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杭州、重慶、武漢、南京,哪個最有可能成為北上廣深之後的第五城?簡述理由?

用戶106178478539


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不是靠自身的能力在打拼,需要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持。北京是中國的心臟,國有大型集團的總部都設在那,全國的“血液”都要流向那裡;上海本屬江蘇,自開埠以來十里洋場、花花世界,聚集了中國的富豪,是中國的錢袋子,浦東開放後更加快了上海邁向國際化的步伐;一個“廣交會”打開了中國通往世界的窗口,也成就了今天的廣州;鄧公在南方畫了一個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成了舉世聞名的深圳!

成都被某傳媒公司以滿分的成績排在新一線城市首位,我相信稍有判斷力的人都不會當真。成都確實不錯,有活力,魅力四射!那是因為在整個西南地區除了重慶沒有誰能跟他爭了,重慶享有國家層面的支持,直轄二十多年後跨躍式發展,重慶市地盤太大,經濟上為了不被重慶虹吸,四川就把全省資源整合到了成都,這就造成了成都一市的GDP佔了全省的近一半!成都和重慶對周邊經濟上不是輻射,是虹吸,吸的別人喘不過氣來!

杭州,南京身處長三角地處,高手林立。杭州是阿里的老家,是浙江省會,從製造業到電商,優質大集團大公司數不勝數,杭州的經濟是靠自身,靠浙江人的聰明才智發展起來的!

南京,一座悲情的城市,一個沒落的貴族,明清時代雖貴為當時的經濟中心,“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南京是前朝故都,以前國家層面少有照顧,雖貴為GDP第二的江蘇省省會卻只能默默的生存,全省資源也極少流向南京。兩岸關係融冰以後,南京成為首批兩岸直航城市,開始修地鐵,舉辦十運會、青奧會……南京漸漸走到聚光燈下,再加上最近國家點名南京在江蘇的首位度,江蘇開始重視南京的發展。可江蘇也怕呀,說了N年的寧鎮揚一體化始終不見大動作,為啥?怕南京被直轄後再帶走鎮揚?國家有意把長三角打造成國際級城市群,光一個上海難以拉動,需要雙中心甚至三中心。南京位於蘇皖交界處,處於江蘇邊緣,如果恢復南京直轄不會對江蘇傷筋動骨,唯一的傷害就是江蘇高教將喪失殆盡。南京在經濟上跟上海相似,向周圍輻射能量而不是虹吸周邊,圍著南京周邊的安徽地區不少都沾了南京的光,才被某些人戲謔為“徽京”!

杭州南京這兩座城,誰能更上一步還要看國家的意願,城市自身發展到一定程度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闖西蜀


要說第五城,先來分析一下有望成為第五城的城市吧,北上廣深津渝蓉漢寧杭,中國前十的城市。

天津,直轄市,因為靠近北京,被虹吸很嚴重,即便是擠水,經濟上各方面數據仍然領先其他的城市。短板在於民生數據,淪落到和鄭州長沙西安一個級別了。

重慶,直轄市,很多人會說重慶人口多,人均低什麼什麼的。其實如果只算幾個主城區的話,重慶的各方面數據仍然很強,而且稍微領先蓉漢寧杭四大省會,當然,這種稍微領先的數據正在被趕上。因為重慶作為直轄市,國家政策給的多,但是需要分配給下面區縣的更多,扶貧兩翼的路任重而道遠,因為這是重慶直轄的政治任務。從重慶這幾年的發展也能看出來,很多產業都佈局在了區縣,重慶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找準發展的定位,不要再像這幾年一樣,一會兒發展渝東北,一會兒又發展渝西,重慶這麼些年政局不穩定,也耽擱了重慶的發展。

成都,四大省會里面gdp最高的,也是人均最低的。不管說成都吸血也好,地理位置在西部邊陲也好,成都人均gdp確實很低,但是成都很多民生數據確實僅次於北上廣深。成都沒有大的製造業,gdp數據很吃虧,現在成都步子邁的很大,各種攤大餅,南邊和東邊的動靜,都是要再造兩個大成都。南邊發展互聯網和金融生物醫療,東邊越過龍泉山發展工業製造業,一旦製造業開動,這些是刷gdp的神器,當然,大餅畫的大,還需要招商引資來填滿。從成都一環一環的規劃來看,成都會建成類似於東京都一樣的環成都都市圈,進一步吸引省內和西南的人才和產業。

武漢,武漢最大的優勢是鐵路九省通衢,同時中部地區沒有敵手,很多政策都是可以吃獨食的。西部的領事館,成渝兩個城市分,而中部基本上都是武漢的。國家各種政策,武漢都是先要了,剩下的才是長沙鄭州的。和成都相反,武漢有很多大的工業製造業,這些是刷gdp的神器,所以能看出來,這麼多年來,成都人口比武漢多很多,但是兩個城市gdp一直都是你追我趕。光谷的互聯網和金融以後大有可為,也小有名氣了,但是要走的路還很長,招商引資還需要努力。武漢名聲一直不太好,也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改善,另外武漢佈局和成渝相比,還差了一些。另外,中部地區並沒有西部大,中部也正因為九省通衢,武漢在中部除了本省,其他省內的人才並不愛搭理湖北和武漢,山西想融入京津冀,河南更是想憑藉人口優勢拉動政策優勢從而打造大鄭州和武漢抗衡,湖南離廣東更近,人家更願意去廣深。安徽拼了命想融入長三角,剩下一個江西,也因為湖北的名聲不是太好而對武漢耿耿於懷。所以武漢想像成渝一樣攤大餅,對西部地區形成絕對主導恐怕還很難,要走的路也遠比成渝更長。

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江蘇一度和廣東爭第一省。南京是四大省會里人口最少的,處在上海旁邊,按說科教文衛這些東西都該上海吃飽了才有南京的,但是南京仍然什麼也不缺。你可以發現,南京並沒有一樣特別出色的,但是拉開來看,南京卻也沒有一樣是不好看的,沒有最拔尖的,但是也沒有短板。省內很多地級市不認可南京,南京也確實地理位置太尷尬,沒有輻射到省內,反而輻射到安徽去了。南京最大的問題,省內各個兄弟都不弱,最頂端的人才和產業會被上海吃掉,上海漏掉的產業,省內各個地級市也要吃,南京很難像其他三大省會一樣有如此強的向心力。

杭州,把錯位競爭玩的爐火純青。上海和南京都在旁邊,這兩個城市都是大區中心副中心,國家的政策落給杭州的並不多,但是沒關係,杭州自力更生,錯位競爭,互聯網和金融,杭州的殺手鐧。一個阿里巴巴讓杭州的互聯網生態僅次於北京和深圳,至於金融,你可以說杭州的金融都是p2p,都在爆雷,但是這也讓杭州的金融有了往前發展的萌芽。人才過去了,理念開始能走的通了,後面發展起來只是早晚的事。如果說成都沒有工業,那杭州就更是完全沒有工業了,所以單以gdp來論的話,杭州更吃虧。當然,杭州也不是沒有政策,浙江是中國民富水平最高的一個省,我們國家很多將來會登大位的人,都會放在浙江去鍛鍊,因為不容易犯錯,登了大位以後,自然而然會給浙江給杭州很多政策。

最後再來分析一下第五城,看第五城以前,我們不如先來看一下第四城深圳。深圳起來之前,我們習慣說北上廣,對應著東南北三個方向,中部和西部是空白的,按照國家現在的規劃,中西部是一定要有中心城市的。前兩天國務院又出新的規定,要求沿海不得在中西部和東北挖人才。所以中西部成都重慶武漢都有機會,而且機會很大。各種政策和資源也都聚集在了這三個城市身上,三個城市本身的優勢,也足以形成對中西部地區人才和政策的絕對虹吸。

當然,並不是就說南京杭州不如成渝漢,南京和杭州發達程度肯定遠超這三個,只是處在的地理位置不同,承擔的政治任務也就不同,南京杭州很大概率會成為小而富的代表,但是要成為獨當一面的第五城,還是很難的。

目前,吹第五城吹的最多的就是成都和武漢,其實看看就好,畢竟當地媒體肯定會給自己當地城市搖旗吶喊啊,當地媒體可能更多隻會看到自己城市,今天又拿下來哪個政策,明天又吃下了哪個項目,卻也很難正視他的競爭對手這個時候也並沒有閒著,一樣也在拿政策,吃項目。我的城市這個領域領先了,所以我該吹一下我是第五城,但是你沒看到你的競爭對手在那個領域領先你更多。

當下來說,恐怕成渝漢想成為第五城都根本不可能,一切還得交給時間來判斷,城市競爭是不進則退的,希望三個地方的官員都給力一些


百聞不如一貼


應該是成都!

從目前新一線城市排名來看,成都已經是新一線城市之首,全國城市排名第五。

從交通方面來看,成都是繼上海、北京之後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而且雙流國際機場年旅客量於2018年突破5000萬人次,成為僅次於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的第四大機場;成都蓉歐快鐵開行量位居中歐班列首位;成都還是除北京以外,第二個擁有七環(第三繞城,簡陽至蒲江段已通車)的城市;成都汽車保有量超過470萬輛,位居全國第二。

從外交地位來看,成都的外國領事館數量僅次於上海、廣州,區域政治中心地位凸現。

從世界500強企業來看,成都已有285家世界500強落戶,對外資吸引力顯著。

從GDP增速來看,成都2014—2018年一直保持在7.7%—8.9%之間的中高速發展,目前沒有增速下降的趨勢,未來經濟總量將進一步縮小與北上廣深的差距。

從常駐人口來看,成都2018年常駐人口1663萬人,人口總量僅次於重慶、上海、北京、廣州,成為人口第五城。

綜上,我認為成都某種意義已經是第五城了。


邛州與資州


全體發表一下自己粗淺的見解吧,我覺得國家第五城這個名號肯定不會有官方層面的認定,都是網友自發的這種類比評判,然後還有各種地產媒體,互聯網媒體從各種指標不斷的進行沖刷激盪。

這跟我們目前評判全國大學排名一樣的,除了北大清華,剩下的大排名誰在前誰在後永遠沒有一個標準。還有我們網友都來自全國各地,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重慶,每個城市的網友處於對自己城市的感情和維護,都可能會把自己所在城市列為第5層的首選。

例如我本人在武漢,從感情上來講,我肯定支持武漢成為全國第五城。但是從一個客觀和理性來講,目前武漢相比成都和杭州又有一定的優勢和不足。

我們提到武漢,它的優勢一般人都會說九省通衢之地,全國之中,然後工業基礎,科教基礎,交通基礎都是十分出類拔萃。同時在全國中部6省中武漢市是唯一的特大級城市,在新一線中也是排名前列的。2017年以來在企業第二總部的首選城市上,武漢遙遙領先,遠超過南京和杭州。

但是武漢市也有很多不足。

例如整個經濟基礎還是以傳統制造業為主,互聯網和現代服務業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上也不如杭州。特色產業優勢相比成都也有一定的弱勢。

杭州是目前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心臟和啟動器之一,但它深處浙江,可能地位被省內其他的強市分走一些不那麼優勢。再加上距離上海也比較近,所以要成為國家第五城要有自己的努力。

南京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底蘊很豐厚,然後科教很強,但是南京它的弱點跟杭州比較像,就都處在經濟發達省份,它的光芒很容易被周圍的城市分散掉。

加上江蘇的蘇州,崑山這些城市本身也很強,然後上海跟南京又這麼近。所以南京想真正的出來,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既容易又很難。

成都和重慶本身隔得太近,而且地位相當,相愛相殺可能會在互相牽扯中分走一些實力。重慶是直轄市,他本身有政策上的扶持,但弱勢在於土地面積太大,雖然人口眾多,但是經濟上的優勢並不太多。

捫心自問,現在頻頻上頭條,成為熱點的城市中,你幾次見到重慶的名字?

所以在我心目中真正從地理位置,人才優勢,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國家政策扶持等各個方面都比較均衡的,我首推成都跟武漢。

成都居四川,它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優勢,輻射整個西北部,西南部。成都的經濟非常有活力,而且產業特色10分的突出,很多大企業的西部的總部基本都在成都。

我去過成都很多次,城市非常優美,然後吃東西很多整體城市是住起來很舒服。但是平心而論,成都目前的城市奮鬥動能,我覺得比武漢差了一點。

我之前去成都出差見客戶的話,很多客戶是9點半之前是不想見人的。你這個城市生活很悠閒很巴適。所以節奏比較慢。

武漢的感覺城市發展的勢頭和動能非常好。就感覺每天都在不斷的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就顯得更加的積極向上一些。但武漢的問題就在於它各方面都比較均衡,也比較平庸,沒有10分突出的一點。

目前武漢的GDP也比成都要稍微低一點,但是總體差距不大。

我個人看來目前未來的第5城就在成都跟武漢。以上是個人的意見,不喜勿噴。





花樣武漢


決定一個城市未來的命運是看這個城市有多大的自然空間供自身發展。武漢從大的空間看是兩江分三鎮,就是說武漢擁有三個獨立的城市發展空間,造就了武昌,漢口,漢陽三座城。現在問題是武昌,漢口,漢陽又各有多大發展空間呢?首先看武昌,擁有100公里長江岸線,己開發江灘30公里,包括武昌江灘和青山江灘,沿30公里江灘建成規模巨大的武昌主城,人口規模達300多萬,在主城範圍內,有80平方公里東湖風景區,10多平方公里沙湖風景區,有蛇山景區,洪山景區,有武漢火車站,有長途汽車站,大小公園數十座,有步行街,有鬧市區,金融商貿中心,有青山大工業區,還有湖大,武科大,武大,武漢理工大餘家頭校區,一座完整的發達的擁有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然而這只是佔用了武昌發展空間九牛之一毛。在武昌之南面,長江上游3O公里,都有什麼呢?新的30公里江灘正在開建,境內有武昌火車站,白沙洲副城,南湖副城正在大力建設之中,擁有湖北工業大學,華師大,華農大,武漢理工大馬房山校區,擁有2O平方公里範圍的南湖風景區正在開發建設之中,有野止湖,青菱湖風景區正在建設完善之中,有紫陽湖公園,曬湖公園,小南湖公園等十多處公園,有獅子山,伏虎山,桂子山等山體資源,其地區空間和發展後勁,發展動力,武昌南部將會超越北部武昌城。那麼,武昌再往長江上游30公里發展空間更大,有100多平方公里的湯遜湖風景區,有黃家湖,有黃家湖大學城,有大橋工業新區,有紙坊新城,有主峰270米高的八分山,有青龍山,大花山等山系,有譚鑫培公園,紙坊中央公園等大型公園十多座。若是武昌再往南30公里之內有什麼呢?有水面超百平方公里的魯湖,有江夏五里界新城,有上海通用汽車工業區,有武昌金口千年古鎮一條街,其發展空間巨大。如果武昌向東又如何呢?這是大家更熟知的,有華科大等數十所大學,有嚴西湖,嚴東湖,有420平方公里水面的梁子湖,光谷陸地開發面積超600平方公里,自貿區里程由華科大向東直達武漢白滸山長江外貿港,其自貿區里程達40多公里。那麼光谷再往東呢?那裡是鄂州經開區,與光谷聯手形成大光谷。以上只舉出了武漢三鎮之一的發展空間,而漢口漢陽的發展空間及規模應都在武昌之上,就不多述了,我只指出,漢陽沌口開發區規模遠超光谷,而漢口長江新城規劃將達上千平方公里,其規模將是光谷的2倍。武漢的未來不只是中國前五,而是全球第一大城。


老鄉2439


北上廣深為啥能成為前4城、多年列為胰腺城市?吃瓜群眾也不曉得那些分是咋個打的、怎麼計算出來的,只知道它們4個GDP年年超過了2萬億人民幣。

2018年,重慶的GDP也超過了2萬億,為20363億,照道理“最有可能成為北上廣深之後第5城”了。然而,第一神經和房地產大鱷仍然給重慶打80多分,列第7城,第5城是隔壁那個年年100分、年年列腥胰腺守衛的城市。

有重慶網民壞笑:“如果老子明後年GDP超過廣州,我看那幾葉子朗個給我打分?拉不拉進胰腺城市?最有可能成為第5城還是第4城?”你看這個流氓!


曉康929


第五城從目前經濟,政治形勢的狀況看非南京莫屬。首先從經濟發展的結構來看,長三角地區是全國最發達,最先進的地區,產業結構正向高層次轉移,南京處在兩省的結合部,承載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是產業向中部地區,向長江上游地區轉移的動車站,地位作用十分顯要,為自身的超越發展創造了條件,提供了新的機遇。從自身的能量看,南京一直是一個低調的城市,才使得省內群狼四起,各顯神通,現在該有一龍頭老大了!最發達地區的省會,豈能讓那些二三流的省城說三比四?經濟大省,強省應該有一個領頭雁,火車頭了。南京深厚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底蘊的巨大能量只要點燃,將勢不可擋!從政治上看,兩岸統一迫在眉睫,南京作為舊的國都,必須承擔大任!南京要超越臺北,南京要潛代臺北!南京是兩岸統一的基石,必須加速發展壯大,為和平統一打好基礎,奠定勝局!所以南京地位作用是誰都不能代替的,南京前進道路是十分光明而又充滿希望的!


手機用戶坭瓦匠


成都、杭州、重慶、武漢和南京,雖然經濟和綜合實力比不了北上廣深,但它們基本都是全國前十的大城市,都是新一線城市,在中國城市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北上廣深能夠被評為全國乃至世界一線城市,自然是實力和影響力的體現,它們都有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比如北京是我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上海是我國的經濟金融中心,廣州是我國的商貿中心,深圳則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這四座城市的政策、資金、技術、人才優勢明顯。



關於北上廣深之後的第五城,成都、杭州、重慶、武漢、南京都是有力的競爭者,它們也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這幾個城市當中,重慶是直轄市,政治地位最高,而且重慶GDP超過2萬億,僅次於北上廣深,但重慶面積太大,人口超過3000萬,發展水平不算高,這是劣勢;成都、武漢則表現的中規中矩,發展比較均衡,各方面發展得比較好但又不是最突出;杭州和南京,經濟發展水平比肩北上廣深,但GDP嚴重拖後腿。因此關於第五城,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座城市能夠得到大家公認。



小編最看好的則是杭州。經濟體量杭州確實與北上廣深相距甚遠,也不及成都、武漢,但杭州的新經濟、互聯網經濟能夠比肩北上廣深,杭州誕生了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商巨頭,在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在杭州創業,極大地改善了杭州的創業生態環境和人才儲備,使得杭州成為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杭州的上市企業、市值、城市資金總量等都是緊隨北上廣深之後,尤其是獨角獸企業方面,杭州並不比一線城市遜色,近年來甚至還出現了“北上廣深杭”這麼一個說法,所以小編比較看好杭州。但也不可否認,杭州GDP與一線城市小編確實是一個劣勢,這樣的差距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錦繡中源


成都。以後就是北上廣深成。我就說點我知道的,人口1600萬+ 目前僅雙流國際機場年吞吐量全國第四,之前有報道說中國十億人沒坐過飛機,那經常坐飛機的都是些什麼人?經常坐的人只能是出差,說明成都的商業空前發達,有很多人很多公司在成都投資,開展業務。中國航空進出口貿易最大港,第二座國際機場也即將落成。2020年,新添五條地鐵線路。蓉歐快鐵,拉近成都與歐洲的距離。另有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成都高新技術集合地,成都的第三產業發展的很好,別的我不知道,我同學讀計算機的不是在深圳就是成都。但是官方說天府新區完全成型還要40年。所以我們來展望一下兩年後的成都。火車東南西北站都有,都可以停動車組。兩個國際機場,全國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只有北京上海,北京那個也還在修,大興那邊。11條地鐵線路,不算城際高鐵,比如都江堰到成都的天府號。全國汽車保有量估計還是全國第二,這是什麼市場?成都的未來無可限量。可以噴我,四川兄弟就別噴了,別說成都吸血了,全國都是這樣子發展的,獨角獸式發展,要有一個城市先富起來,再帶動其他的。我是南充人,我覺得要不是成都,吉利新能源不可能在南充投資建廠,四川地處丘陵,地質災害頻發,修房造屋困難,就拿我們南充來說,順慶往北北部新城是炸了挖了多少山才能有北部新城?學過土建的可能知道一棟樓幾乎接近一半的成本要用在地基和基礎上,更何況是挖山。相比之下,平原要好發展的多。發展一個地區第一步就是修樓,再引進人才,然後才有商業,工業,高新技術等等。











百事可樂萬事美年達


答案是肯定的,杭州。世界互聯網中心,G20峰會,阿里爸爸總部,娃哈啥總部,農夫山泉總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