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民營加油站的焦慮

加油站已不再是過去的加油站了!

今日關注:民營加油站的焦慮

這個曾經“躺賺”的大買賣,竟然開始不好做了。

2019年,受中國汽車銷售低迷等因素影響,國內成品油消費大不如從前,全年成品油表觀消費量32961萬噸,同比僅增長1.4%,幾乎相當於“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的1/5。

這邊成品油消費表現“啞火”,那邊民營、外資油站建設卻如火如荼。

諸如殼牌、BP等外資品牌均表態將在中國積極佈局成品油零售網絡,國內海科、富海、京博、浙江石化等民營煉廠也都將加油站視為必爭之地。

從供需兩端看,中國加油站市場走向“僧多粥少”幾成定局。在強者恆強的市場新常態下,一場行業的洗牌變革或在所難免。

01

留給加油站“躺賺”的時間不多了

過去30多年,要想去“躺著”賺錢除了投資房地產,開加油站絕對算一個。

1986年,國內加油站行業算是真正興起。彼時國家開始允許油田和煉廠的超產成品油轉入市場銷售,價格隨行就市。

在那個年代,加油站行業尚處於空白期,差價大、利潤豐厚,且尚無政策門檻,吸引了眾多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加油站。

加之改革開放的強勁驅動,民營加油站幾乎沒有競爭壓力,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到1998年,短短十餘年的時間,民營加油站一路狂飆至6萬多座,成為了國內成品油市場的主力軍。

當年3月,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組建。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和市場話語權,中石油、中石化加速兼併收購社會加油站和油庫,也開始了加油站市場的“跑馬圈地”。

就這樣,一路走來,國內加油站行業規模急劇擴張。

截至2019年底,我國加油站總量已經逼近12萬座。其中,中石油、中石化擁有國內成品油最大的零售網絡,“兩桶油”油站數量約為國內加油站總數的47.5%,尚不足一半,剩餘52.5%的油站構成為中海油、中化等二線國資油站,殼牌、道達爾等外資油站,大橋石化、金盾石化等地方連鎖油站及民營加油站。

在這一野

今日關注:民營加油站的焦慮

蠻生長階段,無論是中石化、中石油,還是民營加油站,背靠國內成品油消費高速增長的“紅利”,大多賺得“盆滿缽滿”。

可是,伴隨中國成品油零售市場從供不應求轉向嚴重過剩,這一情況發生了轉變。當前,市場增長 “紅利”消褪,加油站市場開始迎來真正的短兵相接。

2018年下半年起,國內汽車市場開始走向低迷,汽車銷量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汽車市場銷量2576.9萬輛,同比下滑8.2%,比2018年2.8%的跌幅更甚。

受此影響,以及新能源汽車等因素衝擊,中國成品油消費增長乏力。

2019年,中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3.30億噸,僅同比增長1.4%;而國內成品油產量同比增長了3.6%,達到3.81億噸,若不算出口,國內成品油過剩超5000萬噸。

可是,這有限的市場“蛋糕”,依然有大玩家來分食。

2018年6月,國家發佈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外資連鎖加油站上限取消,眾多資金雄厚的國際石油巨頭均做出積極回應。數據顯示,未來5-10年,殼牌、BP等外資品牌擬在我國增建4000-5000座加油站。

種種跡象顯示,在擁擠的加油站市場,賣油的生意競爭將更加激烈。

今日關注:民營加油站的焦慮

02

存量博弈中“逆襲”

時代在變化,此一時彼一時。

加油站數量遠遠超過供給需求,渠道過剩的跡象已越發明顯,以至於加油站願意降低收益以尋求新流量,

如今,“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獲取和留存用戶流量成為了加油站的“新法寶”。

多年來,為了引留客戶,各大加油站運營商採用了不同的宣傳攻勢,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2016年,民營加油站就陸續開展了最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從起初局部、小範圍廝殺,到降幅越來越大、涉及地區越來越廣。尤其是2019年,中石油、中石化放低姿態,主動發起的成品油價格大戰,更是被業內稱為近二十年一遇的優惠力度。

除了間歇開啟的價格戰,諸如海灣石油推出的“免費洗車”,京博加油站推出的“冰淇淋”,中石化打造的“易捷咖啡”,都是油戰為搶奪市場份額祭出的“殺手鐧”。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

在存量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之際,互聯網新技術的跨界融合,打破了傳統加油站的運營模式,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方向。鑑於此,一些加油站走出行業發展的桎梏,選擇擁抱互聯網,去尋求市場新增量。

過去一年,備受資本市場關注,一年拿下三輪融資,依託互聯網技術,助力加油站實現數字化升級,提高運營效率,促進業績增長的能鏈集團,因此成為了不少加油站去獲取新流量,贏得市場的合作對象。


今日關注:民營加油站的焦慮

首都機場的中國航油一號站,就是這些加油站中大膽嚐鮮的一員。其通過與能鏈集團合作,接入了旗下的團油平臺。

合作期間,通過團油出行能源大中臺,為中國航油一號站接入了出行領域的商用車以及物流領域的車隊等,將額外客源集中化運營。

截至目前,中國航油一號站在方圓3-5公里內,有中石化、中石油在內的12座加油站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僅通過團油平均每月額外銷油超16萬升,月均流水增長超過110萬元。

諸如此類,通過團油實現銷售額增長的加油站,不在少數。

據悉,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全國400餘座城市的20000多座加油站陸續與團油開展合作,包括中海油、中航油在內的頭部油企;道達爾、殼牌在內的外資品牌;眾城連鎖、金盾石化在內的優質民營連鎖等。

總體而言,團油可以幫助加油站在短期內提升銷量,有些基數較低的油站甚至能實現銷量翻倍。

這正是團油作為能源聚合性平臺的魅力所在。

在當前競爭白熱化的加油站市場,團油以能源互聯網為契機,鏈接起能源供應端的加油站和能源需求端的商用車車主,以輕資產的運營模式,助力加油站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能源產業的互聯互通。

03

打通加油站的任督二脈

萬物互聯已不可阻擋,智慧城市更需數字化企業。

團油是如何在大勢之下尋求突破口,助力加油站實現業績逆轉?

這一切要從城市中成千上萬的物流企業、商用車隊談起。在國內,商用車分散於城市的各個角落之中,流動性高,傳統油站很難進行拉新和留存,但這些商用車群體卻是實實在在的成品油消費“大戶”。

數據顯示,商用車僅日活躍數量就有3000萬,一輛商用車成品油消耗量抵得上6-8輛私家車,降低能耗、獲得優惠的能源供給服務是所有商用車司機的剛需。

針對這一現實,能鏈集團2016年成立之初,就立足服務好商用車群體,著力解決商用車車隊調度、油耗管理混亂、油品質量沒有保障等行業“難題”,推出了專為車隊提供優惠加油服務的業務——團油。

為抓住這一群體,團油連接打通上游加油站,通過反向集中採購的方式,藉助互聯網平臺將採購的優惠讓利給商用車司機,使運營車輛節省約5%的加油成本,促進車隊整體利潤提升30%左右。


今日關注:民營加油站的焦慮

如此一來,團油迅速聚攏了商用車這一忠實客戶群體。

截至目前,團油與90%以上的商用車平臺達成合作,包括菜鳥、嘀嗒出行、貨拉拉、快狗打車、神州專車等,聚合了數千萬的商用車用戶。

作為這些平臺的加油接口,團油通過大數據能力,為車主找到更便捷、更便宜的加油站,同時幫助加油站打破了以往通常服務方圓3-5公里的距離“邊界”,打造了一張連接供需雙方的“能源數字化網絡”。

那麼,有著行業“連接器”屬性的團油,是否真能打破加油站行業壁壘,為當下夾縫求生的民營加油站帶來新的生機呢?

今日關注:民營加油站的焦慮

以史為鑑,過去的確有這樣的先例。

早在二三十年前,歐美能源市場轉向存量競爭之際,美國就有一些新興企業出現,立足油站和車主的互聯互通,幫助中小加油站獲得了生機。

19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成品油市場市場萎縮、毛利率下降,整個市場由殼牌、美孚、雪佛龍等一眾網絡佈局非常完善的大型石油公司把持,中小石油公司和獨立加油站處於風雨飄搖的境地。

時至1986年, 剛成立的FleetCor抓住商用車隊用戶在成本控制、管理效率方面的“痛點”需求,藉助當時盛行的信用卡模式,為運輸車隊客戶提供快捷、安全的加油卡支付產品,降低其整體運營成本。

通過提供優於傳統石油公司的服務,FleetCor迅速在美國加油站市場站穩腳跟,幫助擁有單一加油地點的小型石油營銷商和石油公司,打破了美孚、雪佛龍等巨頭的壟斷格局。

在美國,FleetCor與另一家加油卡支付公司WEX,通過加油卡賣出的油品佔據能源銷售市場份額的30%。

透過橫向對比會發現,植根於媲美歐美的中國能源消費市場,以能源互聯網為契機的團油,能否成為中國版的FleetCor,或許值得我們期待。

04

加油站競逐的新賽道

技術的迭代往往會給傳統產業帶來一波新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令人們衣食住行的方式都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改變。電商豐富了消費者的購物形式,物流網絡的搭建提升了本地生活服務的質量,支付手段讓消費者與商家交付更便捷。

同時,隨著5G、AI、物聯網等技術的成熟,“萬物互聯”已不再是句空話。

當前,傳統加油站行業在數字化浪潮的機遇下,正面臨著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

今日關注:民營加油站的焦慮

據管理諮詢公司埃森哲發佈的《數字化轉型倡議:油氣行業白皮書》預計,2016年至2025年間,數字化戰略將為油氣領域帶來1.58萬億美元的新增價值。

而在成品油零售市場,中國每年消費規模大約在3萬億左右。這一龐大的市場體量背後,產業數字化帶來的貢獻卻十分有限。未來,應對消費需求持續走低、新能源汽車銷量上揚等多重因素帶來的猛烈衝擊,成品油零售市場與數字化的接軌已經迫在眉睫。

好在,市場在不斷覺醒,企業在不斷進步。

最近幾年,團油、喂車車、找油網等新興數字化能源平臺企業開始出現,以數字化為媒介,致力於推動加油站行業進入消費升級和服務競爭的新局面。

除了這些新玩家,傳統加油站大玩家也開始順應市場趨勢做出改變,藉助數字化開啟加油站零售“新玩法”,以深入開發各種需求實現價值挖掘。

3月15日,中石化宣佈,在自營平臺自主發行的中國石化電子錢包“一鍵加油”功能全國上線,全國近3萬座加油站開始提供無接觸加油服務,車主免下車、免用卡、免結算開票,就能享受便捷又安全的加油服務。

無獨有偶,中石油3天后在官網發佈消息表示,江蘇、浙江、重慶、山東等14個省市地區銷售公司符合條件的加油站,全面上線“加油卡移動支付平臺”,6000餘座加油站可提供“無接觸式加油”服務。

顯然,在這一輪市場份額的攻防戰中,中石化、中石油為鞏固自身經營優勢,兩大集團數字化轉型已經開始全面提速。

對於資本、品牌優勢有限的民營加油站而言,想要獨立打造一款數字化產品並非易事。但是,借力開放式平臺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以提升加油站或企業現代化的銷售、管理水平,成為了中小企業的可行之選。

未來,伴隨著成品油行業的全面數字化,加油站的零售模式將會發生顛覆式的改變,傳統的油站將成為一個集人、車、生活於一體的生態圈。屆時,數字化或將不再是企業的選擇項,而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今日關注:民營加油站的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