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战役,山口多闻在只有四架舰攻五架舰爆还发动进攻正确吗?

自立124


10:50,然后南云司令部退舰转移至长良,舰队指挥权临时移交给阿部第八战队司令部,航空战指挥权临时移交给山口第二航战司令部,并命令准备反击。10:50-11:47飞龙根据山口的命令在原地打转掩护受损空母。 11:30长良升起指挥旗,阿部归还指挥权。然后长良舰队通信全舰队向北撤退集结。11:43利根闪光信号称已经命令8战队、3战队和10驱准备反击,南云的回信是停止。而11:47山口就直接指挥10驱说,留一艘看护受伤航母, 其他各舰随他按60度航向前进,发动攻击。 12:15南云第二次命令各舰艇以28节航速向他靠拢向北撤退,这时候飞龙正在往东北死命猪突。 之后筑摩奉命往东北方向寻找飞龙踪迹。一直追到13:00前后横跨飞龙舰艏打闪光信号飞龙才回转。到了15:45飞龙终于和本队汇合开始向西北方向撤退。结果是美军在狂欢了一下午后终于被两波攻击波提醒到原来还有一艘日军空母没死球。打出当日最后一个攻击波,在极限航程上砸死了飞龙,圆满完成全家桶的成就。


始于虚无终于黑暗


题主问的是“飞龙”号已经发动两次攻击后的情况,答案当然是NO。可以说山口多闻已经疯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想发动攻击。

航母是机动部队的核心,没有航母,再多的战列舰也是摆设,所以保护好剩下的“飞龙”至关重要


从战略上来说,保住“飞龙”而不是在中途岛消耗掉战略意义更加重大。有人也许会拿“飞龙”前两次攻击得手出来说事儿,那我就要问了,按照美日造船能力对比,航母一换一划不划算?答案当然也是NO,对当时的机动部队来说,航母四去其三,保住剩下这一艘航母还可以东山再起,和美国航母兑子,那没了就是没了。后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日本海军只能靠两艘“翔鹤”级苦撑,多一艘“飞龙”的话,结果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山口多闻用“飞龙”和“约克城”一换一只是为了面子,输了里子。

表面上看“飞龙”与“约克城”同归于尽是山口多闻的功劳,实际上得不偿失,正是体现他愚蠢之处


从航空战术方面来说,日本舰载机比美军航程更远,“飞龙”完全可以一边西撤一边发动反击,让美国人打不着它。可山口多闻不,他是一边靠近美国航母一边反击,唯恐美国人打不着它。这可以说是非常愚蠢的,就好比拿长枪的非要与拿短刀的近身搏斗一样。

“飞龙”被击毁,完全是山口多闻孤注一掷不停向美国航母靠近的结果

“飞龙”前面两次进攻虽然得手,但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是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由于“飞龙”西撤太晚,被一架油尽即将返航的美军SBD发现。可以说如果“飞龙”起飞第一波攻击机群后立即西撤,腿短的美国飞机根本发现不了它,发现了也打不着它。

二是原本残存的28架攻击机(18架舰爆,10架舰攻)损失了一大半,只剩下9架还可以出动。而且这9架的飞行员战斗了一天,都已经精疲力尽,吃兴奋剂都没用。山口多闻不得不命令延后90分钟再出击,否则飞机还没到美军航母那里就会因为疲劳驾驶坠海的。很多飞行员嘴里咬着饭团就在椅子上睡着了。在空中巡逻的零式战斗机飞行员也是如此,所以美国攻击机群空袭“飞龙”时,很多战斗机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日本现在依然把山口多闻吹嘘为军神,其军事文化就是喜欢这种脑子里除了进攻和玉碎就空空如也的军人


所以,山口多闻的第三次攻击计划是非常不明智的。不过也很正常,这个日本鬼子本来脑壳里就只有肌肉。当初做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时,因为“苍龙”和“飞龙”续航力不足,本来没打算让它们参加,山口多闻为此打了南云忠一一顿(方案又不是南云做的),还说续航力不足就只带单程油料,等偷袭完珍珠港,就把“苍龙”和“飞龙”自沉好了——那美国人倒是省事多了。


海军史研究会员


飞龙对约克城发动两波攻击后,舰载机损失殆尽的情况下,山口还在突击筹划进攻的战术是极其错误的,两波攻击均已得手,美军少则一艘,多则两艘航母被重创,飞龙未遭报复,证明飞龙此刻尚未被发现,山口的正确作法应该是赶紧掉头跑,以34节的高速尽快与阿部或近滕的战列舰部队汇合,进而与山本主力会师,拼凑起瑞凤,凤翔两艘轻母与大和,长门等七条战列后再反扑,最不济也能为日本留下飞龙。相比第二天撞船失速的最上三隈,拥有6*双20+双77的防空能力的飞龙无疑拥有极大的概率跑回去,然而,莽夫凭借一腔热血选择板载,这种作法无疑是极其愚蠢的。


猫爪锋利


现在看是正确的,那时的日本人喜欢一搏,此前的日本没有败过,不服输的,主要是转舵撤退不好使,其它三艘正在燃烧,自己逃跑了不救人,根本就不可能,再说了,山口是优秀军官,应该是知道,以航母的速度,逃跑一宿也抵不上飞机一小时。


东龙45


那会已经决意寻死板寨猪突了。跑回去也是死,不如打个青史留名,天皇的军舰先借来用一下[呲牙][呲牙]。看看后来对回去的官兵的处置就清楚,山口对上面的判断精明得很。


花旗集团董事长


结果约克城被炸残了,这就没什么可以质疑的,虽然最后约克城是被日军潜艇击沉的。


石凡是也


整个中途岛战役中,表现最好的日军将领就是山口多闻少将了,他指挥的“飞龙”号取得了唯一一个击沉美军航空母舰的战绩,多少为日军的惨败挽回了一点颜面,这也多亏了山口少将的坚决果断。当时日本机动部队的其他三艘航母都已经被击沉,而仅剩的“飞龙”号在进行了三次攻击后(1次是中途岛,2次对美航母),也只剩下6架战斗机、5架俯冲轰炸机和4架鱼雷机了,即便如此山口少将仍决定再次对美军舰队发起进攻,从战术上看,山口少将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仅从日军“飞龙”号航母的飞机出击数量上来看(15架),攻击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极有可能损失全部的作战飞机,这一点精通航空作战的山口少将也非常明白。当时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半,山口少将放弃了白昼进攻,决定在黄昏时刻发起最后一波进攻,那时候美军军舰不易发现这些目标,防空能力较差,从而增加了日军攻击的成功率。当时日军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都是精锐,许多甚至具备夜间飞行的能力,执行上述作战任务不成问题。


从战役层面来看,日军已经明确发现美军拥有3艘航空母舰,前两次的攻击其实都是相同的“约克城”号航母,但是由于判断上的失误(约克城号损管工作做的好,日机第二次来袭时已经扑灭了大火,日军以为第二次进攻的是另一艘航母),日军误以为已经击沉或重创了2艘美军航母,现在日军和美军都各自只剩下一艘航母,而“飞龙”号的舰载机已经所剩无几,即便能挺过下午,到第二天在拥有数量优势的美军舰载机打击下,也几无逃脱的可能。相比于的舰载机的飞行速度,军舰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不可能指望撤退来逃脱美军舰载机的追击,而且美军舰队也是可以机动向日舰发起追击的。唯一的机会就是利用黄昏的掩护,再次对美军仅剩的航母发起最后的打击,击沉之,这才能保证日本机动部队的安全撤离。



“飞龙”号在此前两波对美军舰队的袭击中,分别派出了24架(18架俯冲轰炸机和6架战斗机)和16架飞机(10架鱼雷机和6架战斗机),虽然舰载机损失惨重,但是都成功的击中了美军航母,即便没有击沉也对其进行了重创,暂时失去了战斗力。计划的第三次攻击将动用16架飞机,包括9架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还有黄昏的掩护,正常来说,击中美军航母是不成问题的。山口少将此举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可惜还没来得及发起进攻,美军航母的俯冲轰炸机就飞到“飞龙”号的头上先行发起攻击了,“飞龙”号中弹受伤,不久即彻底失去战斗力,山口少将计划的这一攻击也最终不可能发起了,山口少将本人也选择了和“飞龙”号航母同沉。


战略论


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你说他该怎么办?他根本就别无选择。如果他知道真正的战况,他要面对的是美国两艘航空母舰,而且他还有机断行事的权力,他估计会撤退,重新会合力量后再反攻。可是他当时得到的情报是,他的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已经击中了对手两艘航空母舰。

根据当时他得到的敌人舰队里有三艘航空母舰的情报,他现在只是面对一艘航空母舰了。只要再击伤这最后的一艘航空母舰,凭借这日本舰队的剩下的军舰,也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

按照山口多闻的性格,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最后的机会。所以,他才决定用最后仅有的力量来做反击。当时的情况,按照渊田美津雄的《中途岛海战》中的记载:

“飞龙号”发动三次空中进攻后(包括空袭中途岛),它的飞机已损失殆尽,当友永机队最后一架飞机于16点30分在航空母舰甲板上降落时,“飞龙号”的飞机只剩下了六架战斗机,五架俯冲轰炸机和四架鱼雷机。从拂晓开始投入殊死战斗的飞行员已经精疲力竭,舰员们也一样十分疲劳。当“飞龙号”的飞机攻击敌人的时候,“飞龙号”自己也成了敌人一再猛烈攻击的目标。从日出时开始,“飞龙号”遭到了七十九架敌机攻击,成功地躲避了二十六条鱼雷和大约七十颗炸弹。尽管剩下的航空兵力少得可怜和人员疲于奔命,山口海军少将仍然决定要回击。但他知道,再进行白昼攻击不可能成功,所以决定黄昏时作一次最后努力,那时他的为数不多的飞机有更大的可能冲进去给敌人以一次有力的打击。

造成山口误判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约克城”号的损管人员得力,使得“约克城”在第一次受伤后很快恢复了作战能力。也不是仅仅因为是山口的飞行员过度自信,认为自己击中而且必然沉没的是两艘航空母舰。

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军的弗莱彻将军在与斯普鲁恩斯将军会合后,提议将两支舰队分开布置。这样,就使得日本飞机的攻击只能集中在两支舰队之中的一支上。再加上美军的运气好,日本的攻击落在了原本就受伤的“约克城”号上。

而日本舰队由于内部反对,尤其是山口多闻的反对,否决了宇垣缠参谋长的建议,把航空母舰集中布置,这使得美军找到一艘日本军舰,就找到了所有的航空母舰。在第一次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中,除了“飞龙”号离得远些没有被炸,其他三艘都受伤失去了战斗力。

在“飞龙”号进攻美军舰队的时候,美军也在准备向“飞龙”号反击。可是美军航母舰队飞机损失也很大,美军的鱼雷机只剩下3架,而战斗机损失殆尽,只剩下24架俯冲轰炸机去攻击“飞龙”号。最终,它们抓住了机会。

在当时,“飞龙”号的航向正对着美国舰队,因此,美国的侦察机非常容易的就发现了“飞龙”号。它向美国舰队发出的报告,精确的告诉了“飞龙”号的方位。

在17点3分的时候,美国俯冲轰炸机队从南西背阳方向飞向“飞龙号”。由于“飞龙”号没有雷达,所以日本人没有能够及时发现美国飞机。在美国俯冲轰炸机的集中攻击下,“飞龙”号连中四枚炸弹,最终起火沉没。

如果山口多闻能够得到确切的情报,我相信他是不会铤而走险的。但是,在当时他的处境来看,他也没有权力放弃战斗撤退。只有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命令他才能撤退。

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山本五十六的司令部对前线放弃指挥,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知道对方实力,战况不利的情况后,应该改变策略,后撤南云舰队,整编后卷土重来。正是他们的不作为,造成了山口多闻和“飞龙”号的悲剧。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四架舰攻五架舰,分为好几种情况。1.如果四架舰距离五架舰远,四架舰就没有必要主动攻击五架舰,先脱离战场最好。主要原因还是胜算不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多招集几架舰另寻战机,攻击五架舰妥当。2.如果四架舰距离五架舰近,战争就不可避免。应该先下手为强,只有击沉击伤五架舰的作战力量,四架舰战场的生存率才大。中途岛战役以日本惨败结束,山口多闻面临的情况不妙,战场上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最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