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要和你下棋了”,孩子怕輸時,他其實最希望你這樣做

“我再也不要和你下棋了”,孩子怕輸時,他其實最希望你這樣做

如果是公平的決鬥,那麼大人應該讓著小孩嗎?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覺得大人應該禮讓一些,但有的人覺得太過於禮讓的話,會讓孩子有一種怕輸的狀態。

案例

最近網絡上一個小男孩就因為跟爸爸下五子棋,因此而火了起來。因為小男孩的水平跟自己的爸爸相距甚遠,所以還沒有過了幾回合,馬上高下立判,自己逐漸落入了下風,而爸爸絲毫沒有讓步的意思。

“我再也不要和你下棋了”,孩子怕輸時,他其實最希望你這樣做

正因如此,孩子有一些不滿了,或許是自尊心在作祟,他非常希望爸爸能夠讓自己一下。可沒想到這位爸爸在接下來以最快的速度獲得了整場比賽的主動權,孩子這下子不樂意了,於是大哭了起來,並說道:“我再也不和你下棋了。”看到孩子一副認慫的表情,爸爸也是特別的無奈,沒想到自己的孩子居然這麼怕輸。

“我再也不要和你下棋了”,孩子怕輸時,他其實最希望你這樣做

當網友們瞭解到這一點之後,紛紛覺得這位爸爸的做法實在是太無情了。其實也並不能怪爸爸做法狠心,要怪只能怪孩子實在是太怕輸了。其實現如今有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那麼他們到底是因為什麼怕輸呢?

“我再也不要和你下棋了”,孩子怕輸時,他其實最希望你這樣做

孩子怕輸的原因是什麼?

1、心理現象

孩子看輸其實是一個心理現象,主要只不過是因為他們到了這個年齡,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強,他們覺得自己可以一定贏過對方,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好勝心非常的強,所以導致他們出現了一個怕輸的現象。他們在覺得自己馬上要說的時候就會開始害怕,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能力,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會開始退縮,會開始產生自我懷疑。

“我再也不要和你下棋了”,孩子怕輸時,他其實最希望你這樣做

2、家長施壓

有一些孩子怕輸,是因為家長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實在是太多了,因為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家孩子可以成才,自家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於是就對孩子施加了這種壓力,給孩子灌輸了這種思想,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是不是隻有在你的壓力下才能努力呢?

難道他在你的壓力下真的可以成為一個積極優秀的人嗎?並不會,如果你給予孩子的壓力過多的話,他們反而會因為這些壓力的存在,成為一個不願意去學習成為一個害怕輸的人?

3、家長教育錯誤

家長的教育觀念錯誤的,那麼孩子對於輸贏這件事情就會非常的在意,使孩子成為一個害怕輸掉的人。因為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一直都給孩子灌輸了一種概念,這個概念就是輸的人是廢物,而贏的人才是真正有用的人。

“我再也不要和你下棋了”,孩子怕輸時,他其實最希望你這樣做

家長如果一直這樣去教育孩子的話,如果孩子一直都在這種教育下成長的話,那麼孩子所受到的教育觀念自然不是正確的,他們當然會出現一種害怕輸的情況。

如何改善孩子怕輸的情況呢?

  • 教會孩子不要怕輸

想要改善孩子怕輸的情況,那麼就需要讓孩子知道輸其實並不可怕。正是因為很多孩子對於輸這件事情其實都非常的害怕,他們覺得輸了之後自己不僅沒有面子,而且輸這件事情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讓孩子知道,輸其實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在輸過之後並沒有一定的責任心去改善自己所引起的後果,可怕的是在輸過之後自己不再有自信。

  • 培養孩子更多的能力

家長其實也需要多多培養孩子一些能力,畢竟讓孩子擁有更多能力的話,他們在面對輸贏這件事情的時候,反而會更有一些信心,可以更好的去面對輸贏這樣的問題。因為能力到位的話,那麼孩子在輸的時候,他們也有足夠的能力去承受自己輸之後所帶來的後果,也有足夠的能力去承受這些挫折。

  • 家長的輸贏觀要正確

家長的輸贏觀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一些家長的輸贏觀並不正確,所以才會導致孩子出現了這樣的行為,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改善自己的輸贏觀,讓自己的輸贏觀是一個正確的狀態,這樣我們在去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才不會因此受到很多的影響,孩子自然也可以更好的去面對輸贏的問題。

“我再也不要和你下棋了”,孩子怕輸時,他其實最希望你這樣做

結語

其實害怕輸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我們只需要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孩子可以正確的看待輸贏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