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在《山莊高逸圖》,筆筆精到,神形兼備

明 李在《山莊高逸圖》,筆筆精到,神形兼備

在明代宮廷畫家群中,李在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巨擘。崇禎四年(1631)出版的《畫史會要》中寫道:“李在,字以政,莆田人,遷雲南。宣德中欽取來京入畫院,山水宗李唐、郭熙,又云宗夏珪、馬遠。其人物八面生動。評者雲‘自戴文進以下,一人而已。’有《夏禹開山治水圖》傳世。”當時的興化知府嶽正曾題詩曰:“草草如荒意不荒,雲根老樹帶疏篁。摩娑二十年前墨,還有誰如李在狂?”。他對福建繪畫史也影響巨大,《閩畫史稿》作者梁桂元先生評論雲:“其人物筆致蒼古,八面生動,開閩派之先。”


李在是明朝宣德年間的宮廷畫師,擅長畫山水,人物畫也很精到。這幅李在的《山莊高逸圖》就是學習致敬宋代郭熙的作品,畫得太像郭熙了,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這幅《山莊高逸圖》都被認為是郭熙的作品。


明 李在《山莊高逸圖》,筆筆精到,神形兼備


明 李在 山莊高逸圖


整幅畫是全景式構圖,學習借鑑了郭熙所倡導的“三遠法”。整幅畫的下半部,為仰視透視,近大遠小,近高遠低,透視精準。畫面的中上方,又靈活運用了“平遠法”,多種構圖方式結合在一起,反應出李在摹古的同時,也加入了他自己的創新。將真山真水,進行藝術性加工取捨,多角度表現描摹的對象,這就是李在高人一等的地方。


明 李在《山莊高逸圖》,筆筆精到,神形兼備


李在 山莊高逸圖 局部 蟹爪枝

明 李在《山莊高逸圖》,筆筆精到,神形兼備

李在 山莊高逸圖 局部 捲雲皴


李在靈活運用捲雲皴,畫出嵯峨的高山,學習郭熙所創的蟹爪枝,畫出秋天挺拔高聳的大樹。

李在筆下的人物雖寥寥幾筆,但神形兼備,有宋代馬遠的影子。茅舍屋宇筆筆精到,可見李在對細節的掌控力是多麼強大。


明 李在《山莊高逸圖》,筆筆精到,神形兼備


李在生於明建文2年(即洪武33年,公元1400年)農曆3月初9,字以政,號龍波居士,族譜中稱春谷公。卒年時間是1487年,享年88年。其遺骸後由長子君洋(號啟東)從北京帶回故居莆田江口鎮鄭坂村,安葬於大垞裡。


明 李在《山莊高逸圖》,筆筆精到,神形兼備

李在 山莊高逸圖 局部



1958年,李在墓被破壞,在遷墓的過程中,李在的墓碑被運石的村民視為普通石頭作為公廁的踏腳石。後被稍有文史知識的文耀發現,搬到舊屋,放在堆雜物的破屋內。但他不是很重視,從未向他人提及。


2013年4月26日,宗建特請文耀帶領到江口草堂山李在墓地探幽尋蹤,問及為何有墓無碑之事,文耀才憶起那塊廢石。幾經周折才找到,後經仔細辨認,方知正是李在和其子啟東的墓碑。內容是:“高要尉春谷偕子啟東李公墓,萬曆已亥冬孫男光肇華泣血立”(明代畫家李在墓碑發現記見俞宗建2013年5月16日文登《湄洲日報》)。


明 李在《山莊高逸圖》,筆筆精到,神形兼備

李在 山莊高逸圖 局部


李在去世至今已有526年,之所以傳到李文耀才12代,原因有二:一是李在原配卓氏未育,續娶黃氏,60歲時才生長子啟東;二是李在第6代孫瑞賢64歲時才得子。李文耀年近九旬,與他同齡的另一支李在的後裔已傳到16代。


至於李在的出生地在莆田毫無爭議。具體地點卻有分歧。墓碑的發現已確認在鄭坂村。


宗建從族譜中詳細列出自李淵的第二十個太子李元祥到李在33代以及自李在到李文耀12代的名單,發表在《莆田僑鄉時報》上,說明傳承有序,證據確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