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一夜失業:生活太安逸,未必是件好事情

一千零一頁 23



工作多年,一夜失業:生活太安逸,未必是件好事情

01.生活太安逸,未必是件好事情

2019年的時候,身邊很多人都說:“今年實在太難了,希望快點過去。”可沒想到,相比2019,2020似乎更加的難。

記得2019年年底,和我實習時候的師傅吃飯聊天,我說:“今年身邊的人都挺不容易的。”他卻說:“都以為2019是最難的一年,可也許是未來10年裡最好的一年”,我師傅是事業單位退休後被公司重金聘請的工程師,他以一個60多歲的人生閱歷和我分析著他的看法。(時至今日,我一直感恩在我告別校園時,遇上了一位人生中重要的良師益友。)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丟了“飯碗”。

我20年的同學兼朋友就是其中一員,開始他來找我訴說心中煩悶時,我感到挺驚訝的,但事後想想也能理解其中原由。

剛大學畢業時的他,滿腔熱情,鬥志滿滿,工作上表現突出,多次獲得公司的表彰和領導的肯定。但幾年後,他開始放鬆自己,慢慢的以“資深員工”自居,上班開始了得過且過混日子的狀態,開始領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過上了安逸的職場生活。可是沒想到一場疫情,公司裁員,他成了下崗中的一員。

工作幾年,一朝失業,一夜間他似乎成熟了許多。每天失眠,腦子裡全是房貸、車貸、卡貸,壓的喘不過氣,經常需要靠酒精麻醉自己才能入睡。

股神巴菲特說過一句話: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像我朋友那樣的,又何止他一人。千萬別活的太閒,永遠別放棄努力,別學會懶惰。因為我們無法預知危機什麼時候到來,不要成為被淘汰的那一員。

02.我們生活在最好的時代,卻也在最殘酷的競爭中。

我工作的第二個公司,整個公司從上到下給人感覺都是死氣沉沉的,每天到公司,看到的都是同事在看劇或者在逛購物網站,幾乎每天都這樣,我問同事:“公司的工作一直那麼少嗎?”同事說:“嗯,基本都這樣,這樣挺好的,反正事多事少工資都差不了多少,還不如安安逸逸。”

每天下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無驚無險,又到6點”。

這樣的生活對我來說很是煎熬,大概維持了半個月,決定要離開這個終日無所事事的公司,就開始尋覓下家。因為我深知,一直這樣下去會有多可怕。在我離開那個公司不到一年的時間,它宣告倒閉,聽到這個結局我一點都不意外,很早我就清楚地知道這是遲早的事情。

原來想想就那樣安安逸逸上班到退休的同事,一時間到處託人介紹工作,但是他們清閒太久了,很多業務能力都生疏了,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大多工作找得都不順利。

其實哪有什麼穩定的工作,只有不斷提升的工作能力才能使你在不穩定的職場有一席穩定之地。

一場疫情,看清楚了很多規則,時代的變化我們無從左右,但千萬別讓自己被時代拋棄,它不會和我們打招呼,要持續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工作多年,一夜失業:生活太安逸,未必是件好事情

03.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提問:毀掉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有個網友的回答直擊人心:

“毀掉一個人的當時很簡單,給他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給他一根網線,一部智能手機就足夠了。”

這回答反映了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每個人都希望呆在一個舒適圈裡,讓人安全的不忍邁出半步,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走路的能力,而那些勇於邁出舒適圈的人,他們已學會了奔跑。

04.這個時代裡,你不努力,容易出局。

我一個姨媽,她已經退休,本來可以好好享受閒暇的生活時光,可是她卻堅持返聘,業務時間更是學了很多自己愛好的東西。有一次我問她:“那麼折騰幹什麼,退休金也不低,足夠安穩過日子了。”姨媽卻說:“習慣了,突然閒下來反而不舒服,人總要有點事情做,才覺得自己有價值。”

忙碌其實沒什麼不好,可以偶爾忙裡偷閒,放鬆一下,但千萬別揮霍年華,只有不斷的自我增值,自己才會有安全感。

  • 願你我都能有賴以生存的本事,也有遇事不慌的底氣。


工作多年,一夜失業:生活太安逸,未必是件好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