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强者自强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姿态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于1884年的短篇小说。很多人初读《我的叔叔于勒》时只看到穷人思维背后人性之恶的故事。如今重读也看到了更多关乎现实与悲悯的内涵。

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每一篇小说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强者自强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姿态

《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一家人前后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以及人性之中善良一面带来的情怀。

  • 生活的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

菲利普一家生活节制也并不富裕,使得他们不得不逃避亲戚朋友的宴请,还要在女儿婚事上大伤脑筋。拮据的生活让一家人感到痛苦,不过,每到星期天,全家都要衣冠楚楚到防波堤上去散步,每到这时主人公的父亲时时会一字不差的感慨道:“唉,要是于勒在这条船上,那该叫人多么惊喜呀!”

之前不务正业的于勒全家人都没有那么喜欢他,一封信的出现便彻底成了这家人的精神寄托,信上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也让于勒一下成为有良心的人。但是在之后一家人游玩的轮船上,当菲利普夫妇发现躲在轮船上的乞丐正是于勒时,作者也不失讽刺的意味,人性的爱慕虚荣便显露出来,在消除贫困的时候,我们会拥有自己的财富,而拥有这笔财富,我们却会失去多少善心,多少美和多少力量。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强者自强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姿态

  • 从容面的姿态度过人生

文中总共描写了三次(三个时期)“父母”对于勒叔叔的行为(态度):早年、近年、现在。

三次行为(三个时期的态度),无论单独拿出来哪个,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于勒早年败家,与其断绝关系;于勒中期发财,期盼其回来;于勒再次落魄,巴不得赶紧逃走。,三个放在一起的对比,前后反差才是关键。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但在文章结尾作者让若瑟夫克制冲动平静地喊出“先生”后,又让他冒着被母亲指责的危险多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

这些小费会让母亲心疼,但能让若瑟夫的良知稍稍得以安慰,这也是作者侧面写出人性之善的一种礼赞,善良从来不需要声张,从容的姿态度过人生,这才是小说的价值所在。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强者自强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姿态

  • 总结

小说篇幅不长,阅读这样一篇文章,总是会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感悟,初读不解其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这才是更多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写照,希望和未来都是你自己的与别人没有关系,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