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和《误杀瞒天记》相比,哪个看起来更有感觉?

玩转数码世界


按例,先逼叨几句废话。相信好大一部分人都是先看过柯汶利电影《误杀》之后,才知道原来竟然还有一部原版的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吧,我就是这种人。于是乎网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觉得翻拍的这版没有原版好看的声音。今天刚好看了看原版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1、从故事情节上来看,《误杀》的故事几乎全部参考了原版,虽然是印度语,但是中间如果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而离开,回来完全不会觉得剧情跟不上。除了人物的身份设定上有些出入之外,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相似度90%甚至更高。有人说,因为是翻拍的,内容上没有变化很正常。确实,这句话没毛病,但是很多翻拍版只是借用了如片名、人物、故事架构等,但这两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几乎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观影中间如果开了小差,根本不会影响看第二部的原因。2、从选角来看,更喜欢柯汶利这版。对印度市场不是很了解,所知道的大咖也都是这些年在国内市场比较活跃的印度二汗,前年大火的阿克谢库尔马(做卫生巾的那位)和阿尤斯曼库拉纳(装瞎弹钢琴的那位)。但原版影片的几位主要演员都不熟悉,感觉几位主要演员演技略显生硬,除了男主外。首先女检察长的戏份在影片中占比很大,在故事的推动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原版电影中女检察长对于失去儿子的痛苦和心急如焚的感觉并没有被全部表现出来。男主的从面相上来看就是一个那种“蔫人出豹子”的赶脚,对尸体的处置,对全家人普及如何面对警察盘问等等觉得没有特别大的意外感。其他的不一一点评了。反观柯汶利版的肖央、、秦沛、姜皓文几位的演技真的觉得挺棒的。可能因为看了唐探,对于同样在泰国拍摄的《误杀》,肖央的出场给人的感觉太中年太油腻了,一看就是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但绝不会想象出后面埋尸等一系列缜密手段出自此人之手。而且对于肖央的人物设定上,有一个细节就是肖央会经常去寺庙,这个要点赞。第二个人物要数陈冲的贡献。尤其是在审讯肖央全家的时候,看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单独质问小女孩的那几个镜头的运用,逼迫感够足,而原版真的,啧啧啧~就连打人的借位和特效化妆,原版都感觉欠一些火候,配音都那么用力了,脸上都没出彩,牛的一匹。3、从细节上来看,柯汶利版对几个细节的处理个人更喜欢。比如原版母女同臭流氓争执中失手将流氓毙命,是用了一个麻袋,埋在了男主想要堆肥的坑里,后尸体被起出来时发现袋子里是一个已经腐烂很久的动物(看上去像狗,而且是鬣狗)。柯汶利版母女将尸体埋在院内旧坟棺材里,埋尸的时候对气氛的渲染比原版要紧张感更强。在起尸那段,棺材一打开,画面特写棺材盖上的抓痕,视觉冲击更大,更好的诠释了片名——误杀,不再单纯的是因为当头一棒一击“毙命”,而还有一个活埋的戏份在里面,那种窒息感被一场大雨诠释的淋漓尽致。总之,因为原版的故事不错,才会有翻拍的可能,而在故事上来看,两个版本高度相似,但细节上,选角上,个人更喜欢《误杀》


米汤剪辑



正值国内翻拍版本《误杀》上映,专门回顾一下《误杀瞒天记》。

这部电影应该叫《豆瓣影迷的胜利》。

下面是正经评论

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开头近四十分钟的时间都在介绍故事背景,为了突出男主喜爱看电影,并通过电影学习了很多知识,专门用一个小故事来介绍,显得有点冗长,为了突出男主脾气好、性格好,深受邻里乡亲的爱戴,将生活的小事伴随着音乐缓缓道来,在电视剧里并没有觉得如何,但在电影里真的有点让人看不下去。【要不是因为早知这部电影反转悬疑元素较多,早已弃剧】

个人感觉,导演完全可以通过小的细节,又或者只言片语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作为线索或者彩蛋,在观影结束后由观众自己发现,增添影片的悬疑程度。

但是!!!

影片的后半程真的精彩绝伦,男主围绕着视觉记忆编织了一个巨大的谎言。

视觉记忆是最强的记忆。我们一般能记住我们看到的东西,我们看到的不会轻易遗忘。这就有点像魔术,我们的大脑会选择性的接收信息,由之也就造成了很多假象,我们的意识一旦接收这种假象,再想改变也就很难了。

所有的目击者在无意识中帮助男主作证,并对自己的证言坚信不已,而男主的每一步都走在了检查官的前面,从一开始就没有相信妻女能够坚持那么久的时间,而用狗的尸骨换掉了男孩的尸体,将男孩的尸体埋藏在新修建的警察局中,很难相信这是在知道误杀之后,开车到讲经地那一天时间里想到并且做到的事情。

同时影片中的音乐没有像平常印度影片那样的又唱又跳,但也是恰到好处的,充分展现了一家人的矛盾和紧张、检察官发现真相后证人重新审问时的紧凑、很是出彩。

影片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检察官这样一个母亲的角色,从一开始逼供时的雷厉风行,到家中给孩子足够自由的母亲,找不到孩子的心急如焚,迫切想抓到凶手的歇斯底里。尽管在审问阶段时的踢打让人不太舒服,但是如果能体会到一个找不到孩子的母亲的感受,是不是又可以理解她当时的感受,两个家庭两位父母,站的角度立场不同,但是对于孩子的爱都是相同的。

同时值得我思考的是,影片所表达的关于社会正义的价值观。

一切归于平静后男主和妻子在院中的对话

“维杰你有没有想过,他们(萨姆父母)的生活完全毁了,本来这不是她的错误,她是检察长也是妈妈,我觉得如果我们没有罪,她却付出了代价”“你这样的想法很好,但如果是安玖而不是萨姆,也是一样,米拉会救她的儿子吗?她也一样会去做,这没有什么错。一个人不能没有家,他可以为了家做任何事,世人可能会说这样很自私,我想,我们最好忘记这件事”

影片的最后男主向检察官一家表明男孩已经死亡的消息,男主对检察官说的

我也很抱歉,我希望我能像你们一样仁慈,但我只是四年级辍学的人,我有一个妻子,有两个女儿,这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我从来没有其他非分要求。有一天我的世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想破坏我的世界,我们阻止他,我们祈求他,但是他不听,结果意外发生悲剧,我们送走了不速之客,去了一个不能回来的地方。我们带给了你们痛苦,我想说无数次对不起,我在我心中道歉,可我们还能怎么办?我的家庭对我太重要,我可以为她们做任何事情,我可以不惜代价。那一刻,我分不清对错,我们很抱歉”

在发生意外后面对的是不公的审判,靠屈打成招黑暗的警察并不是所谓的人民公仆,反而成了欺压百姓的恶人。我们是否能够相信社会正义能够带来最公平的裁决。

不管是《一位母亲的复仇》还是《误杀瞒天记》,印度电影对于执法机构都充满了不信任,而是鼓励自己寻求正义,作为上帝视角,在影片中我们能体会到这样的正确性,但如果事情发生到我们身上,我们究竟又会如何去做呢?

我想这大概就是上映后还无法寻找到资源的原因。


悟空说大剧


感觉翻拍的比较好看,主要是补足了很多细节,让剧情更合情合理,而且替罪羊和假死活埋的真相细思极恐,比印度版情节和深意要更显得丰富些。演员陈冲是本剧唯一的亮点。


孙红雷影视


《误杀》讲述了一对夫妇与警察搏斗以掩盖他们的女儿误杀了一个坏人的事实。这部电影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但从整体电影效果来看,《误杀》有更好的观赏效果,更令人愉快。

《误杀》有很强的替代意识。在仅仅一个多小时内,你的情感被无意识地完全带入了电影中。英雄的绝望、犹豫和逃避让你无法摆脱他们。这部电影的节奏非常强烈,不仅令人激动,而且使人们称之为一种愉悦的逆转,具有陈思诚风格。

虽然这部电影是根据《误杀瞒天记》改编的,但它仍然非常精致。它有《瞒天误杀记》的框架和结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创新。首先,主人公用时间错位来清除犯罪,用记忆盲点来扰乱事实,伪造事实,让观众在梳理故事时间线的同时体验大脑燃烧的极度快感。其次,这部电影是耸人听闻的,利用观众对人物的同情模糊了救赎和犯罪之间的界限,使电影的主题更加深刻和发人深省。

《误杀》中每个演员的精彩表演也是一大吸引,陈冲贡献了整部电影中最具爆炸性的表演技巧。在这部电影中,陈冲生动地描绘了雷云得知真相时的羞愧和痛苦,以及他最终崩溃时的暴力。肖恩,这一次他不再是喜剧演员,而是一个为家庭做出牺牲的迟钝而严肃的父亲。

《误杀》也向许多优秀的电影致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仍然可以看到《肖申克的救赎》和《嫌疑人X的献身》的影子,但是《误杀》是剽窃吗?事实上,它不是,因为在电影中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男主人是一个非常喜欢看电影的人,他使用的所有技术都是从电影中学习的。

因此,《误杀》在情节节奏和人物塑造方面都优于原《误杀瞒天记》。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大家有更好的意见,欢迎留言交流。


福宝看剧


其实《误杀瞒天记》的剧情和《误杀》基本是一样的,裸露视频的威胁,公车,旅馆住店,也是买衣服等,也有一些小的区别比如原版《误杀瞒天记》中,他们用的是埋化肥的坑而不是墓地,主角的女儿是收养的而不是亲生的等等。

《误杀瞒天记》,故事讲了一位父亲为保护家人,非常机智的设计了很多不在场的证据,和警察斗智斗勇,最终瞒过了警察,一家人重新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故事情节可信,不在现场的证据构思精妙。所有前面的铺垫,后面都有呼应,整部片浑然一体。镜头变换设计很到位,给观众震撼感。

看完电影感觉很舒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真心为父亲的勇敢,机智点赞。为了家人父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虽然被警察羞辱,但仍不改初心,坚持做做对的事。

但是此片的瑕疵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逻辑线条还不够硬朗,二是节奏偏缓。

《误杀》虽然改编自印度的《误杀瞒天记》,却在拍摄中融入了很多日韩电影的精气神,作为改编作品,无疑是很成功的了。

尽管在影片开始,肖央刚一出现的时候,给人的感觉还带有一点喜剧色彩,但撑过这个并不长的做为铺垫的开头,一旦进入正片部分,大家会发现这是一部高智商的犯罪篇。在影片的最后,肖央之前提出女儿考一百分就给她买口琴,结果女儿为得到口琴把试卷改成了一百分,她学会了说谎,这是父亲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选择自首来教会女儿不要说谎和欺骗的道理,做了小女儿的榜样。

尽管本片没有太多反转,甚至剧情都很明确的告诉了观众,但依然很精彩。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若是有,那也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芳含影视


个人觉得《误杀瞒天计》

我是看过原版,所以再看国内的误杀是没有耐心看的欲望,我来说说《误杀 瞒天计》有哪些优势。

首先,电影名字,误杀二字和瞒天,天就是警察。电影名就直观的告诉了,这个故事结构。不小心杀了人之后怎么和警察较量。国内《误杀》就单单告知你一个开头,这个就和写文章一个好的标题一样。

其次,电影的内容也是千差万别,国外的《误杀》就是很直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应对措施。我觉得内容上的表现也音乐的代入感也有关系,很有紧张感,而且一环扣一环。国内的《误杀》则是用其他的镜头来表现主人的一种心境,比如去寺庙,多次出现的羊

再者,国外的结局也是让人猜疑,我觉得那个男孩的实体在新建的警察局的地基之下。而在国内的电影必须要有一个结果,好像是正义必胜的道理,


喜欢电影的小邓邓


相比感觉来说, 原版误天瞒杀记更有感觉,毕竟对当时来说题材新颖,冲击力更强,演员演技也十分到位,是印度电影为数不多没有跳舞赢得高分的电影[赞]


登峰造辑o


实名给《误杀瞒天记》投一票

《误杀》那些精彩刺激的点都是和《误杀瞒天记》一样的剧本,并且直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改编的部分并没有出彩过原版。

换汤不换药的这么整一通,如果《误杀》能博得一致好评,那更加说明原版《误杀瞒天记》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了虽然《误杀》也提到了这部电影,也有监狱的场面,一个很有力的证明是,《误杀》的主人公是认罪自首,他不存在冤枉的情况

此外,原版《误杀瞒天记》里的结局里,警察的人员虽然作了大的调整,但他们对主人公并没有表现出友善的态度,仍示他为犯罪嫌疑人,在这方面主人公不认罪也有合理性;但是在《误杀》里,被督察长一家的倒台,竞争对手的上台,也意味着这些滥用私刑权势人员时代的结束,而新上任的官员也没必要公报私仇,与肖央一家作对。所以,他选择自首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个人安全上,也有了合理性的解释,选择法律的审判也少了道德的谴责。






黑白冇心


这两种结局的不同,个人感觉国产版看着让人憋屈,原版让人看着更过瘾,更解气,但是过后细细想想,国产版的结局是符合我们的特色的,一是体现出法制公平,你触犯了,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与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价值观相向。显然,如果国产版的结局也是和原版结局一样,那电影是不是在教给我们遇到和电影里面发生相同的事情,要像男主一样去解决,那么社会岂不是要乱了套,所以原版的结局放在国内广电总局是不会给他过审的。



Li大仙人


🎬国产《误杀》跟印度悬疑片《误杀瞒天记》剧本过于雷同,情节基本没改,加了个尊重法治良心发现的结局,如果只是换批演员,把台词换成中国风格拍一遍,人物职业换一下,这种改编也太简单了,一点意思也没有,换汤不换药。

[微笑]而且细节差太多,印度版里铺垫维杰不用手机的原因是小学四年级毕业不太会,《误杀》里把警察局长儿子手机直接扔上拉土车,真当后面的司机眼瞎看不见。

总之,之前看过原版的《误杀瞒天记》后再看国产的翻拍的《误杀》,属实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还是觉得原版更有感觉。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大家[心][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