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輕鬆拿下事業編

近年來事業單位單位考試被越來越多的考生所關注,究其原因事業單位考試機會多,題簡單,提高快,與公務員考試題型雷同。很多學員在準備公務員考試時已經把事業單位的知識點掌握了個八九不離十。但是事業單位畢竟不同於公務員考試,還是有他特有的題型,比如文科部分就有言語理解的改錯。所以我們說知錯會改才能拿下事業編。接下來我們列舉下事業單位考試中改錯出現率最高的考點。

一.表意不明。

例1:為紀念建黨90週年,“唱支山歌給黨聽”歌詠比賽將於7月1日舉行,屆時校長和其他學校領導也將登臺參加比賽。這段話就有歧義。“其他學校領導” 可以理解成“本校的其他領導”,也可以理解成“別的學校來的領導”。

例2:挪威國寶級樂隊“神秘園”將再度來京演出,實現了外國演出團在京演出超過7次的紀錄,在其演出的藝術歷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這句話是前後時態不一致,“將再度來京”與“實現了”矛盾,並且“實現”與“紀錄”不搭配,“實現了”可以改為“將創造”。

例3:三個學校的領導。表意不明,三個是指學校還是指領導不明確,也就是領導人數不明確。

那麼我們總結下規律:

1.數量詞+名詞時,檢查是否患句意歧義症;

2.有“和”“或”(連詞或介詞)連接的成分,檢查是否患歧義症;

3.多重定語、狀語、補語時,檢查是否患歧義症。

二.打破權威。

這個考點學員可能比較陌生,是指在考試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原封不動的課本原文,比如一些散文和記敘文的片段甚至一些歌詞。但是在這裡老師要強調的是,即便是名人名言,即便是一字不改的著作內容也是有可能有瑕疵的。

例1:我的老家就住在這個屯。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就犯了搭配不當的錯誤。應該改為我的老家就是這個屯。

例2:一座座山川相連,呀啦嗦,那就是青藏高原。這句話還是搭配不當。一座座只能跟山搭配,而山川指的是高山和河流。

例3:老張請他吃頓飯,喝的少了他不幹。歧義句,老張不幹的原因不明確。有可能是老張覺得自己喝少了不開心,也有可能別人喝少了老張覺得對方不夠意思而心情不好。

這部分的規律則是不要輕信權威,要單純從語法的角度去挑錯。

綜上所訴,改錯在事業單位考試中難度還是很大的。好在現在題目的設置只是讓你找出錯誤,無形中已經降低了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