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發揚私募專業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發揚私募專業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編者按】合規守信是私募基金行業必須堅守的底線、不可逾越的紅線,社會責任是社會樹立的行業道德高線。前者必須強制遵守,後者值得鼓勵踐行。私募基金行業還處於發展初期階段,但是許多機構已經初步顯示出踐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性,在扶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堅信,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開展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責任投資,是未來私募基金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應有之義。

2月10日開始,《中國基金報》每週刊發專版,從不同角度剖析私募基金如何支持創新,為實體經濟服務。第十一版就此刊發專題文章《發揚私募專業優勢 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發揚私募專業優勢 ,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切實推進金融精準扶貧。

我國私募行業生長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下,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我國資本市場逐步發展,在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中逐漸壯大。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支持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既是私募行業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實踐,也是新時代私募行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在實際工作中,私募基金行業充分發揮“專業的資本”、“耐心的資本”、“善意的資本”三大優勢,主動作為、積極行動,已經成為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生力軍。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私募基金行業在產業扶貧、金融扶貧中發揮專業功能,在電商扶貧、消費扶貧中踐行社會責任,在教育扶貧、公益扶貧中釋放最大善意,有力支持了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征程中展現了基金的力量。

持續加大扶貧投入

2016年9月,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明確指出“鼓勵上市公司、證券公司等市場主體設立或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和扶貧公益基金”。協會在私募基金登記備案中對各類市場主體參股設立扶貧私募管理人、扶貧類私募基金提供“綠色通道”支持。

截至2019年12月,在協會備案的扶貧方向私募產品73只、規模超過1571億元,為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資本活水。同時,協會主動做好扶貧方向資產證券化(ABS)產品備案工作,推動金融扶貧創新。在ABS備案系統中專門嵌入扶貧模塊,支持扶貧類ABS產品快速備案,加強對扶貧類ABS產品的合規監督。截至2019年12月底,在協會備案扶貧ABS產品共31只、發行規模合計169.08億元,為貧困地區的基礎建設和民生工程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2019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就私募基金行業踐行社會責任發出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度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105家行業機構共投入精準扶貧資金4.58億元,扶貧投入在50萬元及以上的機構共32家,佔30.48%,其中,29家機構年度精準扶貧投入超100萬元。在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中,212傢俬募證券管理人共投入精準扶貧資金3.55億元,精準扶貧投入在50萬元以上的管理人佔9.43%,其中,19家管理人年度精準扶貧投入超100萬元,6家管理人年度精準扶貧投入超過1000萬元。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發揚私募專業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圖1: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精準扶貧資金投入情況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發揚私募專業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圖2: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精準扶貧資金投入情況

多措並舉綜合實施扶貧策略

根據協會《私募基金踐行社會責任報告2019》,2018年共有259傢俬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佔受訪機構總數的12.45%)和329傢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佔受訪機構總數的11.16%)在各類領域開展了精準扶貧工作,涉及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基礎設施扶貧、生態保護扶貧、消費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等扶貧領域。

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中,開展精準扶貧項目最集中的三個領域分別是產業扶貧(佔比44.02%)、教育扶貧(佔比32.43%)、健康扶貧(佔比22.39%)。在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中,開展精準扶貧項目最集中的三個領域分別是教育扶貧(佔比47.72%)、健康扶貧(佔比28.27%)、消費扶貧(佔比27.36%)。行業機構開展精準扶貧領域廣泛,內容豐富,展示了多樣化的扶貧手段與方式。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發揚私募專業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圖3: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精準扶貧項目類型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發揚私募專業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圖4: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精準扶貧項目類型

同時,協會積極倡導私募基金行業ESG投資理念,豐富行業文化內涵。“合規、誠信、專業、穩健”是新時代基金行業文化的核心內涵,ESG投資理念則是專業投資文化的重要內容。協會於2018年11月發佈《中國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研究報告》和《綠色投資者指引(試行)》,在行業內持續倡導ESG投資理念,鼓勵基金管理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不僅關注其財務績效,同時關注社會責任履行,綜合考量其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踐行長期投資、責任投資、綠色投資的投資理念,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隨著ESG投資理念得到私募行業廣泛認同並執行,私募基金管理人更加積極主動地將可持續發展因素納入扶貧方向的產品和策略中,幫助貧困地區吸引更多投資,助力貧困地區的實現持續發展、綠色發展。

發揮私募基金產業發展功能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較多采用產業扶貧方式,體現了行業機構發揮股權資本服務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功能,創新產業扶貧模式。行業機構通過在貧困地區設立產業扶貧基金、投資貧困地區項目企業,推動貧困地區相關產業發展,協助企業引進項目、管理、人力資本,拓展市場渠道,帶動當地居民收入、就業和政府稅收增長,同時吸引和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貧困地區落地,為貧困地區發展提供內生動力,實現“造血”式扶貧。

根據協會《私募基金踐行社會責任報告2019》,受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機構中已經有42家機構設立或管理有關“精準扶貧”主題投資的基金。在2018年度開展精準扶貧投資項目的機構中,開展了1個精準扶貧投資項目的機構佔比最大,為64.29%;其次是開展2個精準扶貧投資項目的機構,佔20.00%;11.43%的機構開展了3~5個精準扶貧投資項目,還有4.28%的機構開展了5個以上的精準扶貧投資項目。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發揚私募專業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圖5: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精準扶貧項目數

精準扶貧投資已經成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重要方向之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2018年度已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受訪機構中,26.25%的機構精準扶貧投資佔總投資規模30%以上。


【私募的力量系列專題】發揚私募專業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基金力量

圖6: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精準扶貧規模佔比分佈情況

用私募基金思維重塑“造血”機能,助力汾西脫貧

2016年,協會代表基金行業定點幫扶國家級貧困縣山西省汾西縣。汾西縣原為資源大縣,煤炭和鋁礦資源豐富。隨著國家對礦產資源的產業政策調整,汾西縣產業佈局過於單一,難以憑藉自身力量轉型,成為國家級貧困縣。全縣總人口14.5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6萬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158戶、40982人。

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和形成資本的重要工具,對於被投企業創立、發展、長功力的過程,給予的不僅是資金上的支持,更有資源上的對接、專業上的建議、時間上的陪伴。針對汾西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產業基礎薄弱的現實情況,在深入調研分析縣情、貧情的基礎上,協會會同基金行業,站在推動汾西縣經濟結構供給側改革的高度,充分借鑑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的做法,研究制定了“洪昌養殖項目產業示範、產業扶貧基金開發引領、光伏農場扶貧託底”的扶貧規劃,組織包括私募機構在內的行業力量實施了一系列專業幫扶、精準幫扶舉措,從縣、鄉、村三個層面打出了一套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公益扶貧組合拳,實現了“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有力支持了汾西脫貧攻堅事業。

(一)發揮基金力量,培育縣級支柱產業。

肉雞產業是汾西縣著力發展的支柱產業,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但由於缺乏技術、資金、人才等條件,產業規模較小、產業鏈較短,抗風險能力較弱,亟需藉助外力夯實產業基礎、實現跨越發展。發展肉雞產業鏈條,形成支柱,產生示範和帶動效應,需要項目和資金兩方面幫扶。

一方面是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建設肉雞深加工項目。協會依託行業資源,為汾西當地肉雞企業洪昌養殖公司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國家級龍頭企業山東諸城外貿公司,為企業提供技術、人才、業務等方面支持。2017年12月,幫助汾西完成27.5噸雞肉產品阿富汗出口訂單,實現了汾西出口歷史零的突破。雙方還在汾西合資成立了長晟科貿公司,建設年產1.86萬噸的熟食調理品生產線,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抗風險能力,帶動地方就業和培植稅源,為汾西打造肉雞養殖、飼料、屠宰、深加工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另一方面是綜合發揮各類基金專業優勢,助推汾西肉雞產業創新升級。扶貧產業基金是開展產業扶貧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實施行業引導的重要載體,有利於幫助貧困地區形成長期資本、壯大經濟實力。協會2016年向汾西捐贈1000萬元,支持汾西設立了汾西啟富扶貧產業基金。基金對長晟公司(肉雞深加工項目)注入250萬元股本金,壯大了企業的資本實力,豐富了股東結構,帶來了投後服務及基金股東的更多支持。創投基金作為市場化的投資主體,堅持投早投小的理念,專注於投資具有發展潛力及快速成長的早期公司,解決公司初創的資金緊張問題,助力企業快速成長。協會幫助長晟公司引入山證投資管理的山西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為企業提供了2000萬元可轉債投資,解決了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同時,協會還整合資本市場系統合力,協調山西證券投行服務團隊,幫助企業規範內部治理,穩步藉助資本市場力量發展壯大。

此外,協會還協調以國投創益為代表的央企扶貧產業基金和以毅達資本為代表的私募股權基金對肉雞深加工項目開展盡職調查。國投創益基金初步形成了1000萬元可轉債投資的意向,毅達資本等私募股權基金將在後續產業整合併購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目前,肉雞深加工項目已經建設完成,達產後將實現年產值4.65億元,利稅4300萬元,直接創造600個就業崗位,其中優先安排30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輻射帶動近3000人致富奔小康。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協會仍將發揮系統合力,為汾西肉雞產業引入上市公司資源和基金投資,幫助汾西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肉雞產業扶貧成效。

(二)調動專業資源,壯大鄉鎮集體經濟。

無勞動能力深度貧困戶的增收脫貧是扶貧工作中“最難啃的硬骨頭”,鄉鎮集體經濟薄弱也是貧困地區面臨的突出問題。為持續有效解決汾西深度貧困戶的收入保障問題,壯大汾西鄉鎮集體經濟,協會號召包括私募機構在內的35家會員單位捐資2355萬元,為汾西縣建成8座300KW鄉鎮級光伏農場。

在完成第一步資金投入後,協會和行業工作在第一線,幫助定點鄉鎮選擇最佳的光伏農場地址,解決緊俏建設原材料的採購問題,聯繫農科院和供應商選種最適合、最經濟的農場農作物。資金、專業建議、配給資源形成合力,以“農光互補”為設計理念的光伏農場真正落地,通過光伏電站發電形成電費收益直接補貼約800個無勞動能力深度貧困戶,提供託底支撐,同時又依託農場項目種養殖項目實現約8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增收,實現勞動脫貧。每座光伏農場年均綜合收益超過35萬元,實現了“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壯大了鄉鎮集體經濟實力,有效解決了深度貧困問題。

截至2019年底,8座光伏電站累計發電量446.26萬度,累計發電收益375萬元。除去運營成本,已為1882戶貧困戶分配資金241.34萬元,戶均增收約1280元。

(三)開展消費扶貧,支持鄉村特色農業。

消費扶貧採用“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方式,可以更為直接地幫助貧困鄉村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脫貧,進一步調動貧困群眾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實現穩定脫貧致富。玉露香梨作為汾西特色優質農產品,是汾西重點發展的農業項目,“酒香也怕巷子深”,香梨的銷售對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協會針對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產地偏遠難與高端消費市場對接的問題,發揮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資源優勢,實施“互聯網+”行動,幫助汾西引入京東商城、必要商城等電商平臺,打造“京東汾西特產館”和汾西玉露香梨銷售店鋪,為汾西特色農產品構建長期穩定可持續的銷售渠道。截至2019年底,玉露香梨的銷售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09戶1112人,戶均年增收約4000元。

健全行業公益機制,引導行業加強扶貧公益力度

為統籌基金行業扶貧公益工作,推動基金行業積極履行扶貧公益社會責任,2017年8月,協會在定點扶貧縣山西省汾西縣成立“基金行業扶貧公益聯席會”。通過聯席會這一制度設計,基金行業宣傳貫徹國家扶貧政策、分享扶貧經驗、統籌行業扶貧行動、合作執行扶貧項目,在引領行業扶貧公益事業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扶貧濟困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基金行業踐行公益文化、體現責任擔當的切實行動。《中國私募投資基金行業踐行社會責任報告(2019)》顯示,2018年度受訪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中,147家行業機構在公益慈善方面總計投入金額超過7,000萬元,公益慈善投入超50萬元的機構有25家,其中投入超過100萬元的機構有22家。受訪的私募證券投資機構中,283傢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投入總額超過2.7億元,公益慈善投入額在50萬元以上的管理人有11家,其中8家管理人2018年度公益慈善捐贈投入超過100萬元。

合規守信是私募基金行業必須堅守的底線、不可逾越的紅線,社會責任是社會樹立的行業道德高線。前者必須強制遵守,後者值得鼓勵踐行。私募基金行業還處於發展初期階段,但是許多機構已經初步顯示出踐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性,在扶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堅信,積極踐行社會責任、開展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責任投資,是未來私募基金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應有之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