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滬為何要推行「公民同招」?為了教育公平


江浙滬為何要推行「公民同招」?為了教育公平


3月11日,江浙滬教育行政部門同時發佈《2020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其中讓家長們最關心的莫過於“公民同招”的塵埃落定。

所謂“公民同招”,是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錄。這看似公平的教育措施的推行,卻讓一部分不渴望公平的家長,滋生了焦慮。

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本質上是教育產業化後帶來的社會怪胎。改革開放後社會財富的劇增,生育計劃後人口的通縮,造就了中國當今社會的奇特教育現狀。

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對孩子教育往往捨得下本錢,而一些望子成龍的普通家庭,對於教育經費也是不吝支出。擇校熱,於是在社會上愈演愈烈。

有錢去擇校,沒錢創造條件也要去擇校。

然而,民辦學校的資源終究是有限的,自然,民辦收費的水漲船高取決於它的稀缺性,物以稀為貴嘛。富豪們甩個10萬上個學,那不叫事。

按照以往慣例,一般民辦學校早於公辦報名,然後通過面試進行篩選招錄,如果沒被招錄,那還能去學區的公辦進行報名。這也符合大部分家長的心理期許。民辦碰運氣,公辦打個底。

有一說一,民辦學校在硬件設施、教育資源上,還是普遍高於公辦學校的。否則也不會有家長們一窩蜂跟上。在富庶的江浙滬一帶,民辦教育不乏有雄厚的社會資本注入,並培植自己的品牌。

資本的意義在於什麼?顯然是逐利。

常州去年某辰小學,面談2000多人,最終招錄400多名,但實際上開班11個,每班54人,差不多入學新生定格在600人。坊間傳言,那多餘的名額,有人提著錢找門路都未必能找到,可見,常州的擇校之風,是如何的熾熱。

如果按心照不宣的贊助費(現在貌似不提這個字眼)一個名額5萬計算,那1000萬就被逐利的資本收攮於懷,這樣的投資回報,還真讓老闆眉開眼笑。

當年全國風行MBO,郎鹹平的一聲“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驚醒眾人,而現在教育產業化帶來的後果呢?沒人怒叱了。公退民進?家長們見怪不怪,如果還有一絲反思的話,那就是自嘲:有錢你也可以上啊。

我恨的倒不是有沒有錢,上不上得起民辦,我恨的是教育資源的壟斷和傾斜。民辦面試,其實就是變相掐尖。相比較公辦學校的學區生源,民辦有著跨區挑選的有利條件,這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民辦更強、公辦更弱。

民辦之所以能建立品牌,完全是基於篩選優質生源的前提,他們優秀的升學率帶來了品牌的溢價,於是學費節節攀高,資本也就可以選擇高質量的教育團隊,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同時又提升了學生的成績。

出好成績,就有好生源;有好生源,就出好成績。但是,這樣的教育現狀就正常了麼?

社會財富的增值固然值得慶賀,但把教育當成一門生意壯大國家GDP的同時,不應忽略社會三觀被侵擾的事實。事實上,國家推行“公民同招”,也意識到這個社會問題了。

教育公平,才是一個大國應該有的模樣。一個教育不公平的國家,何談大國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