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有趣的橋樑書+薄一點的書 自主閱讀so easy

最近在讀“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的書,就想著結合大家平時問的最多的問題,來寫一篇分享。

我以問答的形式來寫吧,這樣簡單明瞭。

拼音+有趣的橋樑書+薄一點的書 自主閱讀so easy

1. 讀繪本時,要不要多提問,看看孩子有沒有聽明白?

當讀完一本圖畫書,提問已經變成一種習慣時,孩子們會怎麼想呢?

聽媽媽讀圖畫書,對孩子來說本該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但一想到聽完故事,媽媽要提很多問題,孩子們便會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設想可能被問到的各種問題,併為回答這些問題做準備:“一會兒媽媽肯定會問哪裡有意思,我得記住這個地方”“這是第三隻小豬,這是第七隻羊”,等等。

長期如此,孩子會覺得自己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開始厭煩聽媽媽讀故事,甚至討厭圖畫書。

不停頓地念下去,是給孩子讀圖畫書的一個原則。在大多數場合下,特意提一些問題,其實是大人的自我滿足。

當然,在不知不覺中與孩子自然地對話,是很有價值的,但一定要注意採用自然的方式。

打開圖畫書的封面,從聽到“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刻開始,孩子們就漸漸進入了故事的世界,踏上了一段美妙的旅途。即便故事結束,孩子們依然會停留在故事的世界,發揮他們的想象力。

而在這段時間裡,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中翱翔,想象力因此更加旺盛。

可是,就在這段寶貴的時間裡,大人們卻用各種問題無情地騷擾了孩子們的幻想世界。請問,我們能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讀圖畫書呢?

拼音+有趣的橋樑書+薄一點的書 自主閱讀so easy

2. 要不要指讀?

關於要不要指讀,咱們在之前的文章《到底要不要指讀?看娃~看年齡~》裡面說過,學齡前沒必要,而且五六歲了,娃不習慣,不喜歡,也沒必要,這個不是必須得做的事情。

松居直老師是這樣說的:

孩子們讀的是圖畫書的插圖。

插圖為孩子們構建人物形象提供了機會和線索,而使插圖活起來的,正是他們的想象力。

看慣圖畫書的孩子們,已經掌握了通過看插圖來理解故事內容的方法。孩子們看著每一幅插圖,就知道畫面所講的內容。

但是,把前後兩幅畫連接在一起,會發現兩幅畫之間不連貫,這時就需要根據兩幅畫的不同畫面來發揮想象力,用想象填補不連貫的欠缺部分。就這樣,一幅一幅地看下去,想象下去,故事的情節就被整理出來了。

拼音+有趣的橋樑書+薄一點的書 自主閱讀so easy

3. 幾歲可以讀童詩童謠?

松居直先生說,如果進一步思考圖畫書的語言問題,我建議最好讓兩三歲的孩子體驗一下詩歌語言。

這不一定限於圖畫書,讀一些像兒歌、童謠或有韻律的文章等給孩子聽,對培養孩子的母語基礎有著重要意義。

語言首先是從聽聲音和韻律開始,接著才是獲得形象和意義。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視由語言的聲音及韻律的豐富體驗而產生的聽覺與語言的關係。

我建議在幼兒的早期階段,父母能多給孩子們讀一些兒歌或詩歌。

文學的、詩性的語言體驗是豐富還是匱乏,對幼兒來說,意義深遠程度不同。幼兒期如果沒有體驗過這個語言世界,那麼兒童在想象力和理解力方面就會很匱乏。

特別是從詩的語言中,兒童能感受到語言韻律、音調、意象彼此間的聯繫,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樂趣和愉悅,這些都有助於培養其對語言音韻部分的敏感,並發展為生動使用語言的能力。

對三四歲的幼兒來說,與語言的意義和理解相比較,更應重視語言的趣味、愉悅等感性層面的東西。

對人類來說,語言首先不就是聲音、音調和韻律嗎?語言的聲音、音調和韻律,不就是首先進入嬰兒的耳中,然後被穩定地傳承下來的嗎?

孩子之所以喜歡童謠是因為他們對語言的趣味性很敏感。

語言和聲韻相結合,朗朗上口、簡潔生動、短小精煉的童謠詩歌,對嬰幼兒語言的發展具有神奇的催化作用,是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調味劑。

拼音+有趣的橋樑書+薄一點的書 自主閱讀so easy

也是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開始嘗試學習閱讀的最好選擇。

有趣的童謠,可以點燃孩子的想象力,比如這首:

雞蛋

雞蛋白,雞蛋黃,

白雲抱個小太陽。

“蛋白+蛋黃-白雲+太陽”關聯起來,為孩子打開想象的出口與空間。


還可以教孩子認知:

汽車和飛機

汽車嘀嘀嘀,飛機嗡嗡嗡。

汽車地上跑,飛機空中行。

汽車抬頭看飛機,飛機像只小蜻蜓。

飛機低頭看汽車,汽車像只小甲蟲。


拼音+有趣的橋樑書+薄一點的書 自主閱讀so easy

還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比如:

野牽牛

野牽牛,爬高樓,

高樓高,爬樹梢;

樹梢長,爬東牆,

東牆滑,爬籬笆;

籬笆細,不敢爬,

躺在地上吹喇叭;

嘀嘀噠!嘀嘀噠!

這首充滿韻律的“科普”童謠,用頂真的手法,讓整首童謠隨韻結合,環環相扣。

4. 孩子五六歲了,還是不能自主閱讀怎麼辦?

五六歲的孩子讀圖畫書時,首先是很努力地挑著字來讀。他們不是讀書,而是讀字。對他們來說,解讀、理解圖畫書並以此為樂有些勉為其難。

圖畫書,如果不是令人感到發自內心的快樂,就不會留在孩子心中。如果不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什麼,那麼圖畫書便不會促進孩子的精神成長。

越是讓幼兒獨自閱讀圖畫書,孩子越會討厭讀書。對這種情況,大人有必要三思而行。

圖畫書是為了讓孩子快樂而存在的。如果孩子感到書讓自己痛苦,讀書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辛苦,那麼孩子就會對書的世界敬而遠之,轉而投入電視的世界。

所以,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後,反而討厭讀書了。

因此,自主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在給涵涵過渡的時候,採取的就是拼音+有趣的橋樑書+一開始選的書薄一點的原則。慢慢地識字量增加了,讀書不再是挑著字來讀了,讀的樂趣有了,她就樂於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