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的人生軌跡因為一本書而改變了?他的創業歷程經歷了什麼?

在互聯網的創業大軍中,雷軍屬於一股清流。

首次創業

雷軍的人生軌跡因為一本書而改變了?他的創業歷程經歷了什麼?

雷軍與他的最帥天團


一本書,能改變什麼,答案是改變了雷軍的人生。

大學的我們都在幹什麼?199幾年,的中國社會與現在的差距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人口1億多人,經濟水平不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偏低,於國外的經濟發展相比,相差甚遠。

當時的中國有這樣一群少年,懷揣著創業的夢想,懷揣著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決心,走上了創業之路,他就是雷軍與他的最帥天團們,雷軍與馬雲的不同之處是,他成績很好,有著異於常人的經商頭腦與創作思維。學習計算機專業的他,依靠自身的專業技能與與王全國合作編寫了雷軍的第一個正式作品BITLOK 加密軟件並組建了黃玫瑰小組;除此還用PASCAL編寫免疫90,此產品獲得了湖北省大學生科技成果一等獎。

商場裡面從來是你爭我鬥,爾虞我詐,便是家常便飯,不要把商業競爭想的那麼簡單,同行是冤家,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對手是可以成為朋友,但是還是對手。雷軍的對手沒能成為他的朋友,而是直接把他這個小公司擊垮了。

此時的雷軍早已經畢業了,他開始思考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但是這顆創業的種子,早已經在他心裡生根發芽,只等待一個機會,生長成為參天大樹。

當時的社會,很多方面都缺少人才,雷軍這個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自然不愁找工作。1992年,他進入了金山,


雷軍的人生軌跡因為一本書而改變了?他的創業歷程經歷了什麼?

一開始擔任的是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初出茅廬就做到開發部經理的位置,與他大學畢業的創業經歷有很大的關係,業績突出,他之後便擔任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件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機會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跟天時地利有一些關係,但重要的是要人和,只有準備好,才能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抓住。雷軍他抓住了!

從部門經理,到公司總經理,到公司總裁,他一路的成長如有神助。他用十六年的時間,做到了今天這個地位。有的時候堅持一下,然後時間會告訴你,你會獲得什麼,不要太功利主義,不要放棄堅持,無論哪個行業,都有追星星的人,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此時的雷軍可以說已經成為了金山的一把手,他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旅程。該幹什麼?

早些年那顆種子提醒他,該做些什麼了。

在他38歲的時候,他從金山辭職了,讓眾人都想不明白,這個已經接近40的男人,要幹什麼?很多人對於他的離開有支持的有反對的。雷軍都沒有理會,而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在兩年後,他正式創辦了小米。


雷軍的人生軌跡因為一本書而改變了?他的創業歷程經歷了什麼?

小米聯合創始人團隊(最帥創業天團)

在他四十歲生日的那天夜裡,和朋友聚會喝酒,他感嘆道:

人是不克不及推著石頭往山上走的,這樣會很累,而且會被山上隨時滾落的石頭給打下去。要做的是要先爬到山頂,隨便踢塊石頭下去。

這段感悟,後來演化成了一句非常著名的雷軍語錄:站在臺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雷軍這句話不過是成功人士的感嘆罷了,大浪淘沙,想當年有多少下海創業的,有多少功成名就的?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那些被淹沒在浩浩蕩蕩的大軍中胎死腹中的企業,有多少會記得?

人總是記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但是第二個、第三個呢?

第一個吃螃蟹,並且把螃蟹吃的很好的人,才是這頭會飛的豬。

社會上大多數人不是豬,也不會飛,他們只是給人打工,賺取生活費用,養活自己的平庸的人,社會需要鳳毛麟角的領軍者,然後也需要默默無聞的螺絲釘。正是因為這些螺絲釘,社會才能正常的運作

雷軍的小米,用互聯網思維做產品,眾籌、創意、用戶為上等方式,將小米帶入到了用戶的手中。


他無論是天使投資人、武漢大學名譽教授、還是人大代表,他都秉持著一個信念,專利的力量。


雷軍的人生軌跡因為一本書而改變了?他的創業歷程經歷了什麼?

一個普通出身的學生,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商業論壇頂峰的?

在2020年2月26日,以102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02位。

從給別人打工,到為自己打工,身份的轉變,讓他身價一躍而起。在政府提倡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在這個風口下,會不會有下一個會飛的豬呢?

財富可能縮水,能力不可能

在商業圈,雷軍的成功不是偶然,但卻是必然,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句話,都是對沒有能力,沒有闖勁的人說的,對於那些有理想有抱負,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人生規劃的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創業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這句話背後的心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有多艱難,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勝利後的光鮮亮麗,然而,曾經他們也困苦過,迷茫過,連鍋蓋都掀不開的時候,他們不曾放棄,是堅持,讓他們走到了今天,走到了讓我們仰望的高度。

世界從不缺少追星星的人,但是缺少追星星的我們,

無論是馬雲、馬化騰、劉強東、任正非還是王健林、潘石屹等業界老總,他們的成功也不是隨隨便便做到的,也正是他們年輕時候的拼搏,才獲得如今的成就。

先定一個小目標:掙他一個億!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錢了!

雷軍與他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不一樣的是,他是將近四十歲才開始創業的。

四十歲的我們能做什麼,成為下一個雷軍嗎,還是更甚?

他可以,我們也可以

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