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歷史對明代宗朱祁鈺很不公平?朱祁鈺是昏君?

說史君


朱祁鈺不算昏君,歷史對他不公平也可以可以理解的,畢竟他沒有兒子為他歌功頌德甚至最後連祖陵都進不了,造成這個局面有他的原因也有他哥哥朱祁鎮的原因。

如果說昏君,明朝出現的第一個應該是沖齡即位的朱祁鎮,也就是明代宗的哥哥。

朱祁鎮的昏招

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同樣是沖齡即位,與康熙的執政環境相比,朱祁鎮要幸福的多。三楊內閣最起碼沒有像鰲拜那樣,跋扈得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裡,也許正是這種生於安樂,使朱祁鎮一點也沒有憂患意識,反而養成了捨我其誰的自大性格。

隨著三楊內閣和張太后皇太后的相繼過世,朱祁鎮成了沒有約束的自由的小鳥。沒經歷過風雨的他在宦官王振的引導下,發動土木堡之役,最終將自己置身於危牆之下,成為也先的俘虜。朱祁鎮北狩之後,國不可一日無君,在孫太后和于謙的主持下,朱祁鈺即位,朱祁鎮成為太上皇。

朱祁鈺臨朝

朱祁鈺在臨朝後,憤怒的朝臣們請求誅殺王振的九族。王振的同黨馬順站出來,斥責言官。朝臣們在給事中王竑廷的帶頭下將馬順打死,朝堂上一片大亂。朱祁鈺害怕,剛要走被于謙拉住,于謙說:“順等罪當死,勿論。”朱祁鈺才下令,馬順之死不予追究。

由此可以看出,朱祁鈺性格有優柔寡斷的一面。

在於謙的輔助下,北京保衛戰取得勝利,也先多次表達了想將朱祁鎮放回意願,而朱祁鈺卻不想接回朱祁鎮,一時間朱祁鎮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在朱祁鎮被明朝派出的使臣接回後,直接被安排了南宮。權力一旦擁有誰也不願意放手,朱祁鈺雖然貴為皇帝也是凡人一個,他也不可能脫俗,朱祁鎮在被軟禁南宮的幾年中,是有機會莫名其妙地“被死亡“的,可是朱祁鈺明沒有那麼做。他還顧念著一點親情。

朱祁鈺被不公平對待的原因

朱祁鈺在位期間,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頓和改革,推動明朝政治由亂而治,漸開中興之象。從政治方面看,朱祁鈺不算昏君,反而是復辟後的朱祁鎮是一個昏君。

朱祁鎮忠奸不分,忠臣于謙被殺,奸臣王振卻被立旌忠祠。

冬十月丁酉,賜王振祭葬,立祠曰:“旌忠”。

朱祁鈺在朱祁鎮復辟後一個月去世,諡號被稱為“郕戾王”,不但剝奪了皇帝的稱號還被封了個惡諡。朱祁鎮最終以親王的規格安葬在北京西山。

總結:

朱祁鈺遭遇到歷史的不公平對待,與繼位的皇帝不是他兒子有很大的關係,畢竟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朱祁鎮才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抱影無眠夜歸人


誠邀,我是子曰讀歷史。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是非功過都是後人評說。歷史上對明代宗朱祁鈺的評價大多負面,有失公允,特別是朱祁鈺死後的明朝。奪門之變後,英宗復位,打擊抹黑朱祁鈺的擁護者和政績,最明顯的就是誅殺北京保衛戰中居功至偉的于謙,汙衊代宗神人共憤。

  • 被明英宗抹黑

明英宗朱祁鎮復位後,下詔指斥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並廢除其帝號,賜諡號為“戾”,稱“郕戾王”,這是一個惡諡,表示朱祁鈺終身為惡,還剝奪他死後葬入祖墳的權利,因而朱祁鈺是明朝遷都後唯一一個沒有入帝陵的皇帝。

  • 被孫太后下詔抹黑

孫若微孫太后廢除朱祁鈺的詔書上寫道:敗壞綱常,變亂舊制。放縱地淫亂、酗酒,信任奸人。毀壞宮殿,玷汙喇嘛,濫加賞賜、胡亂花費無尺度,橫徵暴斂無休止。國庫空虛,海內困窮。不孝、不弟、不仁、不義,臭名昭著,神人共憤,上天震怒,屢次降下預兆,朱祁鈺不知反省,拒絕進諫、文過飾非,造孽越來越厲害。

總之,怎麼荒唐怎麼惡毒就怎麼抹黑,孫太后汙衊朱祁鈺根本原因還是朱祁鈺不是她的兒子,她的兒子朱祁鎮被瓦剌活捉,眾大臣又擔心主少國疑,沒有擁立朱祁鎮的兒子當皇帝,而是讓他的弟弟朱祁鈺登基,孫太后勉強答應,內心反感。所以一旦自己的兒子朱祁鎮復位,怎麼惡毒怎麼抹黑朱祁鈺。其實,歷史上的朱祁鈺是一代明君,短短在位這些年,政治清明,政通人和,不像歷史所評價的昏君。

當大明王朝群龍無首之際,朱祁鈺站了出來,一邊重用於謙等老臣,一邊反對南遷,死守北京城,踐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同時,頂住壓力,啟用正統以來被迫害的忠臣賢將,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朝野清明,穩定了民心,也維護了大明江山的穩定。從大的層面上看,朱祁鈺的功績超過了朱瞻基,甚至超過了萬曆嘉靖,因為如果沒有他,大明早就名存實亡,天子都被俘虜了,重蹈靖康之恥的覆轍。一旦明王朝南遷,勢必和南宋小朝廷一樣,劃江而治,五胡亂華之禍又將重現,這一切,都不可抹煞的。因此大的層面上說,朱祁鈺就是一代明君,功垂千古德。當了八年皇帝后,他的身份已經得到了全國百姓的承認,若非他無子嗣傳位,若非奪門之變,他的功績會被後人認可的。

  • 總結

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朱祁鈺的缺點在於戀棧權位,還將回國的英宗軟禁於南宮,執意廢掉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企圖讓自己的後人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這些也是人之本性,十全十美的人不存在的。終於,善惡終有報,自己的兒子夭折,自己病篤之時,小人趁勢而發,倉促間,不能全賢名於一生,足可嘆息。

【作者寄語:我是子曰讀歷史,喜歡我的小夥伴,點贊關注加留言。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子曰讀歷史


首先朱祁鈺肯定算不上昏君,雖然有瑕疵,但總體來說應該還算個及格的帝王,至於歷史對朱祁鈺很不公平是因為在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鈺為明朝立下了大功,但在奪門之變後失去帝位,被朱祁鎮廢帝號,諡“戾”,他也是唯一一個明朝遷都後沒有入明帝陵的皇帝。

所以對朱祁鈺的來說,其對明朝的貢獻不小,但結局卻很悲慘,因此對其確實不公,而之後朱見深恢復了其皇帝名位,也算挽回了一點尊嚴。

臨危受命,扛起重擔

土木堡之變,明軍全軍覆沒,英宗被俘,朝廷震恐,大明朝面臨著自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太后跟于謙等人立朱祁鈺為帝,穩定局勢。

正統十四年九月癸未,上在迤北,郕王即皇帝位,尊上為太上皇帝,詔天下曰:朕以皇考宣宗章皇帝仲子奉藩京師。—《明史》

而朱祁鈺倒也沒有辜負人們的期望,執政之後,任用賢能,勵精圖治,頗有明君之風,一掃之前王振專權的烏煙瘴氣,朝堂一片清明。

而也正是由於君臣一心,同仇敵愾,使得明朝得以在短時間內調動軍需,訓練軍民,提升戰力,終於在北京保衛戰中擊敗了來犯的瓦剌,力保江山不失。

權慾薰心,囚禁英宗

要是沒有土木堡之變,朱祁鈺必然跟皇位無緣,但機緣巧合之下他卻成了皇帝,而這一做還做出滋味來了,而此時英宗回來了,這就引起了朱祁鈺的戒心,深怕皇位不穩,於是便做出了過激行為,他將英宗囚禁在南苑,嚴加看管。

之後更是為了自己子孫永保皇位,廢掉了侄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立兒子朱見濟為太子,而這一行為也引起朝臣的不滿。

奪門之變,鬱鬱而終

本來一切都按照朱祁鈺的設想發展,可兒子朱見濟命薄,一年後便夭折了,這對朱祁鈺是巨大而沉重的打擊,自己不惜與朝臣反目爭取來的繼承權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而更要命的是後來自己也得了重病,而這無疑給了反對他的人有了可乘之際,於是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擁立明英宗朱祁鎮復位,而朱祁鈺根本無力抵抗,之後被廢為郕王,軟禁於永安宮,沒多久便撒手西去。

俄諸門畢啟,有貞出號於眾曰:“太上皇帝復位矣!”—《明史》

身敗名裂,遭受不公

那麼怎麼客觀的評價朱祁鈺呢,首先在明朝遭逢大變之時,朱祁鈺能扛起重擔,臨危受命,並能在危難時刻重用於謙等人,其表現是受到肯定的,雖然北京保衛戰于謙當記首功,但朱祁鈺也功不可沒。

而看他之後的執政履歷,廣開言路,清除閹黨,也稱得上有所作為,但另一方面他也迷失在了皇權的誘惑之中,後來的所作所為確實過於偏激。

但總得來說他對明朝的貢獻還是大於其過失的,他不是昏君,所以諡號“戾”,剝奪皇帝稱號等對其確實不公,因此最後朱見深繼位後,恢復了其皇帝稱號。

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制曰:“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諡以聞。”遂上尊諡。敕有司繕陵寢,祭饗視諸陵。—《明史》

總結:綜上所述,對比明代宗朱祁鈺的功過,他的諡號以及剝奪帝號,未入皇陵等確實對其不公,但歷史最終會給人以公正的評價,所以朱見深為其恢復了帝號,而到了南明,又為其加諡十七字,廟號代宗。


臨石觀海


從史料記載來看朱祁鈺並不是昏君,為什麼說歷史對朱祁鈺不公平,主要是從他的付出和回報上來看這個問題。

朱祁鈺的付出

朱祁鈺登基是一個偶然,是宋英宗兵敗被俘以後迫於形勢才當上皇帝的,在位八年(1449年―1457年),憑藉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些業績。

1、維護政局穩定

土木堡之變使得大明失去了君主也失去了很多棟樑大臣,朱祁鈺登基以後任用賢臣于謙,穩定了朝廷內外的政治局勢,使得大明朝轉危為安。

2、努力發展經濟

朱祁鈺在位期間,山東、河南、山西等地受自然災害嚴重,朝廷採取了賑災安民的政策,給予地方不同程度的減免稅負,賑濟災民,安撫流民。而且自己帶頭厲行節儉,停辦各類大型活動,大力扶持農業發展。

3、治理水患

朱祁鈺任用能臣徐有貞治理黃河河患,修築了一條長達100英里的河渠,將黃河的河水引入大河並通過濟南府入海,使得黃河37年內沒有經受災難性洪水的襲擾。

從這三件事情來看,朱祁鈺維護了政治穩定、發展了社會經濟、改善了治理環境、可以說他是一個明君。

(朱祁鈺)

朱祁鈺的回報

朱祁鈺在位8年後,被蒙古瓦剌部俘虜的朱祁鎮(明英宗)回答了大明,回來以後他通過政變重新獲得了皇位,並將朱祁鈺幽禁於南宮,最後被害而終,享年三十歲,死了以後也沒有以皇帝之理葬入明十三陵,被罷黜為郕王,可以說他在位期間所做的很多業績都被朱祁鎮給抹去了。

(朱祁鎮)

總結

綜合上面的內容來看,歷史對朱祁鈺確實不太公平,但他覺得不是昏君,只是時運不濟,最終沒有得到好的下場。


以圖觀史


明代宗朱祁鈺,不僅不是昏君,相反還是一位不錯的明君。可惜我說了不算啊,皇帝說話才算數。

朱祁鈺的哥哥朱祁鎮重新上臺以後,把朱祁鈺一擼到底,不僅牌位從宗廟給撤掉了,連皇陵都不給他進去。等於是否定了朱祁鈺在位8年的事實。

明英宗朱祁鎮說話當然是算數的,誰讓他是最大的呢?所以他在位的時候,幾乎銷燬了朱祁鈺時期的所有豐功偉績,留給歷史的,可就是一個形象比較單薄的景泰皇帝了。

成化11年,朱見深恢復了叔叔朱祁鈺的名號。

朱見深是個有良心的皇帝,他雖然偏愛比自己大17歲的宮女,可是這不影響他個人的判斷能力。

朱見深3歲做了皇太子,可是父親被瓦剌人抓走再送回來的時候,朱見深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不過叔叔朱祁鈺並沒有殺掉這個侄子,而是將他給罷黜了。

按道理朱見深是要痛恨自己的叔叔,可是朱見深稱帝以後,一反常態,非要給自己的叔叔平反,他的理由還很充分。

  1. 首先,朱見深認為,朱祁鈺在大明朝最艱難的時候登基,保住了大明王朝的社稷,8年努力治國,天下太平,對得起大明王朝的列祖列宗。
  2. 其次,朱祁鈺被罷免皇帝封號,其實不是朱祁鎮的主意,而是當時石亨那幫奸臣所為。朱祁鎮事後想起來,也是非常痛心的。
  3. 再者,朱祁鈺畢竟是朱見深的親叔叔,而且這個叔叔對自己真的還可以,
    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抹殺朱祁鈺做皇帝的事實。

其實我認為朱見深這麼做,那是有恃無恐的,為什麼呢?因為叔叔朱祁鈺沒有兒子。既然沒有合法的繼承人,自然就威脅不到朱見深本人及其後人的皇位。

所以給朱祁鈺平反,那是做了一個順水人情。而且朱祁鎮的所作所為肯定會被後世所詬病,這裡朱見深的行為,也算是為自己的父親贖罪了。

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諡以聞。---《明史》

這就好比,當年三國時期,孫權為什麼不追封自己的哥哥孫策為皇帝?只是給了他一個長沙桓王的封號,因為孫策的兒子尚在人間,封了皇帝,這些娃豈不是要跟孫權的後人爭奪帝位?

朱祁鈺和于謙,屬於利益捆綁集團。

朱祁鈺是朱瞻基的庶子,朱祁鎮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以後,將弟弟朱祁鈺封為郕王。這本身對弟弟已經是不錯的了。

可問題是朱祁鎮被瓦剌人擄走了,皇太子朱見深才3歲大,而且若是由他登基,瓦剌人鐵定會來勒索大明。

為此于謙與太后商量了一番,決定將朱祁鈺推上皇位。這種事情,朱祁鈺從來沒有想過,他當然十分害怕。可以說,將朱祁鈺推上皇位的人,有三個。

  1. 第一個就是大臣中的代表于謙,于謙不僅反對南遷,而且反對將年幼的朱見深立為皇帝、因為于謙不希望大明王朝受到瓦剌人的牽制。
  2. 第二個就是孫太后,她是朱祁鎮的生母,朱祁鈺不是她的兒子,所以說孫太后能夠確立朱祁鈺的帝位,這給朝中大臣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3. 第三個就是朱祁鎮本人。說老實話,朱祁鈺真的不願意趟這個渾水,他做一個閒散的王爺,日子不要太舒服,可是朱祁鎮偏偏被人抓走了,這就由不得朱祁鈺了。

被這三個人架著,朱祁鈺強行被確立為皇帝。這三個人當中,朱祁鎮能報復的只有于謙一人而已,所以于謙和朱祁鈺才是真正一條船上的人。

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以後,不可能殺掉自己的母親孫太后,更不可能殺掉自己。只能對於謙下手,他是支持朱祁鈺的罪魁禍首,當然要伏法。

於時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見中國無釁,滋欲乞和,使者頻至,請歸上皇。大臣王直等議遣使奉迎,帝不悅曰:“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帝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先後遣李實、楊善往。”---《明史》

至於朱祁鈺本人,那下場就更慘了,不出意外,應該是被朱祁鎮給弄死了。朱祁鎮奪位一個月以後,才想起來,自己的弟弟還活著,立馬跑過去把他給弄死了。

歷史的確欠朱祁鈺一個交代。

明朝的皇帝按照史書記載,實在是太奇葩了,一個比一個特別。明宣宗朱瞻基是個蟋蟀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喜歡跟老虎豹子住在一起,明世宗朱厚熜和明神宗朱翊鈞數十年不上朝,明熹宗朱由校喜歡做木匠活。

壬申,罷福州,建寧銀場。甲戌,平江侯陳豫、學士江淵撫輯山東、河南被災軍民。二月乙巳,以雨暘弗時,詔修省,求直言。三月壬子,賜孫賢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辛酉,學士江淵振淮北饑民。王文撫卹南畿。甲子,總督兩廣副都御史馬昂破瀧水瑤。庚辰,緬甸執獻思機發。---《明史》

大明朝的皇帝,很少有正常可言的。可是朱祁鈺卻正是那幾個正常皇帝中的一個,可以說已經非常難得了。

  1. 朱祁鈺任用於謙主持朝政,堅決抵擋瓦剌人南下,守住了大明江山的大北方,可以說真正完成了天子守國門的重任。
  2. 朱祁鈺對受災嚴重的地區,採取了輕徭薄役的政策,同時還花了大價錢賑濟災民。
    此外,他對自己要求也比較嚴格,減少宮中各類開支,可以說是一位勤勉的皇帝。
  3. 朱祁鈺當政期間,也曾經命人治理水患。徐有貞作為主持人,制定了一份詳細的治水計劃,開鑿了一條100英里的河渠,花費了2兩年時間完工,此後使用了足足34年。

由此可見,朱祁鈺治國期間,還是勵精圖治,做了不少事情的。這些事情是無法抹殺的,而其他被朱祁鎮抹殺掉的事情就更加多了。

所以說,朱祁鈺在歷史上的存在感,絕對不應該像現在這麼低。如果真正給他一個公平的對待,或許他在明朝皇帝中,屬於英明帝王的前三名了。

總結:朱祁鈺虧在沒有子孫。

很多人說皇帝三宮六院,多麼多麼不好。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皇帝必須要保證自己的兒子足夠充足,那麼他的身後事才會得到妥善解決。

朱祁鈺可憐,只有一個兒子朱見濟,還夭折了。所以說朱祁鈺生病以後,不少大臣就建議立朱見深為太子。

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這麼一來朱祁鎮就再次被推到了歷史的前臺。即使朱祁鈺再不願意,也必須要接受這個無奈的事實。

石亨這些大臣,在朱祁鈺朝其實很受重用,為什麼他們會選擇倒戈朱祁鎮呢?理由很簡單,因為跟著朱祁鈺沒有盼頭。

皇帝必須要有繼承人,那麼臣子跟著他才有盼頭,至少不會被清算。可是朱祁鈺沒有繼承人,于謙還死跟著他,結果果然被清算了。


江湖小曉生


歷史對朱祁鈺很公平,相對於歷朝歷代以藩王身份終老一生的數不勝數的皇子來說,朱祁鈺要幸運多了。雖然,朱祁鈺不昏庸,但也決非明主,他性格懦弱,缺乏一國之君應有的心胸,膽略,智慧,只是機緣巧合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又被無情的拋棄,究其原由,實在是自身的原因,怨不得他人。

突如其來的土木堡之變,是大明朝庭至上而下的人們都想不到的,猝不及防的變故讓習慣了慣性思考的人們,一時間無所適從。

國不可一日無主,于謙等反映敏捷的大臣,馬上想到這個致命的問題。於是,郕王朱祁鈺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雖然,當時的人們有多種選擇,如立朱見深為太子,大後聽政。或者,朱祁鈺監國,立朱見深為太子。但是,最終大臣們還是選擇了擁朱祁鈺為皇帝,大概人們這樣做更能斷絕也先的非份之想,更能杜絕外地藩王的覬覦之心,在紛亂如麻的時局中更有號召力吧。

總之,從來沒有非份之想的朱祁鈺被推上風口浪尖上,相較於李世民等人為了皇位所做的拼死爭鬥,朱祁鈺的機遇無疑於是天上掉餡餅的天大好事,雖然,時間點上有點尷尬。

朱祁鈺沒有丁點的思想準備,他也沒有自己貼心的人才儲備。這一點,從他登上皇位後沒有大力提拔自己人上就能看出來。其實,就是他想提恐怕也無人可提,從這種困局上來看,朱祁鈺根本上就是一個庸庸無碌的平常人。

歷史也給了他充足的時間來彌補這些缺現。他做皇帝的時間有七,八年之久,這段時間,如果,朱祁鈺有雄才大略的話,足夠了。可惜,他沒有這個能力,或者說,他沒有利用好上天給予他的有利時機。

當奪門之變成功時,他還是亳無知情,可見他對朝局把握能力之差。當召集大臣上朝的鐘聲想起時,他的第一反映時問手下人,是否是于謙?言外之意,他認為于謙可能謀反。

于謙是什麼人?于謙是幫他力挽狂瀾的人,是扶他上位的人。如果這樣的人都不能成為他的貼心人物,天知道朱祁鈺還能依靠什麼樣的人。

每一個朝代的大臣中,都是魚龍混雜的,清一色的正人君子或小人都是不可能的,關健在於皇帝的關控能力。即便是後世的文盲皇帝朱由校,也沒有讓魏忠賢為所欲為。朱祁鈺的大臣中有曹吉祥,徐有貞這樣的人物不足為奇,但是,他的控制能力太差了,不僅給了他們足夠的權力,附帶也讓他們有了謀反的心思。于謙沒有謀反的心,卻得不到信任。

朱祁鈺至所以有死後不能入皇陵的待遇,是因為朱祁鎮的重登皇位,那麼,朱祁鈺有沒有避免的可能呢?有,但他沒有做成。這裡也雖有天不假英年和子嗣凋零的遺憾,更多的原因是他的憂柔寡斷有莫大的關係,他太缺乏要麼不做,要麼把事做絕的很勁了。只是殺幾個太監,砍幾棵樹,把朱祁鎮的待遇降低,太小兒科了。

歷史的風浪把一個資質平常的人,推到風口浪尖上,並非只是對他的垂青,更多的是考驗和煎熬。通過了,他就名垂青史,通不過,他就入地獄。怨不得他人。


一葉小舟168521774


大明政府在明代宗朱祁鈺帶領下外拒邊患,內撫民眾。對外,瓦剌人被擊退,最終放回英宗。對內,賑濟災民,治理黃河水患。王振專權時期被堵塞的言路,到他這也被重新打開。大明王朝在他手上,終於又逐步安定下來。當時土木堡之變之後瓦剌直逼京師,國事已經萬分危急了,這時朱祁鈺出來,力挽狂瀾,任用於謙等人成功組織了北京保衛戰。至此一役,培養出大批忠臣良將,明王朝中興有望。朱祁鈺執政期間,善用賢臣,勤於政事,堪稱明君。因後期汙點否認之前功績是不公平的。

明代宗朱祁鈺後期因為被權力利慾薰心,在加之心胸狹隘、多疑多慮、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軟禁太上皇,廢太子朱見深而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後來朱祁鈺病重不起時,其太子朱見濟已死,卻為了自己面子,不願復立前太子朱見深為太子。給自己留下汙點。。





朝花夕拾算不算晚


朱祁鈺不是昏君,他就是被權力迷了心智,辦的事情有點太絕了。

歷史上對朱祁鈺對朱祁鎮的態度有兩種觀點,把他哥哥關起來,大門封閉,只開一個小門。有一種說法是關雖關,但保證了朱祁鎮日常生活和需要,還有一種說法是連日常飲食都有所虧欠。這裡我要說的是,總之是把朱祁鎮關起來了。

景泰四年(1453年)發生的朱祁鈺的兒子朱見濟死,是造成朱祁鈺悲劇的關鍵。在這之前,朱祁鈺廢掉侄子朱見深的太子位,立自己的兒子。但朱見濟死,太子位應該回到朱見深那裡。可是朱祁鈺對他哥哥的防範太過了,對任何上書這項提議的人都大加斥責。本來按照孫太后的意思是朱祁鈺“代”朱祁鎮行使皇帝權力,現在這麼搞,已經不是“代”了,孫太后那裡很不滿意。

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鈺病重,再有大臣上書立儲,朱祁鈺仍與以駁斥,並準備接外地襄王世子進京。這件事被別人聽到後紛紛議論,此事已經嚴重違背封建傳統倫理道德,近脈血統不用用遠支,這事嚷六部大臣都心懷不滿。

再加上于謙,于謙是個直臣,為人清白不會拐彎,在日常工作中因此得罪了小人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于謙阻斷了他們上升的渠道,他們必然尋找別的支持者。

就這樣,景泰朝裡,太后、六部、武將、內侍,除了于謙剩下都站在朱祁鎮的那一邊,發生奪門之變也就不奇怪了。


甲申十七年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怎麼能說歷史對明代宗不公平呢?對他不公平的是他哥哥朱祁鎮,而他對他哥哥公平嗎?專制之下 國不可二主,最是無情帝王家而已。明代宗不是昏君。明朝有昏君嗎?昏君的重要標誌是掌控不了朝政,明朝即使到了崇禎都牢牢的控制著朝政大權,他一個昏君也沒有。明朝的皇帝是變態,是他們基因問題。明朱的這個問題現在依然存在在他們的後代之中。明代宗是明朝皇帝中比較被忽視的那位,在位時間不長 只7 年,也不太變態,也就沒什麼演繹的。但是也無意間留下了磅礴的一筆, 景泰藍 。景泰就是他的年號,在他的時期瓷器歷史上曾經綻花努放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