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故宫遗址有没有发现密道,如果没有建文帝是怎样逃出去的呢?

jiaoyangdier


明故宫遗址没有发现密道。这个是可以肯定的。曾经有学者专门进行过实际的考古探查,最后只是找到了一些排水渠。至于这些排水渠是否承担了密道的职能,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退回来说,由于考古探查的时间比较晚,是在建国以后进行的。从建文帝焚毁明故宫一直到考古探查经历了大约60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南京城的城市风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不是曾经有过密道,但后来在城市建设的时候,被拆除了,这个没有办法下定论。由于早期城市建设的资料是几乎没有留存下来,所以也很难通过历史资料进行探查。在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明故宫遗址没有密道,不代表明故宫没有密道。这又是两个概念。

至于建文帝是否外逃,这个在历史上本身就没有定论。关于建文帝的结局有两说,一说是自焚身亡,一说是外逃。现在并没有下定论,所以以此来推断明故宫当中有密道,恐怕不合理。退一步说就算没有密道,也不见得不能逃出去。只能说历史典籍当中记载的内容,是相对粗线条的,真实的历史是很丰富的,很难通过历史典籍完全复原出来。


用户4325101516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究竟是“自焚”?还是“出亡”?甚至“出亡”到海外去了呢?历史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南京明故宫遗址没有发现密道他又是如何逃出去的呢,据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建文帝获悉南京金川门失守,想要自杀。在翰林院编修程济等人的劝说下,建文帝遵照爷爷明太祖朱元璋临终前为防这个皇太孙有朝一日“临大难”而制定的“逃亡预案”(或“遗旨”),以“应文和尚”的法名、身份,在九个近臣、随从(其中一个为小公主)的追随下,从“鬼门”逃离皇宫。

何为“鬼门”?有可能是朱元璋在建造皇宫时命人在城墙某个角落挖的一道专供皇宫里死人、闹鬼而进行迷信活动时驱鬼离去的门。


松于峭壁


当时不会去建一个密道为了逃跑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朱元璋根本就不会料到朱棣会发生靖难之役,而且建文帝是自焚还是出逃历史并没有明确说明,只是众说纷纭,即使出逃了也不一定通过密室出逃,毕竟能够见到皇帝本人的人不多,所以建文帝通问其他方式出逃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出逃过程中并不一定就被认出。


恰同学少年239206062


在南京石头城清凉山城墙脚下,己发掘出原始出城“密道”即暗道和古建遗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