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的淮軍,在面對日本陸軍時,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庭州行者


其實嚴格來說,李鴻章的淮軍並不算弱,淮軍的失敗,有著太多的特殊性!

甲午戰爭歷史上最爭議的話題之一,莫過於李鴻章的淮軍數量究竟是多少?這恐怕是一個連他自己都迷茫的問題!無論是早年的湘軍楚軍,還是後組建的淮軍,軍隊的組建模式都是一種家長制的封建模式,即兵歸將有層層效忠!李鴻章控制著手下的中層軍官,中層軍官控制著各自麾下的基層士兵。在1861年淮軍的組建早期,由於這支軍隊的規模只有6000人,並且集中於上海蘇浙一帶作戰,李鴻章還可以做到絕對控制。然而隨著隨後數十年淮軍的不斷擴建,以及軍隊分駐各地,這支軍隊的各個分支,實際上已經被中層將領們牢牢控制,李鴻章究竟還能有多大的控制權,恐怕連他自己都無法判斷。



姑且退一步講,就算淮軍全力效忠於李鴻章,李鴻章可以直接指揮淮軍的任何一個分支,然而在近百萬平方公里的甲午戰場。這支總數大概在4-5萬人的淮軍在這片廣闊的戰場上早已經被劃分的四分五裂並且形成不了一個拳頭,面對組織和凝聚性更強的日軍,只有被各個擊破的結局,更別提他們還並非是鐵板一塊。



從1894年七月豐島海戰的海面上,高升號上的上千淮軍官兵誓死不向日軍投降,即便運兵船被擊中下沉仍然奮勇用步槍還擊來看,淮軍的軍容和素質不容輕視,成歡之戰淮軍傷亡200人殺傷日軍80餘人,雖然失利但損失比並非不能接受,至少沒有達到鴉片戰爭被殺傷上百卻很難打死對方一人的窘境。而在甲午最大的陸戰平壤之戰中,淮軍甚至以幾乎1比1的傷亡斃傷日軍近700人,要不是後路被斷以及彈藥的匱乏從而引起了突圍崩潰,平壤的15000多淮軍,還是有著與日軍一戰的底氣。可以說從單兵素質上來看,日軍官兵素質雖然遠強於淮軍,但淮軍的戰鬥力,仍然能與之一較高下。

然而這支數萬人的淮軍,先後分佈在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這三片戰場上,每塊區域的平均力量不足兩萬人。即便是每個戰場的一萬多淮軍,又被各路將軍劃分成上千到幾千人不等的“某字營”,互不同屬互不增援,在戰場上永遠各自為戰,面對裝備這七萬正規軍和16萬預備役的日本陸軍,這樣封建模式所構成的軍隊也只能被各個擊破。


遼寧資深球迷


淮軍為什麼打不過日本陸軍?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的就是,經過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後,清軍是有一定近代化的,裝備了當時比較先進武器的軍隊,並非是所謂的大刀長矛軍隊。而淮軍因為李鴻章的關係,其裝備和戰鬥力在清軍中都是屬於最高水平。

至於依據,有很多,從當時三大總督呈報給朝廷的奏報中就可以窺探一二。

比如甲午年(1894)張之洞奏報:現已委託駐德國公使許景澄購德國新式小口徑五連珠快槍3000枝,子彈300萬顆;從信義洋行購十響連珠毛瑟槍1250枝,子彈150萬顆。平響毛瑟槍5000枝,子彈250萬顆;格魯森快炮12尊,炮彈1200顆。從瑞記洋行購克虜伯七生半車炮六尊,炮彈1200顆。奧地利三生七快炮12尊,炮彈12000顆。

還比如兩江總督劉坤一奏報:現已購馬梯尼槍14000枝,毛瑟馬槍1000枝,子彈280萬顆。亦準備再購比利時快槍10000枝,每槍配子彈500顆。

又比如李鴻章奏報:委託駐英公使龔照璦購哈乞開斯快槍7000枝;駐德公使許景澄購毛瑟槍12000枝,連珠快炮8尊,小口徑毛瑟五音快槍四批共10000枝,子彈1000萬顆。

眾所周知,甲午戰爭打到後期,各省精銳都有徵召,其中兩江總督劉坤一還親率三萬精兵赴遼東迎戰。所以從前面三大總督的奏報中可以看出,當時清軍裝備不賴,至少在輕武器方面並不比同時期的日本陸軍差。




既然裝備不差,那為什麼淮軍又打不過日本陸軍呢?我覺得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軍隊組織構架落後。

甲午戰爭時的日軍陸軍是完全仿照德國陸軍建立起來了的近代化軍隊,擁有近代軍隊所應擁有的所有特徵,比如指揮系統、參謀系統、動員系統、後勤系統,以及平時的作戰訓練、交通運輸等等。

反觀當時的淮軍呢?淮軍的構架脫胎於當年的湘軍,而湘軍的制度則是脫胎於明朝的戚家軍制(中國古典軍事體制)。這種編制的特點是以營為單位,營就是最大編制。每一個營共有38個小隊,兵力約為490人。另隨營配用數量不等的長夫,一般為180人。淮軍的這種編制在對付如太平天國,捻軍等組織構架更落後的軍隊時,還沒什麼,但面對已經完成了近代化改編的日軍時,就完全被吊打了。

為什麼被吊打呢?

舉個例子說,平壤之戰時,清軍提督葉志超統轄20個營,約一萬人,按照西方標準,這是一個標準陸軍師的規模,如果是按西方軍隊,這一萬人的部隊要按照師→旅→團→營,或者師→團→營的體系進行作戰。但淮軍不是這樣的,淮軍是葉志超這個“師長”直接管20個“營長”,他下面沒有團長,沒有旅長,在這種情況下,淮軍無論是命令傳達,部隊的機動,戰術的部署等,效率都不如日軍。

並且更為致命的是,葉志超手下的一萬多人分屬於不同的統領,這些統領又分屬於淮軍底下不同的派系。不僅人事不通,而且後勤保障也不通(因為裝備是各自採購,僅步槍子彈就有七八種),這就給葉志超的指揮工作造成了更大的困難。

所以實際上,平壤清軍明面上有一萬人,但葉志超能調的動,能發揮出戰力的部隊,也就是他自己的幾個親兵營,兩三千人而已。

換而言之,按照近化軍隊的標準,甲午戰爭時期的淮軍是一群臨時組成的烏合之眾。這種軍隊打封建軍隊沒問題,但遇上真正的近代化西式軍隊時,就不夠看了。



第二,戰術、訓練體系落後,而且缺乏基本的訓練。

淮軍除了編制落後,戰術和訓練體系也非常的落後。雖然當時淮軍裝備了米尼彈、斯潘塞連珠槍、林明頓後膛槍、馬蒂尼亨利後膛槍、加特林、毛瑟後膛槍、後膛快炮開花彈等先進武器,但我們現在知道,淮軍平時的訓練極為鬆懈,除了打靶訓練外,幾乎就沒了。連最基本的線列步兵戰術都不及格。

這樣的軍隊,就算給他們先進武器,他們又能發揮出多少戰鬥力?

當然淮軍也不是一直都如此稀爛。當年打太平天國時,淮軍的訓練就比較優秀。

比如同治七年時,潘鼎新就按英國軍隊的操典也編制了淮軍自己的操典。這個操典實事求是的說,還是可以的。



(《洋槍隊大操圖說》。潘鼎新著)

(工字陣,淮軍十五種操練陣法之一)

同治時期的寧郡衛安勇,這是寧波士紳集資僱傭的一支西式訓練部隊,圖中的陣法仿效自十九世紀中前期的英軍方陣。



但問題是,打完國內戰爭後,淮軍的訓練體系就沒有更新了,仍然是西方軍隊幾十年前的水平。而且由於甲午戰爭之前,清朝有十年沒打仗,淮軍的訓練完全懈怠了,有訓練操典也不用。

我們再來看日軍。

日本陸軍為什麼進步迅速?因為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完全摒棄了之前的武士軍隊,軍隊建設從零開始,也就是仿效德國陸軍,先從建軍校開始!這個決策不得不說,是非常正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軍校是與時俱進的。日本軍校一直在仿效西方軍校,其訓練也一直在同步更新。

另一方面,軍校確實是一個訓練軍人的最佳場所。近代化軍隊,要求官兵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水平,文盲是不行的。這就是為什麼後來袁世凱要先籌辦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等軍校(都是保定軍校前身),再組建北洋新軍。以及孫中山要先籌辦黃埔軍校,再組建國民革命軍的原因。

軍校就是近代化軍隊的基礎,沒有軍校,一切無從談起!

甲午戰爭時的日本陸軍老老實實以軍校為建軍基礎,由軍校培養出來的合格官兵再組成標準的近代化軍隊。這就註定了當時的淮軍在日軍身上是佔不到便宜的。



第三,戰鬥意志薄弱,不知為何而戰。

前面說了,甲午戰爭的前十年,清朝基本沒有大的戰爭發生,官兵有一種馬放南山的心態,而這種心態就導致十年的安享下來,淮軍的將領大部分都腐朽了。只有極少數人還樸實敢戰,比如聶士成、左寶貴等。而更多數的將領,比如葉志超,都貪生怕死。

淮軍將領的這種戰鬥意志,用當時外國報紙的評價說就是:清國軍隊沒有一場戰鬥能堅持超過24小時。

當時的淮軍就像獵豹一樣,在金錢激勵下能瞬間爆發一股狠勁,但這種狠勁不持久,時間一長,鬥志就鬆懈了。

這還只是將領,淮軍士兵的問題更大。除了訓練不行,淮軍士兵都是單純的為軍餉而戰的兵油子。這些人沒有現代的國家、民族意識。相比之下,日軍士氣十分高昂,高喊著為皇國而戰。這種士氣上的差別就好比民國時期的派系軍隊,軍閥混戰時,他們不知為何而戰鬥,戰鬥力稀爛無比。但到了抗日戰場上時,他們知道為國而戰,為了中華民族而戰,瞬間就爆發了強大戰鬥力,戰鬥意志極為堅強。

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這是一個很重要問題。

或許1905年經過軍制改革而訓練出的北洋新軍與日軍還有一戰之力,但1894年的淮軍是真不行。


Mer86


李鴻章的淮軍其實並非不堪一擊,早在1870年,四十三歲的李鴻章年輕輕輕,已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他是文臣卻靠戰功起家,正因為在與太平天國交戰中,讓李鴻章認識到西方武器的重要性。在1870年,他就開始重手改編自己底下6000名淮軍精英。在天津大沽口,設立營區,打算用精兵洗刷十年前,英法聯軍所刻下的恥辱。

為讓這支隊伍更有戰鬥力,李鴻章讓愛將周盛傳擔任統領。周和李一樣被太平軍、捻軍的戰火,磨去了當初的稚嫩。在由周盛傳帶領的1萬多士兵,裝備卻是全軍最好的武器,包括克虜伯大炮,斯奈德來復槍等當今先進的武器裝備。

相比之前淮軍,他們完全採用西式教育和操練方式,全隊官兵無論是士兵還是中上層的營官、哨官一樣需要操練。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

不僅如此,這支隊伍還有現代後勤制度如電報、火車、西醫。他們是當時中國一流的陸軍,即便像英、法、德、美、日等列強都對其稱讚有加。

然而經過20年的征戰消耗,這支隊伍早已今非昔比,軍官們不上操,到了19世紀80年代初期,周盛傳的隊伍,終於淪落像其它綠營兵一樣,去街上搬磚。定時參加墾荒、屯田、救災、巡防等常規任務。

等1894年,小日本帶兵衝進威海衛,帶兵迎戰的葉志超,除了潰逃時,搶了不少金銀財寶,謊報軍情外,貢獻全無。

為何會失敗,歸結到底,清廷所練的淮軍,還是舊式綠營玩的把戲,沒有采取當今世界流行的徵兵制度。


本草百曉生


淮軍是代表國家的,它代表著清朝末年中國軍隊的最高水準,淮軍打不過日軍,換了清朝任何一支軍隊都打不過。淮軍跟日本陸軍的較量是兩國和兩國軍隊的較量,我們只有全面比較,才能找到淮軍失敗的原因。

一、日本蓄謀已久,清朝毫無防備

日本挑戰中國蓄謀已久。

早在16世紀末日本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豐臣秀吉就在心底產生了“平定中國”的想法。

1577年,正是這個豐臣秀吉喊出了“率軍進入朝鮮,席捲明朝四百餘州,以為皇國之版圖”的口號。在他的鼓吹和帶動下,日本國內一些冒險家也蠢蠢欲動,摩拳擦掌。

在江戶時期,日本出了個史學家本多利明,他在呼籲日本應該進行改革開放的同時,發出了“大日本國應移地至滿洲”的瘋狂叫囂。

1823年,日本學者佐藤信淵竟然建議天皇率兵打到中國,“取南京應天府,定為假皇宮”。

德川幕府末年,長州藩的田松陰說:“日本應早下決心,向中國進發,北則割據滿洲的領土,南則佔領臺灣。”

橋本左內大聲疾呼:“如不兼併中國、朝鮮的領土,日本就難以獨立。”

大臣如此“愛國”,為日本國事操心,君王豈能無動於衷,天皇終於動心,他在1868年頒佈《億兆安撫之宸翰》,不久又向京都諸侯下達敕諭:“外使國威光耀海外……朕欲凌駕萬里波濤,誓振國威於海外,以對祖宗先帝之神靈。”

反觀清朝,對悄然到來的戰爭危脅不僅毫無察覺,而且覺得陶醉在外國媒體“大清兵力亞洲第一”的虛榮裡高枕無憂。

1886年,大清水兵在日本長崎跟當地軍警發生衝突,這本來是一場普通的衝突,而且也是大清水兵手持軍械上岸,違犯軍紀,違反國際準則,鬧出的事情。李鴻章也承認“爭殺肇自妓樓,約束之疏,萬無可辭“”

因為中國方面死傷的人數比日本多,因此日方賠款數額比中方多。

就事論事地說,日本方面是按照規則辦事,合情合理,

但清朝從皇帝、李鴻章到全國人民對此事極力渲染,水兵的違紀被稱為愛國壯舉,日本的處理被認為是向大清示弱,覺得那是日本的“國恥”,大清揚眉吐氣、從此站立起來了。

舉國狂妄,目空一切,麻痺大意,甲午不敗就出了邪了。

二、日本學洋人學髓,大清學洋人人皮毛

眾所周知,甲午戰爭時期,中日軍隊建設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甚至中國起步更早。

19世紀六十年代末,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大刀闊斧進軍事體制改革擴充軍備的同時;大清沒有閒著,也在轟轟烈烈開展洋務運動。

但兩國的軍隊建設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相同點就是都進口先進武器,都興建兵工廠,都開辦陸軍學校,擴充軍備以提高軍隊戰鬥力。

但區別點在於,日本的向洋人學習學的徹底,他們全面參考德軍編制,到德國進行訓練,而且他們開辦陸軍學校,讓士兵學習文化和軍事基礎知識和理論知識。

而清軍開設的學堂主要是掌握武器使用知識,沒有引進西方的軍事體制,也沒有借鑑西方的軍隊管理經驗。

日軍在請進來的同時,還走出去,派出一批又一批軍人到德國、英國學習軍事理論,提高作戰指揮水平。

在甲午戰爭前,日本指揮官已經明白了什麼叫軍事演習,並且在1890年,於愛知縣舉行了以中國為假想敵的海陸兩軍聯合軍事演習。

而且日本軍隊還學習西方的後勤保障經驗,建立了一套先進的、系統的後勤保障體制。

三、日本軍人為“國”而戰,大清軍隊為“主”而戰

日本軍隊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思想建設做的非常好,讓士兵知道為什麼去打仗。

日本已經在甲午戰爭前夕建立起一套政權、軍權和財權統一的軍國主義體制。

日本軍隊利用武士道精神進行忠君教育,士兵都知道天皇就是國家,他們為天皇就是為國而戰。

可是清軍自從太平天國之後軍隊不再是國家的軍隊,變成了私人的軍隊。

無論是湘軍和淮軍,他們都是老鄉、同學、同事和兄弟組成,這樣的軍隊有戰鬥力,打起仗團結一心。

但這樣的軍隊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隻認指揮他們的老大,只忠於他們的頂頭上司,尤其是將領對主帥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死心塌地,對朝廷的忠心就打了折扣。

尤其是淮軍主帥李鴻章一切以保存實力為主,把實力看得比命都重要,根本就沒有和日軍死磕的決心。其實實力對於這樣”軍閥來說,那就是命,沒有了軍隊自己什麼都不是。

甲午戰爭中,畏敵如虎的都是皖系將領,但對於臨陣脫逃的將領,李鴻章不但沒有覺得是恥辱,反而不顧一切地向朝廷求情。

在平壤之戰狂奔500裡的左寶貴就是李鴻章的老鄉,在出發的時候就不想去,留戀嬌妻愛子。這樣的將領要是能大勝仗,就活見鬼了。

最搞笑的是,李鴻章見自己愛將不想上前線,就安慰他說,去吧,又不一定真的打起來。

有這樣的主帥,這樣的將領,這樣的士兵,恐怕就是給淮軍現代美軍的裝備,都是打不贏日本人的。


小約翰


李鴻章的淮軍裝備可謂是精良之致,用的全是最先進的近代武器,而且訓練淮軍的教官也是請的德國人,可見淮軍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弱,而且憑藉李鴻章的權力,淮軍在後勤保障方面也是得天獨厚。可為什麼一碰到一日本的軍隊就不行了,就潰不成軍,就不堪一擊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戰略不如人,淮軍的戰略思想還停留在打太平天國和剿滅捻軍的階段,還是排兵佈陣再兩軍對壘的思想;這早已經不適合於當時的戰爭環境了。二是戰術不如人,戰爭開始後,見勢不對,不知道靈活改變戰術;雖然淮軍也甚是英勇,但終究不敵現代思想和武器裝備的日本陸軍。三是海戰的失利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人掌握了制海權,日本陸軍輸送兵力快,而中國陸軍增兵則需要繞道山海關。究其根本還是當時清清的制度腐朽,敵不過日本明治維新後的新政;說白了就是落後的制度打不過先進的制度。





暢說歷史


淮軍還屬於前工業化時期的軍隊,而日本陸軍已經是進入工業化時代的陸軍了。當然,這也不是說當時日本陸軍的裝備和訓練水平有多高了,實際上,日本陸軍當時的裝備和訓練水平還不算太高,只能算是工業化初期的軍隊的水平。而淮軍雖然是前工業化時期的軍隊,但已經裝備了不少火器,算是水平比較高的前工業化時代的軍隊了。所以,兩者的絕對差距可能並沒有那麼大,這也是淮軍雖然一潰千里,但也還是抵抗了幾次的原因。

日本從明治維新之後就開始進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軍事上的全盤西化改革,而日本陸軍是模仿當時歐洲最強的普魯士軍隊,海軍是向當時歐洲最強大的英國海軍學習。中國在海軍建設方面,也基本上是以學習英國為主的,這沒什麼問題,但在陸軍建設上並沒有投入多少資源,還是以前李鴻章的淮軍包辦的狀態。這也是作為淮軍將領二代的袁世凱之所以能夠得到機會的原因。

但工業化的陸軍和農業時代的步兵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除了裝備水平之外,還有訓練方式、訓練水平、作戰指揮思路,都是完全不同的,甚至連士兵的日常餐飲和後勤保障,都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基礎上的。比如當時雙方各自用的槍炮,日軍已經能夠生產比較接近現代步槍的武器了,而淮軍還只能主要靠買,自己生產不了,漢陽造要到1896年才由漢陽鐵廠引進了德國的生產線。在這之前國內也有一些仿製品,也就是所謂的老套筒。

所以說,淮軍和日軍的差距是兩個時代的差距,這種差距不是1和2的差距,而是0和1的差距,是代差。而在戰爭中,一旦出現這種代差程度的差距,落後的一方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還手之力的。所以,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其實還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有效抵抗,雖然最後還是輸了,但畢竟還是進行了比較激烈的抵抗,而淮軍步兵就連抵抗能力都沒有多少了,給日軍造成的傷亡數量很少。

實際上,就淮軍這種裝備了火器的農業時代的軍隊,在清朝的體系中能夠出現,也已經算是不錯了。如果沒有太平軍的衝擊,就不會有湘軍,如果沒有捻軍,就不會有淮軍的崛起,如果沒有兩次鴉片戰爭的衝擊,就不會有北洋水師。如果清朝在鴉片戰爭之後很快遣散湘軍和淮軍,繼續延續之前的八旗兵和綠營兵的體系,再碰到一個已經完成了初步工業化的日本,再在甲午戰爭中遭遇,清朝會輸得更慘,更難看。

也正是因為在甲午戰爭中暴露出之前重海軍輕陸軍的軍事建設思路有問題,清政府才在李鴻章的推動下,決心創建新式陸軍,交給了袁世凱去辦,也才有了北洋軍。從八旗兵到綠營兵,再到湘軍、淮軍這種本質上只是鄉勇的軍隊,最後到北洋軍,清朝才開始建設新式陸軍。到1900年以後,受到八國聯軍入侵的衝擊,同時看到了北洋軍已經初步形成戰鬥力,清廷才下令各省普遍編練新軍,也就是新式陸軍。

但因為洋務運動的失敗,所以清廷並未完成從農業國家的工業化改造,也就沒有能力完全實現軍事現代化,只有依靠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方式,在一個農業國家的龐大身軀上,強行給嫁接一個半現代化的軍事體系。當然,這在當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工業化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清廷當時實際上已經不具備來主導整個國家完成工業化的能力,所以只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先通過買和租來提高自己的自衛能力。


蕭武


題主真的是優質領域歷史創作者?甲午戰爭時李鴻章的淮軍戰鬥力可不算弱,更不是不堪一擊。在朝鮮,聶士成率部在成歡一線阻擊日軍,雙方傷亡都大,日軍無法再前進,聶士成也無法再堅持,雙方都撤退了,隨即被吹噓成了“大捷”。聶士成曾經在“淮軍諸將之冠”的劉銘傳手下參加了中法戰爭期間的保衛臺灣。日軍隨後繼續向北前進,在平壤城外遭到馬玉昆和董福祥部隊的頑強阻擊,雙方激戰了兩天,清軍戰報斃傷日軍2000餘人,日軍自己承認傷亡過千人。奈何在朝鮮的清軍統帥也是李鴻章一手提拔的葉志超貪生怕死想逃跑導致軍心崩潰,清軍因為自亂陣腳和潰散被日軍打死打傷幾千人,平壤城外防線崩潰。葉志超想逃跑,被負責平壤城防的部下左寶貴阻止,日軍猛攻平壤,左寶貴率部奮勇抵抗,從早晨打到中午,左寶貴為了激勵士氣,身著顯眼的黃馬褂來回督戰,直至戰死。葉志超隨即放棄平壤向北狂奔逃跑,朝鮮被日軍佔領。朝鮮淪喪於日本,李鴻章淮軍的陸軍主力實際上已經摺損了大半,損失和丟棄的武器物資更是不計其數。日軍攻入清國後,不乏有拿著裝填火藥的抬槍的清軍英勇抵抗,而淮軍基本上裝備是發射子彈的現代步槍了。晚清糜爛腐朽的體制必然導致一己之私最重要的貪官庸才當道,武器再好官兵再能打,也避免不了必然失敗的結果


立志成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有很多:

第一,淮軍並沒有和真正的強者交過手。

淮軍自建立以來,主要的對手是太平軍、捻軍。

不談捻軍,太平軍充其量也只是強化的民兵而已。

太平軍的戰鬥力,可以在同常勝軍的戰鬥力很好的看出來。

常勝軍充其量是洋人指揮的,裝備一系列西洋武器,使用零星西洋戰法的三四流武裝力量。

然而,太平軍對於常勝軍並沒有佔上風。

而淮軍和太平軍的戰鬥大體是旗鼓相當,這說明淮軍同真正的洋人軍隊,戰鬥力是有很大差距的。

淮軍打贏太平軍,以及土匪性質的捻軍,沒什麼值得自豪的,他們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

第二,淮軍只是使用西洋武器的舊式軍隊。

甲午戰爭中,日軍認為淮軍士兵根本不懂打仗。

在雙方激烈槍戰的時候,日軍發現很多淮軍士兵不尋找掩護物,也不臥倒,而是蹲著甚至站著開槍。

這對於日軍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像是根本沒有受過軍事訓練。

同時,淮軍的炮兵也根本不懂炮戰。

以往他們只是用來攻擊敵人的步兵和堡壘,炮戰經驗幾乎是0。在日軍炮兵精確的炮火壓制下,火炮射程和威力並不亞於敵人的淮軍炮兵,往往一觸即潰,丟棄火炮潰逃。

而炮戰是現代炮兵的基本功,這都做不好還打什麼仗。

第三,淮軍士氣不高,有著嚴重僱傭軍思想,軍紀很差。

日軍發現,淮軍士兵在戰時的傷亡率並不高,由此一次戰鬥潰敗後丟下的屍體很少。

這說明,淮軍的戰鬥意志低下,沒有打硬仗的思想。

日本被灌輸,打仗是為了帝國的未來,為了日本人民的未來。

而淮軍打仗只是僱傭軍性質,吃糧當兵,打贏了有賞金而已。

所以,淮軍只能打順風戰,打弱敵,不能碰強敵,一碰就散。

一旦發現日軍攻勢猛烈或者衝鋒上來,淮軍根本沒有堅決抵抗,而是放棄陣地直接逃走。

當時淮軍士兵的身材比日本兵要高大一些,手臂較長,在近戰肉搏時候是有優勢的。

然而,日軍基本沒有和淮軍發生過肉搏戰,因為後者總是直接逃走。

同時,淮軍的軍紀很差,尤其在補給不足和跑路的時候,更是肆無忌憚。

平壤戰役時候後,淮軍各部向鴨綠江潰逃。期間由於補給斷絕,軍官先逃走,很多淮軍士兵衝入朝鮮村莊搶劫財物,甚至還有強姦現象,引起了朝鮮人的痛恨。

本來,大部分朝鮮農民都支持清軍攻打日軍,但淮軍的惡行扭轉了朝鮮人的觀念。


其實原因還有很多。比如淮軍的槍炮算是比較先進,數量也眾多。

但淮軍根本沒有諸如醫療兵、輜重兵、工兵、通訊兵的概念,而這是西洋軍隊包括日軍必備的軍種。

可見,淮軍只是拿著新式武器的落後部隊,遇到日軍自然土崩瓦解。


薩沙


李鴻章的淮軍雖然在清軍裡算是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但是和日軍相比,確實要差著一些。這主要是因為淮軍從根本上來說只是裝備了西式武器的的舊式軍隊。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以後,因為此時的八旗和綠營已經糜爛不堪,無力和太平軍對抗。咸豐無奈之下只能讓各地督撫、官員組織團練和太平軍作戰。這些團練中,以曾國藩的湘軍最為有名。


而李鴻章的淮軍也是脫胎於湘軍,其組織方式基本就是照搬湘軍的一套:以營為基本戰術單位,營下設哨,哨下設隊,每營500人。若干個營為一軍,以主將的名字中一個字命名,比如像劉銘傳的銘軍、吳長慶的慶軍、周盛波的盛軍、張樹聲的樹軍等等。

不過因為淮軍和洋人打交道比較早,李鴻章見識到西洋武器的厲害以後就大量購買武裝淮軍,並按照西法訓練部隊。所以淮軍的戰鬥力很快就超過了湘軍,成為國內戰鬥力最強的部隊之一。

然而淮軍和湘軍以及其他清軍的差距也就是對於西式武器和訓練方式的接受程度而已,在根本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只是裝備了西式武器的封建軍隊而已,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淮軍並沒有建立近代的參謀體系。部隊作戰還是按照國內對付農民軍的方式,缺乏作戰計劃,不會地圖作業。

其次,淮軍以營為基本戰術單位的組成過於扁平化,臨時組成的各軍號令不一,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戰鬥。

第三,淮軍是募兵制,當兵只是一種職業。這樣一沒有為國而戰的概念,戰鬥意志薄弱,二缺乏預備役制度,在戰鬥中損失了士兵以後只能臨時招募士兵來補充,結果就導致後期部隊戰鬥力急劇下降。

第四,淮軍在武器裝備上還是以國內對付農民軍的那套經驗為主,火炮以輕便易攜帶的小口徑火炮為主,相比日軍以75毫米火炮為步兵支援火力要弱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在船橋裡等戰鬥中淮軍表現尚可,可以擊退日軍的進攻,但是最終卻不敵日軍。


不沉的經遠


淮軍是李鴻章在曾國藩的指揮下,於1862年3月編制而成,也被稱為“淮勇”。淮軍是為抵制太平天國運動而生的,而後在李鴻章的帶領下發光發熱,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的現代化軍隊,從配置到訓練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而淮軍的創始者也因為淮軍的強盛權勢不斷的坐大,成為一個在朝廷上響噹噹的人物。

為什麼近代化的淮軍在日本的陸軍面前還是十分脆弱,如此的不堪一擊呢,歷史漫談君將在下文為大家詳細說明。

第一,軍事裝備

淮軍是李鴻章手裡的一個底牌,他在底牌的建設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截止1894年9月,他已先後委託駐英公使龔照璦購哈乞開斯快槍7000枝,駐德公使許景澄購毛瑟槍12000枝,連珠快炮8尊,小口徑毛瑟五音快槍四批共10000枝,子彈1000萬顆。

10月,奏報已"先後訂購西洋各項快炮五十六尊、各項快槍二萬八幹三百二十餘枝,大小各項槍炮子彈一千五百二十餘萬顆"。

12月,又奏報委託許景澄代購毛瑟槍10000枝,子彈412萬顆,大小口徑快槍300枝,子彈10萬顆;委託楊儒(駐美公使)代購哈乞開斯六響槍3000枝,子彈200萬顆;委託龔照璦代購馬梯尼槍10000枝,小快炮若干門,這都是李鴻章大批量購買的武器。

其中小批量高價買的高精尖武器還沒有計算在裡面。李鴻章所購買的連珠快槍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日本當時所用的只是單發步槍。美國學者就曾說過:“清朝的軍隊是當時世界上排名前五的陸軍。”。

在甲午中日戰爭以前清朝的官員也是洋洋得意,甲午中日戰爭慘敗的原因並不能從軍備裝備的硬實力來找。

第二,軍事制度

淮軍雖然完成了軍隊硬件上的改造,但在軍隊的軟件上還是差人一步。淮軍雖然在軍隊訓練的陣法、隊列上請了外國教練,進行了一些西化,但在淮軍整個的統領指揮下還是沒有突破傳統的體制。

一般來說,一個淮軍將領會統治3—4個營,一個營大約500人左右,淮軍的將領基本對自己所管理的這幾個營是垂直管理,手下只有幾個小隊,沒有參謀沒有軍官,這導致在大型作戰的時候軍隊一多救容易亂了陣腳,整個軍隊像一對無頭蒼蠅一樣亂轉悠,有再多的子彈也打不到該打的地方。

日本一直都是一個具有超強學習能力的國家,從它在近代的蛻變上就可以看出,日本在甲午戰爭上的表現也是如此,它雖然沒有全部換成西方軍事強國的配置,但它把一些決勝的細節和軟件都拿捏的死死的,也確實收穫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日軍擁有一支現代軍隊所應擁有的所有東西,包括動員、指揮、參謀、後勤、編制、訓練、交通這些核心要素,這些要素形成了一個非常嚴密的指揮系統,使得日本的將士可以擰成一股繩,作戰能力也是大幅度的提升。

第三,將帥之才

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一個扭轉戰局的戰爭——平壤之戰,是因為指揮者葉志超的臨陣脫逃而潰不成軍的,平壤戰爭以後清軍的士氣大大衰落。

在甲午中日戰爭的時候,很多之前優秀的老將領已經去世,老將領飽受了磨難在實戰中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也在戰爭對燃起了濃濃的愛國之情,所以他們在戰場上可以拋頭顱灑熱血,會傾盡自己的全力去贏得這場事關國運和尊嚴的戰爭。

而新上任的青年將領,他們多是富家子弟,在一些緊要關頭通常會退縮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志氣,在他們心中自己的生命要大於勝利,安安穩穩的苟且也要大過搏命的光明。

他們在經驗和胸襟上都比不上前人,他們會因為自己的個人恩怨而延誤戰機,錯過絕地反擊的機會。日本將士就恰恰相反,他們穩準狠,在科學的軍事體制上負責的將領都是如虎添翼,他們總能在合適的時機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從而獲得最終的勝利。

淮軍是清朝末年的一個縮影,不是一個軍隊的失敗,是一個時代的落後。中國從近代以後就開始變法圖強,我們學經濟學技術,卻總是把根本的制度和思想放在最後。淮軍和日本陸軍差在了覺悟上,當時的清朝也是差在了覺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