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戴安澜的妻子,不仅把子女抚养成人,而且培养出一个院士

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缅甸茅邦壮烈牺牲,年仅38岁。戴安澜牺牲之前曾经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封遗书,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直到今天,戴安澜遗书中的这句话读来依然令人心潮澎湃,让人不禁感叹将军为国牺牲的豪迈。

民族英雄戴安澜的妻子,不仅把子女抚养成人,而且培养出一个院士

我们不知道将军的妻子读这封遗书时是什么心情,但是我们知道将军妻子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戴安澜将军牺牲后,他的妻子不仅把将军的遗孤抚养成人,而且还把他们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戴安澜将军妻子的故事。

戴安澜的妻子名叫王荷馨。王荷馨出生于1907年,是安徽无为人,与将军是老乡。王荷馨从小就与戴安澜相识,两人算是两小无猜,双方父母见状便为二人定下亲事。当时戴安澜与王荷馨都是贫苦出身的农村孩子,不过,戴安澜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身份却发生了转变,他已经由一个农家子弟成为年轻的军官。客观来说,两人已经算“门不当户不对”。

民族英雄戴安澜的妻子,不仅把子女抚养成人,而且培养出一个院士

1926年,戴安澜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先成为排长,之后晋升为连长,王荷馨的身份与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即便这样,戴安澜依然信守承诺,主动迎娶了王荷馨,两人正式结为夫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戴安澜是一个重信守诺之人。

前面我们说了,王荷馨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她在嫁给戴安澜之前甚至没有名字,她的名字还是戴安澜为她取的,只是一开始戴安澜为她取的名字是王荷心。两人一个是年轻有为的军官,一个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估计很多人都认为他们说不到一块吧?相反,戴安澜与王荷馨婚后生活幸福,两人相敬如宾。尤其是戴安澜,他不仅没有看不起自己的妻子,反而特别尊重她。

民族英雄戴安澜的妻子,不仅把子女抚养成人,而且培养出一个院士

王荷馨嫁给戴安澜后为戴安澜生下四个孩子,三男一女。长子戴覆东出生于1928年;次子戴靖东出生于1938年;幼子戴澄东出生于1940年;女儿名叫戴藩篱。一家六口其乐融融,也因此戴安澜将军把妻子的名字由王荷心改为王荷馨,“馨”有幸福美满的意思。

1939年,戴安澜成为200师师长,200师是国民党的王牌师,是当时对外承认的唯一的机械化师,从中也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戴安澜的重用。当时抗日战争恰好进行到关键时期,英国、美国数次要求中国组建远征军对抗日本。在这个前提下,1942年民国政府组建了中国远征军,戴安澜的200师作为远征军的先遣部队进入缅甸,展开了对日本的作战。

民族英雄戴安澜的妻子,不仅把子女抚养成人,而且培养出一个院士

1942年5月,远征军因为与英国盟军配合不好导致对日作战失败,戴安澜将军边打边退,计划返回国内。不过,将军却在撤退时不幸被机枪扫中,最终牺牲在缅甸茅邦。将军也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卓越贡献而成为抗日民族英雄。

戴安澜将军牺牲后留下王荷馨与四个孩子,当时将军最小的儿子尚在襁褓之中。不过,王荷馨却是个坚强的女人,将军牺牲后,民国政府曾经给了王荷馨一笔抚恤金,但是王荷馨并没有留下这笔抚恤金,她把这笔抚恤金捐给了一所学校。

民族英雄戴安澜的妻子,不仅把子女抚养成人,而且培养出一个院士

王荷馨不仅抚养了戴安澜将军的遗孤,而且还把四个孩子都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其中大儿子戴覆东更是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次子戴靖东也成为南京理工学院教授;小儿子戴澄东进入政界;唯一的女儿戴藩篱继承了父亲遗志,加入解放军。

王荷馨不仅教育子女出色,她自己也是三八红旗手。1971年,王荷馨去世,终年64岁。

《怀念亲爱的母亲王荷馨》戴澄东、《戴安澜传 》戴澄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