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清代历史大事记


惠安县清代历史大事记


惠安县清代历史大事记


顺治三年(1646年)

九月,清兵进入惠安,分兵防守,而后入泉州。

是年,崇武所官军编制废除。

是年,全县田赋地丁共3.6万两,粮米1.4万石。


顺治四年(1647年)

反清义军进逼惠安县城,被清军韩尚亮部击退。


顺治五年(1648年)

四月二十三日,郑耀星为首的抗清农民军数万人攻打惠安县城。七月又被清兵击退。


顺治八年(1651年)

五月初四日,郑成功亲率大军到永宁、崇武两城筹集军粮,据以抗清。


顺治九年(1652年)

四月,清巡抚宜永贵集船200余艘,进攻厦门,郑成功令陈辉督水师抵御,两军相遇于崇武,清军大败,由崇武登岸逃跑。陈辉夺取10余艘大船凯旋厦门。


顺治十年(1653年)

十一月,郑成功从厦门遣前锋郝文兴、北镇陈六御、右冲镇杨朝栋等率辖镇到惠安、仙游等地方筹集饷银30万。十二月初三日夜,郑成功军队袭击惠安县。初四日攻下县城。训导肖鸣风自杀于明伦堂。


顺治十三年(1656年)

六月,郑成功将晋江安平的家资全部移往金门安顿,堕毁安平城。同时堕毁惠安、同安诸县城。


顺治十四年(1657年)

全县共4274户,10790口。


顺治十五年(1658年)

气候反常,下红雨(雨水如血)


顺治十六年(1659年)

六月初六日,下冰雹,暴风雨。


顺治十七年(1660年)

四月初四日,郑成功派遣中冲镇肖拱宸率领军队同援剿左镇、奇兵镇、宜毅前镇合兵驻崇武,堵截南下的清军水师。

顺治十八年(1661年)

全县有盐丁820人,盐田地386.91顷,年产盐11万担。

同年,清廷下令迁界,崇武、峰尾、黄崎、獭窟、小岞等城被弃于界外,沿海30里尽为废墟,居民迁入内地垦荒,图甲十减六、七,百姓流离失所。


康熙元年(1662年)

黄塘街溪仔口郭怀永经营当铺,为全县最早的一家典当业。


康熙二年(1663年)

废除甲班,全县34都改为68铺,时因里长贪污公粮,全部革职。


康熙三年(1664年)

六月初六日,暴风雨,县城城墙倒塌5处,计390丈。十月初旬,彗星自西北方向出现,长丈余,月余方消失。


康熙四年(1665年)

十月至翌年三月,无雨。


康熙六年(1667年)

十月地震。是年五谷丰登,银一两米八石。


康熙八年(1669年)

秋,大旱。十月十日地震。


康熙十二年(1673年)

三月十六日,地震,声响如雷。


康熙十三年(1674年)

三月十五日,耿精忠反叛清廷。十八日,传檄至惠安,惠安守将提标前营守备郭维藩同知县彭翼宸剪掉辫子,带领城中百姓响应。

九月,耿精忠部将、提督王进率军进驻惠安,肆行焚掠。郑经派刘国轩统兵抵御,王进退兵屯扎枫亭,列营20里,作长蛇势。

十月,刘国轩进军至涂岭,严阵会战。王进兵败,逃入兴化城内,紧闭城门。刘国轩追至兴化城下,大胜而归。


康熙十六年(1677年)

二月,清军喇哈达大队入惠安。初九日兵至洛阳桥。

四月,郑经派水师一镇肖武驻湄洲,守兴化地区;水师七镇石玉、八镇陈胜分别驻扎崇武、獭窟,防守惠安沿海。

八月,清兵各路出击,其中一路满、汉骑步兵由枫亭大路进至惠安。


康熙十七年(1678年)

六月二十六日,刘国轩攻夺洛阳桥。清浙江提督石调声及副都统吉尔他布已于二十四日到达惠安,二十五日知洛阳桥被刘国轩所夺,遂不敢进前。二十八日,刘国轩令部将王一继率众到涂岭,狙击从兴化来的清军援师,王一继到达后驻扎于驿坂铺,控制险要道路。

七月初四日,郑成功部队攻入惠安县城,焚烧公私衙舍。

八月,惠安复为清兵所据。

十月,清提督杨捷、巡抚吴兴祚探知王一继军队集中于上西、肖厝、沙格,乘夜袭击,经过几天激战,郑军阵亡700多人,被掳6人,落水死者不计其数。


康熙十八年(1679年)

正月,清廷下令赶逐百姓重入内地,于沿海20~30里靠近海边险要地方添设炮台,筑造小寨,防范郑经军队。

二月,分守惠安沿海的郑经部队水师五镇蔡冲趁调动回厦门之机,驾船往泉州投降清军。


康熙十九年(1680年)

二月,清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从海坛进击崇武、秀涂,郑经部将朱天贵、林升拥船300余艘驻扎于崇武,率水军迎战,被万正色击沉20多艘,损失惨重,撤往铜山沃。崇武、秀涂被清兵占据。


康熙二十年(1681年)

复界。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七月初,有大星10余颗,各曳长尾巴,色惨淡自西南入于箕尾。

是年,知县秦汉松设书馆于县城圣堂巷。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清军收复台湾,撤销迁界令,沿海居民复回,重建家园。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开海禁,于秀涂港设立海关秀涂分关。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闰五月,大雨浃旬,县城城墙倒塌80多丈。七月,地震。


康熙三十年(1691年)

海水溢数丈,沿海民居多数被淹没。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知县钱济世建书院于县堂右边。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旱,五谷歉收。

是年,朱兆纲编修《惠安县志稿》(未刊行)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瘟疫流行,粮食价格昂贵。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日食,白昼暝如夜。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水灾,谷贵。


康熙五十年(1711年)

六月,地震。七月,又地震。是年全县人口14226人


雍正二年(1724年)

闰四月,邑人林之濬向朝廷呈请增加惠安秀才的录取额数,得准。自此惠安每年府试增加6个名额(即24名)。


雍正三年(1725年)

大饥荒,疫病流行。


雍正七年(1729年)

丈量官民盐田地、山林1912顷85亩7分3厘有奇,以此分别计征。


雍正八年(1730年)

知县王泽椿聘邑人张阆仙编修《惠安县志》8卷。


乾隆元年(1736年)

全县盐188人,盐田地36482亩,盐丘4775丘。


乾隆二年(1737年)

水灾。对受水淹沙压的灾田给于免征,官民田地、山、荡、水门共征邑米166石3斗7升,折征银53两1分2厘,征邑仓米626石7斗2升有奇。

是年,监生骆钟岳在乐善铺修建乐懋桥,并修建自居仁铺至涂岭道路,长30华里。


乾隆十年(1745年)

奉政大夫庄维祷在县南20里处修德懋桥,并修南大路30华里至洛阳。


乾隆十三年(1748年)

大风灾,洪水骤涨,淹没农作物,晚稻歉收,调免钱粮,并发币赈济。


乾隆十七年(1752年)

七月,大雨,县城城墙倾塌将近一半。


乾隆十八年(1753年)

十月,玉山铺山尾村(今辋川镇峰崎山尾村)聚众持棍石奋起反抗粮差,殴伤差役3人。

疫病流行至翌年秋方息。


乾隆二十年(1755年)

洛阳桥塌尤甚。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知县黄彬请绅士陈延基、张求劝捐重修洛阳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十二月十五日夜,县堂倾圮。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知县彭良稷倡捐重修道路70里为坦道。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六月初六日,自卯时至戌时,大风雨,飞沙走石,折树木,毁房屋,县城谯楼倾圮,城墙倒塌21处,100余丈,海上船只翻覆十之八九。

是年,县城施大成创办集泉茶圃,焙制“铁罗汉”,远销菲律宾、新加坡、缅间等南洋各地,东寨春茶远销马来西亚等地


乾隆四十九年(1884年)

獭窟、下坡、崇武、黄崎(今莲城)船只开始通台湾。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泉州秋水轩学德、孝寿(和尚)来惠安县城霞井街开设德水药局,至民国时期搬迁到黄塘半岭。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秋天,海潮淹没二十七铺的梅庄、露庄等低洋田6622亩。


乾隆六十年(1795年)

八月十五,台风,境内北部山腰、前黄、普垵、钟厝、叶厝的田地被水冲塌1875亩1分4厘,改筑为盐埕,有1595亩7分7厘。至此,山腰开始晒盐。


嘉庆元年(1796年)

螺阳书院创立。


嘉庆八年(1803年)

全县有31254户,248754口

知县吴裕仁纂《惠安县志)36卷。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全县各保甲按户设门牌,标明行业、人口、性别等,编册造报。


道光七年(1827年)

由知县仝卜年提倡,发动民间捐款11900多两白银。于县城东门外择地创建文峰书院及考棚(即今惠安一中校址)。


道光九年(1829年)

文峰书院竣工。内设试士室62间,育才室58间,并设有斋舍、藏书楼、文昌阁、朱子祠、园圃台等。


道光十一年(1831年)

按各乡造册申报,全县有17015户,496025口。


道光十三年(1833年)

知县娄云纂成《惠安县续志》12卷。


道光十五年(1835年)

惠安渔船开始大批转浙江渔场生产。


道光十七年(1837年)

晋江散匪啸聚旗山掳劫,惠安知县率兵清剿,东坑、寨后、陈田三乡民兵据寨帮助,匪患悉平。

十月间,有洋船一艘抛泊大坠岛洋而上,被水师开炮表走。

十二月,英国人在大坠岛山下发掘废冢10多具,取走头骨,又通过洛阳、陈三坝及晋江河市等处,运鸦片到仙游发卖,地方官置若网闻。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籍人林联青在县城东门创办恒茂药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知县全卜年重修大德桥。


道光三十年(1850年)

惠安开始流通银元。


咸丰元年(1851年)

境内产生大姓会和小姓会的封建帮派组织。


咸丰三年(1853年)

四月,林怀、邱二娘在惠安北部笔架山高明王宫竖起义旗,反抗清政府。

是年冬,惠安团练局设立。


咸丰四年(1854年)

四月二十四日上午,邱二娘与胡熊率义军千余人攻打惠安县城,未克。


咸丰五年(1855年)

五、六月间,邱二娘被清军捕获。六月十四日,在泉州南校场被凌迟处死,年仅22岁。


威丰八年(1858年)

邑人遭盗贼抢劫,知县王又庆请准减免田赋。

咸丰年间,县内玉霞、大岞等沿海渔民已有钓艚作业,玉霞、霞西又有鱿鱼钓业,百崎、里春等9乡郭(回族)发展大钓船(50吨)近200艘。


同治四年(1865年)

崇武港设立厘金分局。


同治五年(1866年)

“西差会”派人来惠设立执行部,发展基督教会。不久,以英国伦敦会的名义在城隍口建礼拜堂。


同治六年(1867年)

崇武城区肺鼠疫猖獗,死亡1000多人。


同治八年(1869年)

境域内连续干旱200天。

九月,县城基督教堂正式开堂做礼拜、布道。并在教堂内设立学塾。


光绪二年(1876年)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夜,暴风骤雨,树木被拔起,房屋倒塌、大小船只覆没触破,渔民伤亡数人。


惠安县清代历史大事记


光绪十四年(1888年)

邑内鼠疫流行。

是年,天主教传入惠安。


光绪十八年(1892年)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大雪,积雪尺余。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县内陆续使用银角,有广东造的一角、两角两种。

是年,境内爆发由外国传教士操纵的基督教徒同天主教徒的大规模械斗。

全县鼠疫流行。崇武城区肺鼠疫猖獗。死亡几百人。医师张子善、涂少房设义诊。后县令分别授予“妙手回春”和“春满莲岛”匾额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县城内鼠疫大流行,流行140个自然村,死亡6161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春,崇武下冰雹,击破屋瓦,且风雨雷电交加。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邑人在厦门开设石店30多家,后石雕艺人纷纷渡洋加工石雕,经营石料生意。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全县鼠疫大流行。英国伦教宣教会派员在县城创建仁世医院(今县医院的前身)。西医药始传入惠安,并培养一批医师。


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903-1904年)

县内流行牛瘟。

惠安开始使用铜元。


光绪三十年(1904年)

县城基督教会办的学塾改名为时化小学,分男学、女学。旋又办幼儿园和妇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惠安第一家钱庄—积金钱庄开业。

是年春,惠安县官立学堂创办(址在今县教师进修学校)。


宣統元年(1909年)

惠安成立禁毒社。


宣统二年(1910年)

惠安成立第一届商会。

7月29日,暴风雨,拔树飞瓦,塌墙倒屋,崇武渔民死50余人。

是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惠安教会(简称“惠安安息日会”)开会做礼拜。


宣统三年(1911年)

秋,涂岭自治讲习所设立,学制6个月毕业。越年停办。

11月11日(农历九月二十一日)惠安宣告光复,清统治结束。县知事曹士元潜逃泉州。

11月,崇武民众自发抗盐税,攻入盐馆,将存盐哄抢而尽。

12月,曹士元等率领200多名士兵返回惠安,改冠易服,当起民国的县知事。


惠安文献馆,记录惠安完整的历史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