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台湾最落后的乡:仅有几十位居民,流行讲莆田方言

没去过乌坵 ,很难体会乌坵为什么被台湾人称为“离岛中的离岛”。金门县、乌坵乡两地经常被联想在一起,然而两地距离有72海里,且金、乌两地并无交通船。在金门、马祖纷纷开放观光以后,乌坵现为台湾最后一座“仍有非军方人民居住的要塞堡垒”,岛屿的治理现况仍是以军领政。

乌坵乡目前由金门管辖,其实这里历史上一直属于福建省莆田县,与湄洲岛相隔仅18海里,面积仅1.1平方公里,岛上流行莆仙话。1949年以后,该岛实际由台湾当局控制,1954年设乌坵乡,改由金门县代管至今。

常住居民只有几十人,岛上空屋比人多

金门县长杨镇浯透露,作为金门县6乡镇之一的乌坵乡,常住乡民只有几十人,现住人口主要为台海军陆战队官兵。

揭秘台湾最落后的乡:仅有几十位居民,流行讲莆田方言

乌坵远眺

乡公所是当地最高的行政机关,除乡长、秘书之外,只有三名职员,服务全岛将近几十位居民,因为岛上年轻人都到外地工作,孩子也跟着爸妈到了城乡,公所人员打趣地说,“如果不算驻军,岛上空屋比人多”。

居民吴金财说,乌坵多年来可说没有建设,岛上只有三辆摩托车、两辆休旅车,岛上交通“就是11路公车,只能靠两条腿”。

乌坵灯塔是岛上的地标,于1874年启用,在清末五口通商后扮演国际贸易重要港口的指引,1954年因战略需求,乌坵灯塔吹起熄灯号,但灯塔的油漆及保养工作持续进行。几年前,乌坵灯塔重新复灯。

岛上物资缺乏,吃喝都要靠台湾运补

乌坵距金门72海里,但两地之间并无交通船,岛上物资缺乏,吃的东西全靠台湾运补,每十五天才有一艘往返台中港的军舰,报纸通常是一次拿半个月的份,岛上仅有一家杂货店,饮料、饼干、泡面的价格,都比台湾本岛还贵八到十元新台币,登门消费的多是驻军。

淡水水源也相当缺乏,饮水靠每15天一次的运补船,因此家家户户都有储存雨水备用的习惯。

乌坵因为属于“要塞堡垒法”管辖,除驻军及岛屿居民外,台湾其他地方老百姓无法登岛,除非事先申请才可能成行。

几年前,曾有台湾记者跟随金门县府人员,乘坐海巡艇登上乌坵。报道称,“入目所见,尽是斑驳老屋,路面柔肠寸断,走在路上寸步难行,很难想象台湾还有这么落后的地方。”

据了解,台海军已完成乌坵码头整建先期规划,预算为5亿元新台币,预计在2021年动工兴建。

揭秘台湾最落后的乡:仅有几十位居民,流行讲莆田方言

乌坵灯塔

台军方表示,如果码头兴建完成,除了可改善因潮汐、涌浪和天候所衍生的交通问题,并可建立乌坵到金门、乌坵到马祖、乌坵到澎湖,以及乌坵到台中等定期海上运输航线,对区间人员及物资交流都有助益。

岛上仅有的乌坵小学,也在十年前关门

乌坵以前还有一所小学,岛上的孩子小学毕业就必须离乡背井到外地念书。

揭秘台湾最落后的乡:仅有几十位居民,流行讲莆田方言

岛上风光

小学毕业典礼上,有毕业生的家家户户,小孩、大人几乎都红着眼眶,因为要出远门念书,这一别至少要来年暑假才能返家。

行政区属金门代管的乌坵乡,学区在金门县,但乌坵与金门间无交通工具可供往来。

乌坵乡的“小留学生”,必须先搭20多个钟头的船到高雄,等候往金门的船班,再搭20多个钟头的船到金门。

乌坵、金门一趟往返不易,出门念书想再回乌坵团聚,只有暑假了。除夕家家户户团圆围炉,乌坵的“小留学生”因船期无法配合,几乎都是在宿舍共度。

乌坵学子多数是到金门金城初中,长达三年都住在防空洞改装的宿舍里。

时至今日,因岛上年轻人外出工作,孩子也跟着爸妈到城乡,学校招不到学生,就连仅剩下的乌坵小学十年前被迫关门。

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综合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