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究竟有没有上芒砀山“落草为寇”?

芒砀山,在刘邦的故事里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名字,甚至有人将“斩白蛇”的故事都联系到了这片丘陵,但是很多亲身到过芒砀山的朋友总有一个疑惑,这么一处山不高、水不险的地方,真的能够“落草为寇”,成就汉朝四百年的基业吗?

答案当然是否。

汉高祖刘邦究竟有没有上芒砀山“落草为寇”?

见《史记·高祖本纪》中对于刘邦“落草”的记载: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

注意,刘邦“纵徒”,也就是沛县要解送骊山的“徒”,愿意跟从他的总数不过“十余人”,跟随他的地点是“丰西泽中”,而刘邦宣示的是“从此逝矣”,也就是要“藏匿”,并非带领徒众上芒砀山,也就是说,刘邦引“从者”去的地方,实际上是他的老家“丰邑”。

见《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史记·高祖本纪》:

初从高祖起丰,功下沛。(《樊郦滕灌列传》)

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于是樊哙从刘季来。(《高祖本纪》)

樊哙召刘季,又从刘季来“沛县”,对应“从高祖起丰”,进而“下沛”,也就是说,在取沛县之前,

刘邦的徒众应该是在“丰邑”藏匿。

与一般理解的“芒砀山落草”不同,《史记·高祖本纪》记录的刘邦在芒砀山的藏匿,实际是针对“秦始皇东游”这个特殊事件的逃亡,因为地方治安必然因为皇帝出巡的特殊警跸而加强,在邑里躲藏很容易被巡查的秦吏抓捕,所以,才特意跑到山中躲避,可见《史记·高祖本纪》原文: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刘邦隐藏之后,吕后“与人”一起找他,就说明并非固定的“聚保山泽”,而是无固定地点的躲藏,而吕后给他编织的神异,后果也不过是“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至于“东南有天子气”和“东游厌胜”的说法,如果是秦始皇本人所言,绝没有传到刘邦耳朵的道理,只能是在“旧楚地”民间传播的谣言在发挥作用,

而刘邦本人究竟是“自疑”为天子,还是怕秦朝官府的“治安整顿”,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当然,这都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在于——力量。

汉高祖刘邦究竟有没有上芒砀山“落草为寇”?

刘邦“纵徒”的时间在秦始皇第四次东巡前,也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之前,距离陈胜起兵有近2年的时间,在自己的“家乡”,又有巨富妻族的协助,刘邦的追随者只是由十余人,增长到了数十百人,也就是不到100人,

要知道,这个最终数字是在陈胜反秦的声浪已经传出后,连大秦朝的沛县令都担心自己被百姓杀掉,想要造反响应陈胜的时候,刘邦在丰邑只聚集了不到100人,这个“聚众”的向心力和造反的“同行”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陈豨)以特将将卒五百人,前元年从起宛朐。(《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陈武)以将军前元年率将二千五百人起薛。(《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史记》:蛊逢,《汉书》:虫达)以(曲城,应为衍字)户将卒三十七人

初从起碭。(《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陈胜起时,(郦)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于歧。(《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与其众叛秦,聚兵数千人。(《史记·黥布列传》)

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阳,陵亦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胜、项梁之起……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这里最少的也有37人,彭越在泽中为盗贼,都有100多人主动追随,其他聚众者甚至有数千人,至于其余的“反王”,项梁养死士就有90人,比刘邦铆足了劲拉起的队伍还多,若论白手起家,郦商“聚少年”四处劫掠胁迫入伙,也有数千之众,对比之下,刘邦在丰邑的起家本钱实在是很薄。

汉高祖刘邦究竟有没有上芒砀山“落草为寇”?

“薄”到连樊哙、夏侯婴都没有追随,而是在其“取沛”的时候才参与,见《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

也就是说,刘邦的“地方号召力”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强,而10几个人,自然也很难“落草为寇”,哪怕是陈胜起义后,天下摇动,人心思变,他的部下也只有几十、百人,也就是说,别说赶上“水泊梁山”的水平,连草寇都比不上。

那么,他为什么能够创建汉朝四百年的基业?

请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