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血壓的時候測左手還是右手,為什麼?

用戶2062338173702851


眾所周知,如今現存在血壓不穩定的人,可以說得上是越來越多了,之前高血壓患者多半都是中老年人,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年輕人都已經出現了高血壓或者是血壓不平穩的狀態,經常性的發生。

為了能夠更好的瞭解自身的血壓情況,血壓測量器已經成為了生活當中最普遍的東西,大家在家中測量血壓也非常的方便,對於那些細心的朋友們就會發現自己的血壓多半都是不穩定的,尤其是左手和右手同時進行測量的時候,產生的血壓值將會不一樣,那麼我們應該用哪個手測量的數據作為參考?

那麼今天,我們長話短說,把生活當中最主要的事情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在我們第1次量血壓的時候,左右手都應該進行測量。在一般情況之下,右手臂的血壓值通常會高於左手臂的血壓值,因此我們我們都應該掌握相應的血壓。左右手測量完之後,我們就應該以最高的血壓值為準。

但是我們的左右胳膊的血壓數值持續20的時候,這可能就是在提醒我們血管出現了病變,希望你能夠前去就診,千萬不要只看著左右手的血壓總數對比。(正常人血壓範圍是(90~140)/(60~90)mmHg,脈壓差在30mmHg~40mmHg之間)

對於一般的正常人而言,右上肢的血壓值要高於左上肢的血壓值左右上臂的血壓會在5~10之間的差異,而且還有很多大約有20%的正常人左右上臂的血壓值偏差大於10小於20。這通常都是我們血管解剖生理學所決定的。

因為右肱動脈來自於頭臂乾的分支,左肱動脈來自左鎖骨下動脈。頭臂乾和右鎖骨之下動脈都會來自於主動脈。而且頭臂動脈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大的分支,左邊鎖骨下方動脈是一個比較小的分支,所以說右邊血壓自然要比左邊高一些。

所以說有很多醫生在臨床的診斷當中都會以右手的血壓為主。

總結:因此在我們生活當中測量血壓的時候,除了要掌握正常的測血壓時間一個是早晨空腹之前第2個就是晚上吃完飯之後取兩者之間的平均值在測量血壓的時候都要以右手為標準,因為她才是自己身體上最真實的血壓值。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米小護


血壓的準確測量對於瞭解我們血壓水平,判斷由於高血壓存在必不可少,一般情況下,對於血壓的測量,沒有專門規定測量哪一隻手,任何一隻手都是可以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建議大家首次測量血壓時,應測量兩隻手,以後每次選擇血壓高的一側進行測量即可。為了準確測量血壓,建議大家在測量前應安靜休息至少五分鐘,避免飲酒、飲茶和飲咖啡,也要避免劇烈運動。

血壓測量應選擇合適大小的袖帶,推薦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臂式血壓計,操作相對簡單,適合大家家庭測量。測量血壓應取坐位或平臥位,袖帶綁於肘上兩橫指,鬆緊以能放進一個手指為宜。測量血壓時應避免身體擺動和劇烈咳嗽,每次測量兩遍,如果血壓差值大於5mmHg,應加測第三次,取兩次相近讀數求平均值。

希望大家正確認識,血壓的規範化測量很重要,我們要經過專業培訓後測量,以保證測量的準確性,避免誤診發生。特別是對於高血壓的診斷,一經診斷,應積極規範化治療,以穩定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發生。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全科掃地僧


人體左右手的解剖結構不同,所以測得的血壓也略有區別。不過大家不用糾結以哪側為準,因為測量血壓的時候,應當做的是左右手分別測量,然後以數值較高的一側為準。

一、血壓要測量上臂

現在的電子血壓計做得越來越小巧,測量血壓也越來越方便,但是家庭自測血壓推薦上臂式血壓計,因為腕式血壓計受到干擾多,準確性不高。

在測量血壓的時候要左右上臂分別測量,兩側胳膊血壓相差在20mmHg以內都屬於正常範圍。每側胳膊測量三次,每次間隔兩分鐘,然後計算平均值。以血壓較高一側的數值為準,並且以後測量血壓時都以此側胳膊為準進行測量。

二、測量時要避免干擾

有不少人跟華子說,自己的血壓波動大,測量時相差很多。其實人體血壓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活動、情緒、時間、體位等因素都會影響血壓。想測得自己準確的血壓就需要避免這些因素的影響。

為了避免每天血壓“兩峰一谷”波動造成的影響,建議每日在相同的時間測量血壓。測量之前避免劇烈活動和勞累,靜息10分鐘後採取坐姿或是半臥姿,使上臂處於心臟同高的位置上進行測量。

三、對血壓結果的記錄

血壓控制的目標,在醫院診室測量血壓以140/90mmHg以下為標準,而家庭自測的時候則以135/85mmHg以下為標準。血壓記錄是高血壓患者非常重要的輔助治療工具,建議每一個高血壓患者都要做好自己的血壓記錄,以方便醫生根據此記錄制定治療方案以及用藥調整。

年紀高於65歲的老年人,血壓則以低於150/90mmHg為標準,在可以耐受的情況下,再進一步降低至130/80mmHg。有些動脈硬化程度大的老人低壓較低,要慎重降壓,儘量避免低壓降到60mmHg以下,以免影響心、腦等器官的供血。

綜上所述,掌握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對控制高血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測量中,應該在避免干擾後,分別測量左右的上臂血壓,然後以血壓較高的一側為準進行記錄。服用降壓藥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請諮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藥師華子


“哎呀,我怎麼血壓又高了?”血壓數值的變化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是一件很揪心的事情,近期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買了一個腕式電子血壓儀,發現左右臂測得的數值不一樣,特來諮詢筆者測血壓應該用左手還是右手?相信不少患者都遇到過相似的情況,注意一些小細節就可以幫助您準確測定自己的血壓。

常見的血壓測量方法有哪些?

血壓測量是評估血壓水平、診斷高血壓以及觀察降壓療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診室血壓測量常用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或符合計量標準的水銀柱血壓計;動態血壓監測常用自動血壓測量儀;家庭血壓監測常用上臂式家用自動電子血壓計,不推薦腕式血壓計、手指血壓計、與水銀柱血壓計。

測量血壓需注意什麼?血壓應該用左手還是右手?

1)血壓計不要拿起來就量,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後開始測量上臂血壓,上臂應與心臟保持水平。

2)電子血壓計使用期間應定期校準,每年至少1次。

3)一般情況下,人的右手臂血壓會高於左手臂,以測量右臂為宜,國外有研究發現,左右臂血壓差可以推斷一個人心血管是否健康為了避免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當雙臂測量值經常超過15mmHg就需要及時就診了。

4)測量血壓時不要說話、不用過度緊張、也不要將袖帶綁的過緊,以剛好能出入一個指頭為宜。

5)血壓最好多測幾次(3次為宜),每次間隔1-2分鐘,去掉偏差較大的那一次,餘下幾次取平均值。

除了吃藥、定期複診,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還需要注意什麼?

減少鹽的攝入,避免或減少火腿、鹹菜、醃製品等鹽量較高的食品;平衡膳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魚、低脂(或脫脂)奶製品、家禽、堅果,少吃含糖食品飲料、紅肉等;控制體重,飲食控制的基礎上,進行規律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減少久坐時間;戒菸、減少飲酒、保持心情放鬆都是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併發症的有效辦法。


總之,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定期監測血壓、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降壓藥物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您與高血壓戰鬥的必勝法寶!


藥師方健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也是一個醫生經常被病人追問的問題。例如,“醫生,平時我測血壓都是左手,你怎麼測我的右手?”“醫生,我兩個手的血壓怎麼不一樣啊,會不會有問題?”事實上,左右手的血壓是不對稱的,相差一般在10-20毫米汞柱。而臨床上一般以血壓偏高的一側為準,那到底是左手偏高還是右手偏高?這就存在兩派學說了。

左手派認為,因為左手離心臟近,所以左側血壓應該是偏高的。而右手派認為右側的肱動脈和左側的肱動脈相比而言它的起源血管是更粗的,壓力應該更大,所以右側血壓應該更高。

但是研究表明,左手血壓比右手血壓高的人群,和右手血壓比左手血壓高的,在數量上並無明顯差別。因此,臨床上我們在測血壓的時候,習慣左手和右手同時測量血壓,然後以高的那側為準,以後在量血壓的時候,我們就選擇血壓比較高的那一側測量就可以了。

值得警惕的是,若是發現兩側血壓明顯不對稱,需考慮盜血綜合徵可能。若是同時合併心前區、胸背疼痛等不適,需考慮主動脈夾層可能,及時診治。


小醫健康說


您好!

測量血壓是我工作中每天必須重複N遍的必不可少的工作。總是有患者問量血壓的時候測左手還是右手?其實我們醫生給患者測量血壓是測量右手上臂部,為什麼?我總結後寫了這篇關於量血壓時怎樣正確量血壓、怎樣讀懂測量數據、量血壓時要注意哪些、測量左右手臂血壓有什麼不同等的文章,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可以參考,讀懂您每次在不同地方測量血壓的數據,如果要確認自己是否患上高血壓了,在被告知已經患上高血壓的那時起,去正規的醫院按照確診高血壓的流程做一次準確的測量、檢查診斷。

量血壓

1、事實上,我們每次給患者測量血壓,是根據不同的患者給予不同的測量,如果是首次測量血壓的患者,我一般都會測量兩隻手,這樣測出來的血壓是根據臨床診斷標準綜合分析血壓的高低;因為兩隻手所測得的血壓值均不同,右手一般比左手的血壓高出15~20毫米汞柱左右;確診高血壓是以測出來高壓為算,即就是兩隻手分別測量血壓,如果測量右手的血壓高與左手,就以數值高的為診斷數據。正常情況下,右手測出來的血壓都會高於左手,所以,醫生都是採用右手測量法測血壓。

2、血壓測量時所得數值還受多種因數的影響,比如情緒不穩定、緊張、運動等,測量出來的血壓值就會偏高。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數據。;要在安靜、清醒的條件下采用標準測量方法,而且要連續3天三次同一時間內測量,才能供為臨床診斷高血壓數據;綜合三天血壓值達到或超過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可認為有高血壓。

由於血壓有明顯波動性,需要於多天的多次反覆測量才可判斷是否為血壓升高。第一次測量發現患者有血壓偏高的趨勢,我們醫生一般會咐患者繼續採用以下方法評價血壓高低水平。

(1)自我測量法

發現有可疑的高血壓後,我一般都教患者選擇在他自己的家中或其他他自由支配的環境裡,在安靜30分鐘後進行給自己測量血壓,這樣可以減少病人每天來來回回的麻煩與對他人的依賴性。而且可以避免醫生漏診,因為患者採用自我測量法,可以隨時靈活檢測自己的血壓,隨時瞭解自己血壓的變化,為自己提供完善的診療數據。一般推薦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不推薦使用半自動、手腕式和指套式電子血壓計。進行自測血壓時,也以3次測量數值記 錄,同時記錄要寫清楚測量日期、時間、地點和活動情況。自測血壓值會低於醫院或診所血壓值。目前還沒有統一自測血壓正常值參考,我們推薦135/85mmHg為參考測血壓數據。如果超出這個數值,最好到醫院就診,因為血壓波動不是您能掌握判斷疾病發生的可能;血壓超出正常範圍,有些人會有高血壓綜合徵的出現,甚至有高血壓危象危及生命。

(2)標準測量法

▌ 測量血壓時的環境應安靜、溫度不能太熱太冷。測量前需要休息5~10分鐘。測量前半小時禁止吸菸,禁飲濃茶或咖啡、熱水等,避免有緊張情緒,因為這些都會影響血壓測量。▌ 患者採取坐位,測右上臂,全身肌肉 放鬆;,右臂上不能有袖口擠壓,把整個右手放置於同心髒平衡水平位置上。▌ 氣囊袖帶綁在右上臂,袖帶邊緣應該與肘彎間隔2,5釐米。將聽診器置於袖帶下肘窩處肱動脈上,不能把聽診器塞進袖帶裡,測壓時輕按聽診器和皮膚全面接觸,但不能壓得太重。▌ 做好一切準備測量工作時,快速打充氣泵,然後看血壓計水銀升至180mmHg時緩慢放氣,使水銀柱以穩定的速度下降,聽到第1個響聲時水銀柱凸面高度的數值收縮壓,再繼續穩定緩慢下降水銀柱,直到聽到聲音消失為舒張壓。兒童、妊娠、嚴重貧血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情況下,聽診聲音不消失,可以以變音為舒張壓。測量取得舒張壓數值後,快速放氣至水銀降到零(0)水平。▌ 測量血壓一般要反覆測量一共三次為準確讀數,每次測量要相隔2分鐘,水銀柱要迅速降到0水平位,然後再開始第二次的測量。取三次的數值相比較評估血壓的高低。

(3)測量血壓時要注意哪些?

▅ 血壓計要定期檢查,以保持其準確性,並應放置平穩,不能倒置放或震盪血壓計。▅ 打氣時不能打到最高度數上,也不能 過猛,用後要放完袖帶內的空氣,卷好。橡膠球須放於盒內固定位置,定時用滑石粉潤滑橡膠球,避免橡膠球老化粘連。測量完成後血壓計微向右傾斜倒回水銀位置後,及時關閉開關。如果水銀出現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可以輕輕向左向右傾斜調回水銀同一直線連接上。如果調整不會位置,應該及時換用血壓計,不能用水銀有空格的血壓計測量。▅ 如發現血壓計聽不清時,應重新測量。先將汞柱降至"0"點再測,同時測量雙上臂進行對照。▅ 每次測量血壓時應儘量做到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測量,這樣可以測到穩定的數值。▅ 測量偏癱病人時,應該在健康側肢體手臂上測量。▅ 定時檢測血壓計水銀柱上端通氣小孔看是否被阻塞,及時清理,因為小孔被堵塞,可造成收縮壓偏低、舒張壓力偏高現象。▅ 為了測量血壓是否正常,測量時肢體不能抬過高,如果肢體位置過高,測出的血壓常偏低,位置過低,則測得的血壓偏高。

測量血壓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也是大事,因為很多人都擔心高血壓的發生,為了能夠正確掌握好自己的血壓,請看看血壓到底是怎樣測量才是科學的測量方法。


黎醫生


高血壓患者,醫生往往會要求患者在家裡自己監測血壓,但是有的人可能會發現左右手臂血壓存在差異,那麼問題來了,平時測血壓是測左手還是右手。


首先,要清楚兩個原則,1.首次就診時要測雙側手臂的血壓,2.以後測血壓,以較高測為準。

那麼,左手和右手的血壓那個比較高呢?

第一種觀點:從解剖學的角度看,我們測血壓主要測肱動脈的血壓,右側肱動脈來源於頭皮乾的分支,左側肱動脈來自於左鎖骨下動脈的分支,頭皮幹比左鎖骨下動脈要粗大,因此右手的血壓比較高。


第二種觀點:左鎖骨下動脈雖然比頭皮幹要細,左側肱動脈距離心臟比較近,因此左手的血壓測量比較高。

查了一下第8版《診斷學》,上面說正常情況下,雙側上肢血壓差別5-10mmHg,但沒有講是左側高還是右側高。

綜上所述,我認為,血壓左手高還是右手高,可能還要看個人,因為每一個人在解剖上可能都存在差異。在臨床中,也確實有的人右手高,有的人左手高。在自我監測血壓中是選擇左手還是右手,應該要根據自身情況,那隻手比較高,就選擇那一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