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的今天——"神舟"三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三号试验飞船3月25日晚10时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的技术状态完全符合载人航天的要求,至此,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三次飞行试验。

地理上的今天——

“神舟”三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进入太空后,将持续绕地球飞行若干天,进行一系列项目的科学试验。中国科学院将在飞船上进行多种空间应用试验。之后,飞船返回舱将返回地面,轨道舱继续留在太空飞行,直至完成预定的后续科学试验任务。“神舟”三号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

返回舱在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前端有舱门,供航天员进出轨道舱使用。其外形为大钝头倒锥体的钟。 “神舟”号的返回舱容器是世界上已有的近地轨道飞船中最大的一个。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是飞船唯一可舱段,舱内设置了可供三个航天员斜躺的座椅,座椅下方设有仪表盘和控制手柄、光学瞄准镜。

与前两艘“神舟”飞船一样,轨道舱也是位于飞船的前端,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在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机构。轨道舱是航天员在轨道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推进舱位于飞船的后部,形状像一个圆筒,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推进舱安装有四台大推力的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

(声明:地理上的今天系列内容素材来自网络,如果涉及到相关人员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