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刘邦是直到临终前才明白,当年乌江岸边,项羽为何选择自刎?

汉史趣闻


项羽不足十万兵力,被六十万刘邦大军层层包围,他带领800余骑趁夜色掩护突出重围,到天明时,汉军才发觉项羽已突围。项羽渡过淮水,跟随的800多骑只有100多人了,由于迷路,陷入了大沼泽之中,导致几千人的汉军追兵追了上来,项羽等人向东来到东城,身边只剩28人了,几千汉军仍然穷追不舍。项羽带这28人,杀死汉军几百人,汉军望风披靡。他再次集合他的骑士,有两骑丧亡。项羽带着这26骑士,退到乌江西岸,想渡江东归。从突围出来到现在项羽都没有自刎的想法,都是想渡江东归。


乌江亭长把船靠好,等待项王上船,亭长对项羽说:

“江东虽小,但也有地方千里,民众数十万,您也足以为一方之王。请大王快些上船渡江。现在这里只有臣及这条船,汉军追到也没法渡江。”


如果乌江亭长没有说这番话,项羽就上船了。听了乌江亭长的话项羽改变主意了,项羽笑着说:“天要亡我,我渡江过去又有何用?何况我项籍原来带了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如今他们没有一人能够回去,即使江东父老兄弟爱我怜我,仍旧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岂能于心无愧?”说完把自己心爱的宝马送给了乌江亭长。

项羽令骑士都下马步行,持短兵器接战,项羽一人独杀汉军数百人,但自身也受创十余处。激战中,看见熟人汉骑司马吕马童,项羽说“: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买我的头,我使你得到我的头去请功吧。”说完挥剑自刎而死。


乌江亭长是项羽自刎的直接原因,项羽只是要上船那一刻听到乌江亭长一番话,才决定不渡江东归了。我猜想这乌江亭长也许是被汉军收买的奸细。因此才有刘邦到临终前才明白项羽自刎的原因的说法。


删繁就简347


刘邦临死的时候才知道项羽把他坑了,而且坑的还很惨,项羽乌江自刎时对刘邦说:“我是死了,但我把全国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留给你了,把秦末天下大乱的烂摊子留给你了,把匃奴帝国主义侵略者留给你了,你自己好自为之,慢慢玩吧!”

刘邦听了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失败者的胡言乱语,但刘邦称帝建国后,项羽说的一件件,一装装都是扑面而来,成为了他到死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匈奴侵略者平城之围差点要了他的老命,不得已用屈辱的和亲外交政策与匈奴交往。大秦帝国的烂摊子逼得诸侯王一个一个的起来造反,刘邦也是在镇压诸侯王英布造反的时候中了一箭,最后不治身亡。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让刘邦牛逼不起来,不敢逞强,不敢装逼,不敢折腾,只能老老实实的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甚至不惜向匈奴装孙子屈辱求和。这些都是刘邦在打败项羽时没有料到的,他觉得只要弄死了项羽自己就可以扬眉吐气了,谁知道项羽死后自己活得还是很窝囊。

匈奴侵略,诸侯造反,老百姓向他要吃要喝要穿要房要媳妇。刘邦这才知道项羽一死落了个痛快,自己活着却是受不了的罪。项羽真是英明。

项羽最聪明的是抓到刘邦的老婆吕雉,没有杀掉,而是把她放了回来。本来,刘邦很想借项羽的手,把自己这个又有野心又不省心的老婆除掉,可是项羽却把她放了回来,正是这个吕雉,后来杀了刘邦的爱妃爱子,还杀了刘邦的爱将韩信,差点篡夺汉朝的江山。

对于韩信,刘邦也不过是夺其兵权,削其王位,监管起来,吕后却趁刘邦不在杀掉了。跟着刘邦打仗的老人被吕后弄得死的死亡的亡,最后让吕后的势力一家做大,这是刘邦不愿意看到的,刘邦后来为什么想要换太子杀樊哙,太子是吕后生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都是吕后的人,杀樊哙换太子无非想要削弱吕后的势力。吕后这个难题是项羽留给刘邦的,你说项羽聪明不聪明吧!项羽虽然失败了,可是他给刘邦留了一个女版的项羽,就是吕后,项羽的聪明之处,刘邦也是临死之时才明白的。


小杜笑看风云


关于刘邦是不是临终前才明白,项羽为何选择自刎?我认为不是临终前,而是刘邦早就明白项羽为何会自刎,甚至有可能项羽没有自刎前他就知道项羽会自刎。

因为虽然刘邦和项羽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但刘邦太了解项羽了。他了解项羽的胆气和英勇、仁爱和义气、重信誉和有气节,这些是项羽的优点,也是他致命的缺点,何况他本身又有一定的缺点,自负、暴躁。优点的致命,再加上本身的缺点,无疑是雪上加霜!

正因为他了解项羽的仁爱和义气,鸿门宴中他才会安然无恙,吕后和孩子在楚营才会安然无事,他的父亲刘老太公才会平安归来,但这一切刘邦却认为项羽有妇人之仁。如果有同样的机会,项羽早就死了好几次了。

他也了解项羽的英勇,肯定能料想到项羽能突破十面埋伏,到达乌江边,但刘邦也了解项羽的自尊、自负和气节,是不肯过江东的。

所以说,刘邦早就明白项羽为何会自刎,不必等到临终前。

至于项羽为何会选择自刎,看他自己怎么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段话出自于《史记》,这说明了一下四点:

一、项羽归咎于天而不自省,说明他已经认命了,已经无意面对现实了,既然无心也就无力改变现状了。

二、“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这是悲凉的孤独感和失败感!八千子弟不能共荣,只能同死!

三、以项羽极强的自尊心,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这也是他脆弱的一面,跟常败的刘邦相比,心理不够强大。

四、感觉愧对于江东父老,愧对于心。走不过心里的那道坎,只能走鬼门关了。

综上所述,就是项羽为何自刎原因。这些连我们都能看出来,身为帝王的刘邦会看不出来吗?何必要等到临终前才明白呢?

不过刘邦临终前会和项羽一样有孤独感,但孤独感又是不同的。一个是诛杀兄弟、功臣的孤家寡人孤独感,一个是兄弟离散多战死的形单影只孤独感......


问礼历史


如果真有此一说,说明刘邦不懂项羽。

刘邦与项羽,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名门之后。

项羽经过了无数的培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无所不有。

为什么刘邦得天下,而项羽却没有得天下。

我想不是谁的本事大就可以征服天下,而是天下选择了谁,谁就可以得天下。

天下人选择谁,可都心中有一杆秤,经过左称又量的结果。最终选择谁可以得天下人。



用户4926524205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暴秦无道,历经二世而亡,秦末起义军中出了两位非常杰出的首领,项羽和刘邦。

本是推翻秦朝义军的同路人,最终却兵戎相见。项羽兵败,最终在垓下被围,突围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扼腕感叹,项羽本可东山再起,为何自绝前程。而作为当事人的刘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似乎发现了当年的秘密。

楚汉相争,胜负未定

楚汉之争,是两大霸主之争,霸王项羽虽然最后失败,但是人们依然尊重他,后人对项羽也有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世人认为项羽的勇猛古今没有第二个人能媲美。

刘邦成为了最后赢家,在很多人眼中,刘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为人奸诈,而且还很好色;而楚霸王项羽为人光明磊落,而且非常义气,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回想楚汉战争的四年,刘邦真的很艰难,从一开始便屡战屡败,有两个场景让他无法平静。

一、鸿门宴事关生死存亡的危机,正向刘邦逼近,刘邦却茫然不知。

与当时作客于刘邦军中的张良曾有生死之交的项伯,不忍心看到好友丧身于玉石俱焚的兵劫之中,于深夜暗入敌方军营,刘邦置酒相待,把樽祝寿,极尽殷勤;又与项伯约定,将自己唯一的爱女许配项伯之子。

在做了足够的铺垫之后,刘邦才向这位刚缔结了婚姻之约的“亲家翁”转入正题:“我进入关中,一土一木不敢妄动,统计吏民户口,封存官府库存,只为等待项将军前来处置。

分遣兵将,驻守函谷关,只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出入,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日夜盼望项将军早日到来,岂敢有二心!恳请项伯兄代向项将军致意,我决无背叛自立之心。  

项伯连夜返回军营,把刘邦的话转告项羽,并真切地劝解:“如果没有刘邦先破关中,你能轻易入关?现在他立有大功而你却要出兵进攻,这是违背道义的。

不如借他前来解释的机会,以礼相待,重修旧好。”或许项羽本来就不愿意与刘邦由盟友变为仇敌,或许项羽认为刘邦的解释合情合理,他同意了项伯的意见,传令暂缓进攻。

但谋士范增却力主借机杀刘邦以除后患,项羽又处于矛盾的心态之中。  

次日清晨,刘邦率张良、樊哙等心腹人物,仅以卫士百人随行,前来项羽驻地鸿门,拜见项羽,化解危机。

二人相见,刘邦立即解释:“我与将军同心合力以攻秦,将军血战黄河以北,我转战黄河以南,我自己都未料到能先入关中,得以与将军在此重逢。

由于小人传言挑拨,造成了将军与我之间的隔阂。我面见将军,表明心意,一切听凭裁处。”

率直的项羽,听了刘邦这番似乎出自肺腑的表白,信以为真,甚至对自己一度想攻灭刘邦产生了一丝歉疚之情。   

酒宴开始了。项羽、范增、刘邦、张良四人,依据宾主之礼入席。樽盏交错,笑言相向,却总有一股杀气横压在宴席间——老谋深算的范增,多次目视项羽,让他下令诛杀刘邦,项羽心中已解除了对刘邦的敌意,故意假作不知;

范增一时情急,连举所佩玉三次,暗示项羽,必须痛下决断,项羽仍默然不应。

范增出招楚将项庄,命令他以舞剑助兴的名义,伺机在酒席间刺杀刘邦。项庄入帐,拔剑起舞,满含杀机的目光,不时瞟向刘邦。

剑花如涛,杀气骤至。心中忐忑的项伯,自然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借“对舞助兴”之名,也入席舞剑。

他故意以自己的身体封闭住项庄指向刘邦的剑路,项庄一时无法得手。张良对席间情势,了然于胸,连忙离席,招呼随侍帐外的猛将樊哙,伺机救援刘邦。

刘邦有了这位“守护神”,才觉得稍微放心。

随后,刘邦、樊哙借口离席,仅带四人取捷径返回霸上军营;留下张良一人虚与周旋。

二、彭城惨败   

汉王二年(前205)三月,刘邦利用项羽亲率主力出征田齐、后方空虚之机,亲率汉军主力,出兵东伐。刘邦此次出兵的声势颇大,汉军以及裹胁的“五诸侯” 联军共有五十六万人。

四月间,刘邦及其盟友的军队,三路并进,兵锋直指楚都彭城。由于楚军主力随项羽伐齐,汉军基本未经苦战,就顺利地攻占了彭城。

当时,项羽的都城虽然暂时失陷,但主力军队未曾受损,刘邦却错以为大局已定,根本没有对项羽的回兵反扑作出防范,只知道“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尽显得意忘形之相。

项羽闻报,令诸将继续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回师突袭。

从双方投入的兵力数量而言,项羽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项羽的用兵方略,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围歼战而不是击溃战而展开的。

这固然表现出项羽蔑视对手的气魄,更重要的是项羽对双方实际战斗力的对比,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

战事完全按照项羽的意图展开。

彭城一场恶战,项羽大展神威,自晨至日中,大破汉军。汉军被杀十余万人,溃不成军。楚军又乘胜追击至灵璧东面的睢水岸边,汉军被迫跳下睢水,淹死的尸体遮蔽了水面,睢水为之不流。汉王刘邦也被楚军重重包围,幸得一场大风,刮得窈冥昼晦,楚军大乱,刘邦才得以与数十骑遁去,免遭被俘的厄运。

刘邦准备回老家沛县携带家室一起逃命,不料项羽也派出军队追到沛县,搜捕汉王家眷。刘氏全家逃亡,被乱兵冲散。  

刘邦的父亲、妻子,却在逃亡的途中,被项羽部下所俘虏。

此后,他们以人质的身份,被项羽所扣押。

楚汉战争,虽然刘邦胜利了,但项羽就真的输了吗?人们依然尊重他,后人对项羽也有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世人认为项羽的勇猛古今没有第二个人能媲美。

刘邦成为了最后赢家,在很多人眼中,刘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为人奸诈,而且还很好色。

如此说来,刘邦赢得了政治,却输掉了精神。十年帝位,征战不息    

刘邦登基之后,实在没有享受“天下太平”的安乐之福,一系列麻烦事,接踵而至,使得这位开国皇帝大有疲于应付的感觉。

在刘邦称帝的当年七月,燕王臧荼就率先起兵反汉了。刘邦不敢大意,亲自领兵平叛。用兵两月有余,才将臧荼俘获。刘邦封自己的好友卢绾为新任燕王,希望他能够镇抚地方,为自己分忧。

不料,后来卢绾的燕国也成为刘邦的一块心病。九月间,项羽的旧将利几起兵反抗。这次起兵的内幕,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又是刘邦亲自领兵平叛。

由此可见,这次叛乱声势和危害性必定不小。汉高帝六年(前201)十月,离刘邦称帝不过八个月,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以“伪游云梦”的方式,诱捕了韩信;随后在“罪名”无法落实的情况之下,贬韩信为“淮阴侯”,限制居住在都城。

汉高帝七年(前200),刘邦亲率大军征讨韩王信和匈奴,匈奴首领冒顿巧设诱敌之计,以四十万精骑将刘邦所率的先头部队围困于白登山(今大同东),长达七日,刘邦面临着被俘的危险,史称“白登之围”。

幸得陈平巧设妙计,才侥幸逃脱。此后一直被视为汉家之羞。 

 

汉高帝八年(前199),刘邦再度亲率大军在东垣(后改名为真定,今河北正定)讨伐韩王信余部。此战刘邦尽管以优势兵力而获得胜利,但是似乎汉军伤亡很重。

汉高帝十年(前197)九月,很得刘邦宠信的爱将陈豨,在遭受猜忌的背景之下,利用其出任代国相国、并且“监赵、代边兵”的军政实权,起兵造反,自立为代王。

北部边境烽火顿起,形势相当危急。

刘邦不得不再度亲征平叛。此次平叛之战,大规模的战争就持续长达四个月;从陈豨起兵到被太尉周勃击杀,时间更是长达一年多。

无论从规模之大,还是战况之烈而言,在汉家开国之后的平叛之战中可能均是首屈一指的。汉朝廷几乎是以全力来镇压陈豨叛乱的。不仅刘邦“御驾亲征”,而且太尉周勃也统兵参战。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正月,皇帝亲征平叛尚未归来,京城传出了令天下人更为吃惊的消息:贬居长安的淮阴侯韩信,暗中与陈豨勾结,准备在关中发起叛乱,幸亏被他的属官秘密举报,吕后与丞相萧何巧设妙计,诱韩信入宫,在长乐宫的钟室加以诛杀。  同年三月,刘邦与吕皇后密切配合,对另一位功臣诸侯王彭越实施了突袭掩捕、定罪废王、流放入蜀、中途携归、指令属官再度告发谋反、枭首洛阳、诛夷三族、醢其肉遍赐诸侯的残酷手段,灭其族,废其国。酿成了韩信受诛之后的又一场惨祸!  

同年五月,针对着乘秦末战乱之机、占据岭南三郡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佗的割据行为,刘邦深知以汉家朝廷的国力不能开展大规模的南征,又不能承认其割据事实为合法,于是派出能言善辩的陆贾,出使南越,盛称汉家德高力强,凭借着一番令人信服的利害分析,折服了恃强不羁的赵佗。

赵佗接受了汉朝廷颁授的“南越王”封号,承诺了“和集百越”的使命。  

同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刘邦只好强撑病体亲征平叛。乱事已经爆发,刘邦不得不以老病之身亲征。

此役大约历时三个月,刘邦本人还曾中箭受伤,总算把叛乱镇压下去。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发生的燕王卢绾叛乱,更是让刘邦怒不可遏。因为,刘邦与卢绾曾经是关系最为亲密的朋友。

卢绾是丰人,与刘邦同乡同里。卢绾的父亲与刘邦的父亲就是好朋友,最为令人称绝的是,刘邦、卢绾同日出生,为此,邻居们牵羊送酒致贺两家。刘邦、卢绾两人自小到大,始终是好朋友。

刘邦为布衣百姓之时,卢绾就追随左右。及刘邦起兵沛县之时,卢绾就参与其中。

跟随刘邦入汉中时,卢绾为将军。在刘邦出关中东击项羽时,卢绾已经官至太尉。最亲近的朋友居然背叛自己,使得刘邦大感意外,倍感怒火攻心!刘邦的老病之躯,实在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了。  

对于晚年的刘邦而言,除了忧虑国事,最令他苦恼的又是“家事艰难”。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回想自己的一生,为了权力和荣华富贵,战斗无数,到头来又怎样呢,吕后盯上了大汉的江山,待他死后刘氏江山将会不保,但是已经无力阻止。

既然无力阻止,那就毅然赴死。

也许他明白了自己的老对手项羽在乌江河畔,当时明明有机会坐船逃生,为什么却选择了自杀,因为作为一个英雄,就要英雄般的离去。




张老师爱拍摄



酉阳749


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中,项羽战败后,来到乌江,本来有一老伯划了船来,告诉项羽,江东还有疆域千里,人民数十万。过了江后,可以从头来过。

但项羽觉得自己没有脸见江东父老,把自己的乌骓马送给了老伯,然后自刎了。

那么,一世霸王项羽究竟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了结生命呢?有书君分析,应该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一种对贵族精神的恪守。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然而在刘邦和项羽的帝王之争中,刘邦虽是最后赢家,被人们所称道的却是项羽。因为项羽让人感受到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壮。

唐人胡曾有《乌江》诗云: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从诗中可以看出,当年项羽虽然兵败但他是有条件从乌江东渡的。他选择自杀,是因为“耻于”逃向东吴再起兵。

项羽身上体现了传统贵族阶级的典型性格特征。做事光明磊落,讲究规则。

比如在垓下,项羽对刘邦说,“咱俩打了这么多年了,还没决出个高低,有本事你还是跟我单挑吧,别让老百姓跟着受苦了。”

堂堂正正地提出挑战,坦坦荡荡的接受输赢,没有一点投机取巧的算计。项羽的这种性格,体现了一种贵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即贵族本色。

再比如,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历来都被认为是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其实,这里面体现了项羽的贵族教养。在他看来,暗算前来赔礼道歉的人算不得英雄手段。

项羽贵族精神的再一个突出表现,便是崇尚人身尊严,讲求气节。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当乌江亭长劝他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时,他说:当初我带着江东八千子弟出来,如今他们一个都没生还,只剩我一个人,有什么脸面去见江东父老?即使别人不说什么,我自己的良心也过不去呀!

这段话充分反映了项羽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的道德责任感和重情守义的贵族品质。对于刘邦来说可以变通,权宜的事,在项羽的眼中就是苟且偷生,那是为他所不耻的。

这种对于传统道德品质的恪守,虽然看起来有些迂腐,却颇有中世纪时西方的骑士风——为了名节而放弃生命。

二、一种众叛亲离时的悲凉。

除了对贵族精神的执着恪守,有书君觉得,项羽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导致的众叛亲离也是他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的刚愎自用的性格和刘邦的圆融通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不听别人的话,而且特别爱显摆。他做得最不得人心的事,就是屠城。攻下一座城以后,基本不留活口,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

他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谁都知道这样会失去民心,但谁劝他也不听。

韩生出来劝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

但是,项羽还一门心思回他的老家去。他说:“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他认为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夜里走,没人看见,所以没啥用处。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叫衣锦还乡。

项羽最终也没有采用韩生的计策。于是韩生讥讽项羽目光短浅,愚蠢,如同沐猴而冠。项羽听说后,非常生气,就把韩生煮了,然后按原计划衣锦还乡了。

项羽不光对下属很苛刻,动辄就发怒,而且为人吝啬,舍不得给立功的将士加官晋爵、赏赐财物。本来就刻好的官印,他放在手中反复玩弄,官印都磨损了,也不舍得颁授下去。攻城所得的财物,堆积如山,也不肯赏赐给士卒。慢慢的,周围的人都被他伤透了心,离他而去了。

曾在他手下当过差的韩信、陈平、英布、彭越等人,后来都跟他分崩离析,跟着刘邦跑了。只有范增忠心耿耿的辅佐他,却处处受项伯掣肘。而项羽本人对范增也并不十分信任。

由于失去人心,乌江边上的楚霸王其实已经是个孤家寡人了。面对这样的窘境,项羽虽然仍未悔改,但心里的悲凉之感是可想而知的。

三、一种大势已去后的绝望。

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对项羽寄予了太多慨叹,是因为普遍认为,项羽是可以渡江并且东山再起的,他只是受不了委屈。

然而,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当时楚汉形势,就会发现,即使项羽渡过长江,也已难挽大局。因为江东已不是昔日的江东,早就是刘邦的地盘了。

此时,项羽手下的残兵败将已没有多少,且人心涣散,想要重整旗鼓,在江南重新打天下显然是十分困难。这些项羽应该是了然于心的。

自从固陵战败后,项羽就连连败退,一路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看起来,他是想过渡江一搏的。

可叹的是,到了江边,本来是""欲东渡""的项羽,看到迎接他的却只是一舟一桨一亭长。

这乌江亭长,本意是救项羽,可是,项羽一见孤零零的一个小亭长,心又凉透了。

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明显是安慰之词。对于一向骄傲自负的项羽,这话成了压倒他自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综上所述,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而选择自刎而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性格悲剧。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导致人心背离,失去支持应该是他最终自杀的主要原因。

项羽的死虽然显得慷慨壮烈,并为后人反复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一生也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惜。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自杀的CEO,茅侃侃加入GTV之后,由于商业上的失败,最后选择了煤气中毒,自杀在自己家中,这个故事已经过去一年多,曾经网络上泛滥,有一大波难以理解的询问,但最终茅侃侃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言,来解说他最后经历了什么?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题。

几千年前,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一代英雄西楚霸王,最后自刎于乌江,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谜题。

这两个问题,谜面不同,但结果似乎是一致,都是风光之后,陷入死局,自己无法跳脱,走进思维死角,自杀是他们唯一选择。

刘邦的死局是什么?刘邦宠幸戚夫人以来,长期冷落吕皇后,结怨很深,自古以来,母以子为贵,同时汉朝传承宗法制,自古立嫡不立幼,立贵不立长,皇后的嫡出必然执掌大局,在刘邦百年之后,成为下一任皇帝,戚夫人和刘慧燕王必然会成为下一个打压的对象,苦日子是免不了,同时,刘邦深知吕雉性格,戚夫人专宠多年,自然树敌众多。

当刘邦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试图通过更换太子,来保护戚夫人,但他在这一局中,没有成功,刘邦才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无疑加速了戚夫人死亡的步伐,加上戚夫人傻白甜性格,和吕皇后对抗,是必死无疑,尤其戚夫人发动了更换太子这场战斗之后,他便将自己推向了死局,吕皇后绝对不会放过她,这在后期刘邦是看的清清楚楚,尤其他看到吕皇后请到4圣辅佐太子之后,更感到了绝望。

刘邦处于四难境地,如果强行推行更换太子,他将违反祖制,违反宗制法,皇帝的合法性将会受到质疑和挑战,这是一难。

二难是强行推动更换太子,他将和文武百官成为敌对,对自己的汉室江山埋下诸多隐患,以及辛苦的基业有可能将付之东流。

三难是虽然自己贵为皇帝,但是面对自己心爱的戚夫人,他们有一个万全的办法保全戚夫人在自己死后的生命。

四难是一场近在眼前的夺嫡之争,被搅起腥风血雨,他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发生,这场夺嫡之争中死去的都是自己的子女。

综上所述,刘备的四难境地,让他很绝望,这个时候他能理解,西楚霸王在乌江岸边,看着江东父老,是如何的绝望,有这么一句话叫,越是对手越能了解对手的想法,他到死的时候才明白了,为什么西楚霸王不重整旗鼓,而选择自杀的原因是绝无希望。


少华聊史


读历史,悟人生!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但是古人所经历的某些苦难,无一不是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有些道理之所以被广为传颂,必定有其亘古不变的真理所在。

不到临终之前,可能有些问题死活都看不明白。刘邦临死前的觉悟,可以说和当时项羽的乌江之死,有着同样的悲情与无奈。

一代英豪项羽,成王败寇的亘古不变真理,也在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中表露无遗,项羽的固执和刚愎自用,好听点叫有原则,做事讲规矩,光明磊落,但是在刘邦眼中,那却是最致命的弱点。

要想做将帅之才,必然要秉承中庸之道,不能向极端化发展,能够包罗万象说服众心,才是统领全局的帝王远见,否则也只能是有勇无谋,最终被自己给玩死。

要说刘邦在临死前才明白项羽为何选择自刎,怕是有失偏颇,但要说临死前的悲情与无奈,以及孤独与落寞,这才是二者共同的相似之处。

关于乌江自刎的项羽,刘邦在此前其实已经明白了他的致命的性格弱点,不然最终也就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束战斗。

委婉点说,项羽的性格太过于直率,即使事实摆在眼前,也不愿意承认和回头,最终还是认为面子太重要了。但这句话仅仅只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个人在不违背人格道义的底线时,面子才是重要的,但是本身尊严都被压迫到了极限,何来的面子可言?

我们不妨来复原一下当时项羽,乌江旁自刎的场景,孤零零的项羽一人,因战败来到乌江,本来老伯好心告诉他,疆域辽阔的江东还有几十万人民,只要他可以顺利过江,从头再来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最终项羽心中的那份高贵,始终让他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但是也从侧面反映项羽有着帝王般的仁慈,但却最终止步于半道上,战争就意味着伤亡。

但是项羽往往没有想明白致命一点,有些战争的发生即使你不做,它也会有人主导,何况有一个优秀将领主导,才会尽可能减少损失,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关于项羽为什么选择自刎,一方面确实也说他所说,客观层面真的无颜面对,但是另一方面,也抛不开他自身的原因。

项羽带兵作战能力强悍,但也终究提出过刘邦的围剿夹击,再强悍的力量也需要智力的把控,项羽的勇气实力可嘉,但是输在古代还是现如今,团队作战的能力仍旧是主流。

项羽身上也有很重的戾气,他那屠城的爱好也经常遭人诟病,作为过度神化的人物,项羽的失败也是注定的,这也就是梁山好汉为什么最终失败的原因。

忠肝义胆的狭义之气,终究是一个人的个人秀与团队无关,即使有再好的初衷与愿望,也难免会因为个人原因,导致团队的覆灭。只能说刘邦的格局远比项羽的要大。这么简单的道理刘邦早就看得很透彻,只不过是对于天外有天,亦或者是人外有人感触更深。

刘邦战胜了项羽,但也却最终逃不了一死的命运,一个是人为,一个更多的是天意,但是退出却是一样的结局。项羽不甘心,刘邦也不甘心,或许这就是命运,身为凡人不得不面对的劫数。

要说刘邦和项羽谁更成功,在结果上无疑是刘邦,但是项羽虽然战败,但却在人民心中树立了极好的精神榜样,似败非败说成功也不成功,相当耐人寻味。


大国布衣


楚汉争雄,刘邦笑到最后,项羽乌江自刎。两人曾经是如此的想好默契,甚至结拜为异性兄弟,可最终相互残杀,反目成仇。在我看来,刘邦缺少一种大气,大丈夫的宽恕、胸怀,项羽鸿门宴念及旧情不杀刘邦,推翻秦朝后又不治刘邦于死地,是为出身贵族有大家之气。而刘邦恰恰出身市井,隐忍厚黑是他能够成功的推手,这一点无可厚非,垓下之战刘邦要彻底弄死项羽,显示出他小人本性,当然成大事者必然不择手段也没得说。后来,刘邦担心手下功臣谋反,开始着手杀害曾跟随他打拼天下的兄弟。人至老年仍领兵征战,估计他内心是何等的凄凉,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忧愁,生怕别人动了自己的蛋糕。

反观项羽,三千里路功与名敢拿敢放,确实有一种大丈夫的形象。后世人们大多是赞美歌颂项羽,是的,人们终究是向往大英雄大豪杰,小人得势难逃世人的盖棺而论,刘邦在临死前也终于领悟到了这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