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書上講的都是對的嗎?

福萊得攝影創意工作室


盡信書,不如無書。

一,攝影書上講的理論知識,絕大多數是對的;

二,攝影書上講的一些實際操作知識,比如某副作品拍攝方面的參數值,如,光圈,快門,白平衡等等。我只能告訴你,如果你也想拍攝出同樣的作品,那些參數,僅供參考。為什麼呢?因為即使是同一個攝影師,在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時間,用同一部拍攝設備,用同一個攝影角度,如果不在參數方面作出相應調整,也很難拍攝出同樣效果的攝影作品。

原因很簡單,在拍攝過程中,拍攝者除了考慮以上參數設置以外,還要應對其它可能出現的不可預料因素,比如,雲層,風吹植物,水面波動,複雜環境或是原因引起的光線變化導致的快門,光圈,白平衡等參數變化。

所以在實際拍攝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不可盲目去“盡信書”。死搬硬套各種參數,否則一定會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第三,關於攝影技巧方面。我個人認為,如果你真的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攝影師,那麼也僅供參考吧。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使用的攝影設備都不一樣,而且拍攝習慣也不一樣,更不要說考慮到每個人的生理機能體質,比如說老人和小孩,以及每個人的審美和自己對色彩的敏感程度等等。

我給你講一個典型例子吧,每次我們欣賞歐美大片,尤其是以前的歐美大片,都覺得好浪漫,整體畫面發黃發紅。對不對?殊不知,在人家看來就是正常的,一點都不偏色,為什麼呢?因為歐美人和亞洲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再不理解,我就直接告訴你,他們是藍眼珠,我們是黑眼珠你就明白和理解了。這也就是日本生產的相機受攝影小白青睞的原因了,因為同為亞洲人,日本產的相機白平衡好操控呀。

所以說適合你的技巧未必會適合別人,同樣的道理,適合別人的也未必適合你。

綜上所述,我認為,攝影書上講的也未必全對(當然如果是針對作者本人而言,很可能是對的,但僅僅是針對作者本人)。如果想提高攝影技術,拍出成功作品。只能勤加練習,熟悉自己的攝影設備,才是王道。以上建議希望能幫到您。



桔林攝影


攝影是門技藝,又不是單純的技藝,能通過一紙說明書達成目的,那充其量可能只是會玩相機。

攝影是門藝術,卻又不單只是藝術,光有腦中的構想而無兵器,就像是無米之炊,也是白來。

我們學習任何一門課程都從翻開書本開始,攝影也不例外,只是由於它包含著全然不同的方向,又囊括了世間萬物、傳承著人類的歷史,還記錄著時代,每個人對它有不一樣的追求,所學之物也便有不同的側重點。

面對這錯綜複雜,剛邁入攝影之門的愛好者往往感到困擾。本期即是以"入門"為前提,為大家推薦幾本必要的攝影書籍,既是作為初學的敲門磚,又能給我們持久的輔助力,在攝影的漫漫長路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攝影術被髮明之前,前人們試圖利用光學原理固定住影像的嘗試。但是,此時期對於暗箱技術的研究和發明主要服務於繪畫,使得畫家的創作可以有所依據。

然而,這樣的繪畫方式雖然效率提高了不少,但仍然不能滿足人們對於快速、準確地記錄影像的需求,人們需要一種能夠將暗箱投射的光線不需要畫筆就可以記錄下來的媒體,也就是感光物質。

對於感光物質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25年,此時距離暗箱繪畫技術被公諸於世已有近170年。這一年,德國紐倫堡的阿道夫大學解剖學教授休爾採(J·Schulze,1687-1744)無意間將粉筆粉末與硝酸銀混合形成白色懸濁液,裝在透光瓶子裡。他將瓶子放在窗邊後發現,瓶子中液體受到陽光照射的一面顏色改變[注],未受光一面顏色則保持白色。

1、層次和顏色是分開的。

圖片分解為黑白層次和顏色,人對層次敏感,對顏色不敏感。

實際上黑白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小聲和大聲不會讓你產生"黑"和"白"的反應, 小痛和大痛也不會, 但光線卻會. 黑和白不是天經地義的, 它是感知上對光信號的響應.

2、視覺表現的,是層次上、顏色上、頻率上的對比。

3、還原黑該多黑、白該多白,即通透, 即對比度。

但對比度不是粗淺的曲線, 因為人眼不是那麼理解它的

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知識,是值得投資去理解的知識,不是說一句話的雞湯。對於我等理工男而言, "藝術"真的是摸不著頭腦的東西.

但是攝影這一塊給了我很好的開頭.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上面三點, 算是從理到藝的過渡, 算是搭了個梯子





YouKnow索以


攝影書上講的都是對的嗎?

攝影書上包括攝影課上講的一般來說都是對的,畢竟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我認為書上講的大多偏於理論且有點教條,不如攝影課講的實在。

(一)攝影書給你的是方向,是基礎

書上講相機構造,對於攝影人來說沒有多少意義,我們只要知道如何操作就好。

書上講的18%中性灰,我們只要知道如何運用就好。

書上講的如何構圖,那都是前人的經驗化為理論,我們也不要生搬硬套,需要逐步轉化成自己的經驗。

書上講的如何使用軟件,這才是最重要的,不過它給你的只是基礎,我們還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二)攝影書上給你的是方法,是方便

攝影書上告訴你如何使用相機,其實不如仔細閱讀說明書,自己在實踐中摸索。

攝影書上告訴你如何拍照,只是給你一個方向,還是需要自己積累經驗。比如說:書上講曝光準確一定要調到曝光表為“0”,其實在我們的實踐中減一點更好,比如說:書上講多重曝光用在拍攝不同畫面的照片,但是在我們的實踐中用在拍攝大景深時更好用。書上給你的只是基本方法,具體操作時還是要自己去悟,書上提供給你方便,讓你不去走彎路。

書有黃金屋,書有顏如玉,書給你一個捷徑,給你一種方法,給你一路充實。


笑天寫意


1、書是鑰匙,能開啟智慧之門;書是階梯,能幫助人們登上理想的高峰;書是小船,載著人們駛向成功的彼岸;書是良藥,能醫治人們的愚昧。

2、書是階梯,能攀登知識之峰;書是火把,能指引前進之路,書是良藥,能醫治愚昧之症。書是乳汁,能哺育人們成長。書是你最好伴侶,能與你共度美好時光。

3、書是火花,能點燃心中之火,書是雨滴,能滋潤荒涼之漠,書是信仰,能領導教徒之心,書是相機,能記錄萬年至史。

4、書是指航標,指引前進的方向,書是明燈,能照亮前行之路。

攝影書同理,但是市面上的攝影書良莠不其齊,在選擇時要多加註意,選擇名師和評價很高的優秀書籍。都說良師益友,就是選擇好老師的書籍學習,在學習攝影知識的同時又學到老師的一些思想和見解。購書與現在的購網課都是一個道理,淘寶上有很攝影書籍,比書店齊全,注意評價選擇適合自己的攝影書籍,在今天頭條或千聊上購買名師的網課學習。

攝影是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它需要有人指導學習才能有所進步。


曾庶熙


作為一個攝影從業者,同時也是一個釣魚愛好者。釣魚界流行一句話“釣無定律”,那麼攝影界也是一樣的,“攝影無定律”大部分情況下是成立的。除了書本知識外,攝影更多的是經驗的積累以及總結,每一次的拍攝你都能獲得對攝影的新的理解,以便讓下一次類似的攝影題材能夠更加圓滿的完成。比如拍櫻花,書本上介紹的是下午16:00-18:00時的拍攝,因為那時候光線最均勻,柔和,但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這個情況適合北方,就不一定適合南方了,夏季以我所以在的廣西為例,光線最柔美的時間段是傍晚的18:00-19:00,因為廣西很多地方夏季甚至20:00才天黑;拍攝時,書本上大多會給出光圈、快門、測光模式等參數,如果書本上是在櫻花林裡面拍攝,但是你拍攝的地方有一個大的水面,河流或者湖泊,此時生搬硬套書本上的參數顯然是不行的,只會由於水面的反光導致過曝等問題,還得藉助相機內的曝光指示表來校正一下合理的參數;再拓展一下,到了逆光環境拍櫻花,書上一般說拿反光板補光,但實際情況不太會有人願意拿著這些大傢伙出來,我反而喜歡拿那種可變色溫的便攜式燈管,補光效果有時候甚至會更好,如何正確曝光,這得多拍幾張看看效果,因為曝光指示表已經幫不上什麼忙了。當然,我不是說書沒有用,恰恰相反,書很有用,它是領你入門的師傅,修行還得靠個人。


攝影師陳慶之


書本上講的多數是對的,但也有知道瑕疵不說的,比如現在流行的軟件,重複曝光和換背景,兩者都有共同的缺陷,像素會降低一半左右,甚至是三分之二,但技術還是在,原來基礎上,前進了一大步。



藍鯨並蒂蓮


當然不是,人無完人,更何況攝影書籍是人編寫而成。

想要知道攝影書籍上講的是否正確,唯一的檢驗標準還是自己動手去拍攝,去驗證。俗話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每個攝影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拍攝體系,都有屬於自己的拍攝風格。或許攝影書籍中的某些方面對於某個攝影之人來講是對的,但是某一方面他又覺得不合理呢!所以說,攝影書籍是攝影前輩他自己對攝影的理解感悟,我們後輩可以借鑑、創新,但不能一味繼承。也就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以上是我的看法,歡迎大家點評,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謝謝



FHL6888


心裡有美靠實踐,創意拍攝靠思微。




陽光136699081


目前正在看《美國紐約攝影教材》這本書,這個問題我應該是可以回答的。

攝影專業書,目前我就看過這一套,之前還看過一些攝影師的作品集,那麼攝影書上講的都是對的嗎?這個是要看書的。

像我現在看的這一本,裡面的觀點和技巧都是對的,因為它是一本很經典的攝影教材,雖然是很久以前出版的,但是裡面的觀點沒有落後。

如果你選擇的攝影書不是很權威的話,那這本書裡面的攝影觀點和技巧,你就需要仔細的思考一下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嘛~


照片販子


關於攝影,書上說的是基本原理,是入門,是千篇一律的規則。

真正的攝影,拍攝的是感覺,拍的是個性,拍的是心情。這就需要在“規則”的基礎上,突破規則,法無定法,才能實現自我獨特的風格。

思想和創新,是攝影的靈魂,這些,是書本理論所無法理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