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深圳如何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在展示今年深圳各區委政法委、市直政法部門的政法工作“施工圖”後,政法小姐姐繼續拿起小話筒對市委政法委機關各部門進行採訪,邀請各位處長對今年重點工作進行專項解讀。

[政法進行時]專欄首先關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板塊,裡面有不少重磅爆料,讓政法小姐姐為你一一揭開吧。


政法小姐姐首先採訪了深圳市委政法委基層社會治理處處長蘇怡傑他這樣說

3月20日,我市順利召開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推進會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經驗推廣會,部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相關工作,總結推廣一批基層社會治理典型經驗做法。目前,我們已經向省委政法委申報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第一期試點城市,並制定了《深圳市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三年(2020—2022年)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明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時間和路徑,部署實施16大項45小項工作任務。同時,我們建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經驗推廣項目庫,通過提煉基層改革創新的經驗做法,邊探索邊總結邊推廣,形成一個個入庫的典型案例,變一地“盆景”為全市“風景”,帶動我市社會治理工作整體提升。

在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深圳總結了許多可複製可推廣的鮮活經驗,今天先來看看第一個:

光明區群眾訴求服務中心。

“你好,我們想申請調解”。

2017年6月,李某因租賃廠房與某股份公司產生財產糾紛。雙方對賠償金額分歧較大,經過兩年自行協商,一直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他們來到光明區鳳凰街道塘尾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希望問題能在這裡得到解決。

揭秘:深圳如何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群眾訴求服務大廳工作人員耐心聽取了雙方的訴求,由鳳凰街道政法辦聯合南鳳派出所、塘尾社區工作站及法律顧問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調解員在尊重法律的基礎上,反覆對雙方當事人耐心解釋,並對所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詳細答疑。

經過多次調解,雙方終於達成一致,簽訂了人民調解協議書,並通過塘尾社區遠程在線司法確認工作室與光明區人民法院連線,成功辦理了該轄區第一宗遠程在線司法確認案件。

揭秘:深圳如何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像這樣的群眾訴求服務中心,光明區大大小小共設立了兩百餘個,覆蓋了光明區各個街道、社區以及各類人員密集場所,做到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一年來,光明區全年受理群眾訴求10070宗,化解10057宗,化解率99.87%,群眾訴求當天在社區化解率96%以上,基本實現了“訴求服務在身邊,矛盾化解在源頭,問題處理在基層”的目標。


光明區是怎麼做到的?政法小姐姐馬上為你揭秘

01規範群眾服務大廳建設

按照“1(區)+6(街道)+31(社區)+N(建築工地及大型企業園區、住宅小區等人流密集場所)”搭建四級群眾訴求服務平臺,訴求服務在身邊。

揭秘:深圳如何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同時按照“一二三四五”標準建設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

“一”即“一塊牌子”,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牌子;

“二”即“兩個窗口”,訴求服務、糾紛化解兩個受理窗口;

“三”即“三個辦公室”,在線司法確認室、心理諮詢室、法律服務室等3個以上功能室;

“四”即“四個人員”,1名網格員或社區專職工作者、1名律師或助理、1名心理諮詢師、1名調解員;

“五”即“五項服務”,大廳提供訴求服務、法律服務、心理諮詢服務、投訴建議、幫扶救助服務。


02規範工作運行機制

- 實施“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

印製統一編號的“光明區信訪工作聯席會議通知”單,授權社區黨委管理使用,對需要區、街道相關部門參與調處的矛盾糾紛,由社區書記簽發“通知”要求區、街道相關部門人員到社區調處。

揭秘:深圳如何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 建立“五個一”工作流程

“第一時間發現”,組建一支35000餘人的“平安員”隊伍,把防控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

“第一時間受理”,建設群眾訴求服務智慧管理系統,將“平安員”上報的糾紛事項,即時分撥至所屬的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按照屬地一站受理;

“第一時間化解”,發揮“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優勢,協調區、街道、社區三級資源和力量到社區進行處理;

“第一時間確認”,對於一些重大或者群眾反映強烈的糾紛,通過在線司法確認、巡回法庭、仲裁等途徑進行“依法處理”;

“第一時間反饋”,辦理成功,結案歸檔,分析研判,結論反饋。

END.

來源· 深圳政法綜合市委政法委基層社會治理處、光明區委政法委、深圳新聞網

更多信息請關注政法小姐姐(深圳政法:微信公眾號szzf2019)

揭秘:深圳如何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