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如何給親子關係一份“邊界感”

之前,一部充滿中國式家庭教育的動畫片《包寶寶》殷勤,很多家長對於現下家庭教育的思考。

這一部動畫片僅僅有7分半的時間,並且劇情當中沒有一句真實的對白。導演石之予通過利用美食、家庭和愛這種世界通用的語言生動地展現出來中國式家庭教育的苦和樂。

很多觀眾都表示通過觀看這部短片,都被短片中的媽媽和寶寶之間的相處模式所震撼,別讓人們瞭解到現在很多家庭都充滿了這種中國式的教育模式,不僅束縛了家長,也束縛了孩子。

這一部短片的開始,是一對空巢老人生活的日常,他們像很多家庭當中的父母一樣,由妻子進行做飯,丈夫吃完飯之後匆匆忙忙的上班,兩者之間並沒有太多的言語交流。

但是當妻子在吃到最後一個包子的時候,包子卻突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並且逐漸成為了一個小孩子。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如何給親子關係一份“邊界感”


當這個“包寶寶”變成孩子之後,就佔據了妻子的整個生活,我們能夠明顯地從短片當中感受到母親的喜怒哀樂都是有“包寶寶”牽制的。一直以來,母親都對寶寶細心的照顧,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

但是當“包寶寶”慢慢長大之後,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秘密,不想要喝,媽媽做更多的交流,兩者之間完全形成了兩個世界。

直到“包寶寶”從外面帶回了自己的女友,並且準備收拾行李離開家和女友同住,劇情當中的媽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急切之下將“包寶寶”吞進了自己肚子裡面,所以現在不能自已。

這個時候鏡頭突然間出現了轉換,原來這只是媽媽做的一個夢,而之後孩子也回到了家裡,並且給了母親一份充滿母子情感的食物,兩個人之間的親子情感釋然了。

通過這一部影片,也引發了很多家長的思考,在生活中很多家長明明對孩子做到了急切的關心,卻讓孩子表現了越發的叛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家長和孩子之間也需要邊界感。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如何給親子關係一份“邊界感”

什麼是邊界感?

我們都知道國家與國家之間具有邊界,城市和城市之間也具有邊界,但是卻忽略了人與人之間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邊界。

關於邊界感,著名的心理法則“刺蝟法則”就做出了相應的解釋。

“刺蝟法則”是指兩個睏倦刺蝟因為彼此寒冷而擁抱在一起,卻因為自己身上長滿了刺而感到不舒服,之後他們離開了一段距離,卻又因為天氣的寒冷湊到一起,來回折騰之下,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不會傷害到彼此又能夠獲得到對方的溫暖。這就是著名的刺蝟法則,也暗示著在人際交往當中,需要具有一定的邊界感。

當刺蝟法則應用到家庭教育當中時,就寓意著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設定一定的邊界感,讓彼此處於一個安全又舒適的距離,不會給彼此帶來傷害。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如何給親子關係一份“邊界感”


家庭當中缺乏邊界感,會給孩子帶來哪些不良影響?

1.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在《正面管教》當中就提到了大人和孩子之間三種主要的互動情況:

嚴厲:在這種教育環境模式下,家長和孩子一直都是處於下達命令和接收命令的模式,孩子在家長的管教之下,只有服從。

嬌慣:這種教育模式之下,家長給予了孩子無盡的選擇,孩子想要做什麼就能夠做什麼,卻也讓孩子培養得越發的驕縱。

正面管教:給予了孩子有限的選擇,也讓孩子充滿自由,是一種更為恰當的教育方式。

其中嚴厲式的教育方式,家長會將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強加到孩子的身上,讓孩子更為的被動,也讓孩子們產生了更大的心理壓力。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如何給親子關係一份“邊界感”


2.損害親子關

缺乏邊界感的教育方式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不尊重孩子的意願,窺探孩子的隱私,命令孩子。

馬洛斯需求理論當中由低到高將需求劃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其中社交需求是在孩子4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萌發的,之後也在不斷的增強。而尊重孩子的需求,是在社交需求不斷增強的時候同時被激發的,萌發孩子的尊重需求,大概在孩子10歲左右。

當孩子在社交需求的牽引之下,會更加的想要和其他人進行接觸,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隱私。這個時候孩子更加希望自己能夠被家長所接受,尊重自己,將自己當作一個個體來看待。

一定程度上,家長缺乏邊界感,會讓家長更加窺探孩子的隱私,孩子自我成長的願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引發親子之間產生衝突,男孩子之間的關係。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如何給親子關係一份“邊界感”


3.孩子面對學習愈發叛逆

攀登老師曾經說過:教育孩子就是引領孩子的過程,當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更多的就像一名導遊,而孩子像遊客。如果這位“導遊”強制性的要求“遊客”展覽景點,即使收穫良多,“遊客”也不會高興。

當家長強制性要求孩子學習時,孩子就會表現得越發的叛逆,越發的抗拒學習。

想要讓孩子喜歡讓學習,家長更多的時候需要進行對孩子的引導,讓孩子學會自我進行管理,才能夠更好的主動學習。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如何給親子關係一份“邊界感”


家長應該如何劃分與孩子的邊界?

1.重視孩子的獨立人格

當孩子處於幼兒時期時,就會萌發自我意識。隨後孩子會逐漸發覺自己和他人的特殊性,就會越發的想要獲得獨立,只有家長懂得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時,才能更好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2.給予孩子私人空間

很多家長都有侵犯孩子隱私的行為,這不僅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也會更加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

重視孩子的私人空間是對孩子隱私的一種重視,孩子面對父母對自己的尊重時,也會更加願意對父母敞開心扉。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如何給親子關係一份“邊界感”

3.懂得適時的退出

當孩子擁有獨立的個人意識時,家長們就要學會得體的退出孩子的世界。這個退出並不意味著疏遠孩子,冷漠的對待孩子。而是適當的對孩子進行放手,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讓孩子自由地生長。

真正聰慧的父母,就會隨著孩子的逐漸的成長而得體退出孩子的世界,為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生活環境,讓孩子逐漸地變得獨立。

4.拒絕對孩子的包辦

很多家長由於過度的溺愛孩子,就會對孩子事無鉅細的進行培養,雖然一定程度上會讓孩子成長得更為輕鬆,但是也會對孩子的能力發展進行限制,適時地對孩子進行放手,能夠更為明顯的看到孩子的進步。

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如何給親子關係一份“邊界感”

5.家長和孩子應該產生共情

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曾經提出共情的概念,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該更加深入瞭解孩子的內心,更好的幫助孩子進行成長,同時恰當地將自己的共情傳遞給孩子,從而獲得孩子積極的反饋。

周國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雙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雙方獨處的權利。

懂得為愛保持邊界感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主動,也更加有利於孩子本身的發展。家長們要學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適時的退出,可以更好地看到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