時期的傑出人士,與《漢語大詞典》的第一個義項吻合。後來,一直被沿用,直至"時髦"的第二個義項佔據絕對優勢,"當代的俊傑"這一義項就從現代漢語中消失了。再如以下文獻中"時髦"也是"當代俊傑"之意(參1):

唐代錢起《重贈趙給事》:久飛鴛掖出時髦,恥負平生稽古勞。

明代毛晉《六十種曲·金雀記》:"是法力招合,將令女配時髦。"

到了清代"時髦"一詞便有所變化,從名詞"當代俊傑"慢慢轉向作形容詞,修飾名詞。如(參1):

清代張帆《九尾魚》第八回:"這陳文仙氣息沉靜,居然像個閨閣大家,並無紅倌人的一種時髦氣派,今年從西安坊調到兆貴裡來。"

清代徐珂《清稗類鈔· 詼諧類》:"贈阿毛聯上海有林桂英校書者,名噪一時,滬諺所稱時髦倌人者是也。"

清·代王浚卿《冷眼觀》第十一回: 有個花旦,扮了一個時髦倌人的模樣,對著個衣衫襤褸的叫化子,拿著一盆的牙齒,在那裡播得同雨點相似。那臺下的看客,見了如此神情,都齊聲喝起彩來。

清代惜華樓主《皇清秘史》第一百七十回:"袁世凱也迎著上意,奏了許多的條陳,無非 是練軍隊、興學堂、辦實業那一類的時髦話,皇帝大喜。"

從以上文獻例句可以看出,"時髦"開始向《漢語大詞典》的第二個義項演變發展,逐漸把形容詞用法變成一種常態,成為詞義的主流。而後在不少清朝及民國的文獻中把"時髦"和西方引進來的西醫、洋裝及其他新奇的東西相聯繫,逐漸給"時髦"一詞賦予了同國外東西相關、新鮮奇異之意。

清代夏仁虎《舊京瑣記》卷七:庚子巨創以後,都人心理由輕洋仇洋一變而為學洋媚洋,婦女出門必銜一香菸以為時髦美觀。

民國朱瘦菊《歇浦潮》第八十二回:這時候上海還未有人懂打撲克的道理,我們弄了一副外國紙牌,只曉得鬥圈的溫,以為這就是賭中間最時髦的玩意兒了。

如此,我們便知"時髦"確實不是外來的詞彙,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漢語詞。只不過,"時髦"一詞的意義演變有些小插曲罷了。

"時髦"為正宗的漢語籍貫,只是經歷較為曲折

最後,我們再做一下簡單回顧。髦"指毛中之長豪,後來隱喻指稱俊傑亦文通理順,不難理解。然後,又從指稱優秀出色之俊傑不斷延伸用法,由名詞擴展用為形容詞,修飾形容人或物。清代大量文獻把"時髦"作為形容詞使用,並與外來且新奇的東西聯繫在一起。

正是因為"時髦"一詞多修飾外來的衣服、設計、行為,給人們造成了該字為外來詞的假象。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會。本文開頭提到,有人刻意為了能把"時髦"與英語中的某個單詞相對應,便認為"時髦"就是英文中smart。此說更是臆想附會,英文中的smart意為聰明、機靈之意,與時髦有什麼關係呢?其實跟時髦對譯的英語詞彙應該是fashion才對,現在我們也稱為"時尚"。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說"時髦"是外來詞,更不能說是音譯詞了。


參考文獻:

1.李思賢,《"時髦"探源》,《新餘學院學報》,2017年4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