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發展“快進鍵” 成都高新區企業相繼獲數千萬融資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在此背景下,成都高新區在持續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同時,全面助力企業穩產滿產,電子信息、新經濟、生物醫藥等企業“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按下發展“快進鍵”。

  3月25日,記者獲悉,成都高新區企業——成都啟英泰倫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於近日相繼宣佈獲數千萬元融資。其中,AI芯片企業啟英泰倫將進一步發力新一代語音AI芯片研發;瀚辰光翼將加速自動化分子檢測設備的研發,搶抓國內分子檢測市場上游設備領域的創新技術佈局;在疫情防控期間加足馬力生產紅外線體溫計的凡米科技,則將繼續加大大眾健康領域產品研發和推廣,基於生物傳感芯片搭建“健康物聯網”。

按下發展“快進鍵” 成都高新區企業相繼獲數千萬融資

啟英泰倫

啟英泰倫獲千萬融資 將用於新一代語音AI芯片研發

  今年3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明確提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智能語音等人工智能領域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近日,成都啟英泰倫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由國內知名基金機構元禾璞華投資。據悉,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啟英泰倫新一代語音AI芯片的研發。

  啟英泰倫位於成都高新區,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語音AI芯片和算法的開發以及提供配套產品應用解決方案。據悉,這是啟英泰倫的B輪融資。本輪領投者元禾璞華是國內知名的半導體領域投資管理公司,重點關注集成電路全產業鏈,主導投資過行業內多個跨境併購和境內外IPO項目。

  2016年,啟英泰倫發佈全球首款離線語音識別BNPU(腦神經網絡處理單元)芯片CI1006,該芯片的“問世”,奠定了啟英泰倫在語音AI芯片行業的領先地位,是全球第一款出貨量超過百萬的離線語音AI專用芯片。

  去年9月,啟英泰倫發佈了二代語音AI芯片CI110X系列(CI1102/CI1103),相較於第一代產品,二代產品集成更多、性能更強、功耗更低,可以實現“雲+端”語音識別方案。上市不到半年,已獲近百萬顆的訂單。

按下發展“快進鍵” 成都高新區企業相繼獲數千萬融資

瀚辰光翼

瀚辰光翼完成A+輪融資 發力自動化分子檢測設備研發

  3月24日,位於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自動化分子檢測設備公司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宣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北極光創投、博遠資本、復星集團星未來資本、允治資本。公司表示本輪資金將用於加速自動化分子檢測設備的研發、市場拓展以及團隊建設。

  2018年7月,瀚辰光翼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復星集團和博遠資本。2017年,獲得允治資本數百萬元天使輪投資。

  瀚辰光翼於2016年成立,是一家集設備研發、生產和市場推廣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多款自動化分子檢測儀器的自主研發及推廣,以滿足中國乃至全球客戶在臨床分子診斷、健康基因檢測、農業分子育種等領域不斷增長的應用需求。

  瀚辰光翼旗下的Gene Matrix是國內少有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通量、自動化分子檢測系統,實現了進口替代,已在我國現代農業、科學研究、健康管理等領域大範圍使用,獲得廣泛認可。

  今年1月,瀚辰光翼為保證檢測機構後續可能的超高通量檢測需求,緊急成立了新冠肺炎攻關小組,對GeneMatrix進行升級改造,以適用於新冠肺炎大規模篩查。隨著系統改裝升級完成,該設備每天可檢測超過2萬個樣本,能夠為疫情防控提供快速、全自動、高通量的核酸篩查方案。

  瀚辰光翼CEO張晗在融資聲明中表示:“雖然分子檢測有著顯著的優勢,但是操作複雜,對實驗室人員和實驗室場地的要求非常高,制約了分子檢測的發展。”另外,分子檢測樣本預處理流程複雜,依靠手動操作的分子檢測設備操作繁瑣。因此,高通量、全自動化分子檢測設備應運而生。

  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認為,隨著上游測序技術的發展,未來會有更多臨床級別的分子診斷應用出現,“我們預判高通量和全自動化的分子檢測設備能夠解決目前操作複雜、速度慢、易汙染等問題,有望將這些新的應用迅速落地。北極光連續兩輪投資瀚辰光翼,相信團隊能解決行業內多年的痛點,更快速推出高質量的產品,造福更多患者。”

按下發展“快進鍵” 成都高新區企業相繼獲數千萬融資

凡米科技

凡米科技完成A+輪融資 基於生物傳感芯片搭建“健康物聯網”

  3月25日,凡米科技宣佈完成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成都鼎祥創投。本輪資金將用於在大眾健康領域產品的研發和推廣。2017年,凡米科技已完成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啟迪之星和天使百人會,並於2019年完成千萬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創投旗下紅土吉盟團隊以及順擇投資。

  凡米科技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軟件園,是一家掌握自主研發芯片技術能力的科技公司。該公司所研發的生物傳感芯片,早期主要用於母嬰健康領域的智能型產品,隨後又將應用範圍擴大到成年人、老人等更為廣泛的人群,核心產品覆蓋精準紅外體溫計、實時體溫監測溫度貼、體徵檢測服裝等。另一方面,面向B端,凡米科技定位為物聯網公司,運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結合行業定製專業的智能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凡米科技已具備超過50項國內外專利。

  “比如在嬰幼兒領域中,凡米科技通過縫製於衣服夾層的‘凡米感溫芯’,可以智能檢測寶寶的體溫,並傳輸到手機端,實現普通衣服的互聯網智能化。”凡米科技CEO李卓東介紹說,根據企業定製化需求,凡米科技可以實現包括健康狀況、定位、工作狀態等數據反饋,幫助企業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

  疫情之下,紅外線體溫計在國內外均有巨大需求,成都高新區立即組織轄區企業加快防疫物資生產。從1月21日(大年廿七)起,凡米科技便開始恢復手持測溫儀的生產,並採取“先供貨,後結算”方式,自行墊付加工成本,較大程度滿足了成都本地及周邊地區對手持測溫儀的需求。

  據李卓東介紹,凡米紅外體溫計經過2年研發,可以做到1秒鐘檢測體溫,精準度在0.2攝氏度內,既可以在公共場合實現非接觸式額溫檢測,也可以實現醫療級高準確度的耳溫檢測。目前,凡米科技紅外線體溫計已通過歐美CE認證、美國FDA認證以及國際體系認證ISO13485和ISO9001。

西南商報記者 王舒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