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7年,月薪2萬5,負債5萬:為什麼越忙,反而越窮?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看似很光鮮,但總是很缺錢?

我就有這樣一位朋友,算得上是年輕有為了,30歲就坐上了公司副總的位置。

不得不感慨,這屆年輕人越來越優秀了。

有一次,他卻和我大吐苦水:“唉,這個月信用卡又要還了,工資還沒發,我的買房首付何時能湊上啊……”

我有點驚訝,這個職位的人,收入應該不低呀,怎麼還為還信用卡發愁呢?

細聊下去,我發現三個問題。

第一,雖然職位是副總,稅後月薪2萬5,但是剛提升不久;

第二,收入撐不起自己的消費能力。比如他酷愛運動鞋,不穿只收藏,有的鞋甚至金額達到上萬;

第三,看似體面的工作,過早的選擇了安逸,沒有副業做備胎。只羨慕別人年入百萬,腦子裡沒有策略,根本沒有執行力。

表面看,他好像是因為高消費導致自己的窘境。不,別忘了,就算沒有高消費,在上海一個月的正常消費也至少六七千。

實際上,真正起決定性因素的是第三點。與年入百萬的距離,差的不僅僅是錢。

1

打工永遠不能致富

試問,我們為什麼上班?很多人說:“賺錢唄!”

那麼,賺錢之後呢?“買房買車、旅遊享受?”

如果是這樣,那我要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現實。靠打工,可能要耗盡大半輩子,有的人甚至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房!旅遊享受更是奢侈。

首先,上班族沒時間到處旅遊享受。其次,那麼點工資最多是小放鬆一下,帶家人去個國外遊,可能還得刷信用卡。

這哪是享受,簡直是折磨啊。

工作7年,月薪2萬5,負債5萬:為什麼越忙,反而越窮?

聽起來很悲催對吧,可這就是現實。

如果,你想靠上班買房買車,不依靠父母的支撐,那簡直太難了。

二線城市的房價偏一點的按照2萬算,一套一百平的,加上裝修,至少220萬。一年薪資按照15萬算,一年存10萬的話,那需要二十多年才能買一套房,就算付個首付,也得6年。何況,很多人畢業前幾年,根本存不下錢。

這是身體健康、工作穩定、房價不漲的情況之下,還沒算上結婚、生子、贍養老人這些花銷。

通過打工買房子,就是這樣。

我之前有個學員,97年的小姑娘,家庭條件不好,大學上到一半就輟學,出來打拼三四年了。一開始是在教育機構拿著幾千塊錢,後來乾脆自己做教育培訓。最近,給父母全款買了一套房、一輛奔馳。

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又真真實實地發生了。

打工是很多人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步,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富二代,家裡能拿錢給你創業去

打工可以給我們積累經驗、增長見識、也能認識更多的人。但是你想通過打工來實現財富自由,實現買房買車的夢想,基本上是很難、很難的。

曾經,我在職場打工很多年,太有感觸了。小城市房價也有一萬了,薪資低;大城市薪資還不錯,房價卻讓人望而生畏。

你可以選擇打一輩子的工,但不能靠打工緻富。

2

思維決定貧富差距

有些人不是能力不夠,是思維出了問題。

我和這位朋友說,你這麼有能力,怎麼不做一份自己的事業。

他卻和我說:“我這都副總了,人家年入百萬,都是有背景的,我嘛,就算了吧,目前這個工作就是我的事業了。再說了,創業有風險啊,我工作勤奮點,早晚會實現財富自由。”

我相信,不止他一個人這麼想。其實,

抓住趨勢要比勤奮努力要重要的多。

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安於現狀、羨慕別人卻不行動、相信勤奮能實現財富自由,只看到了眼下的小安小富。害怕做錯一個選擇,就會陷入萬丈深淵,從而錯失一個個變富的機會。

工作7年,月薪2萬5,負債5萬:為什麼越忙,反而越窮?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思維方式真的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大多數的上班族,朝九晚五,現在996、007更是常態,偶然出去旅遊還得請假調休,出境旅遊說不定還需要刷信用卡。到頭來,一年也就掙個十來萬,這就很不錯了。

大家都知道,泥瓦匠很辛苦,薪資還不錯,但也是個靠身體吃飯的體力活。

我們老家有個親戚,家庭原因,沒什麼文化,更不提背景關係。只能靠自己雙手,做體力活。

一開始也是跟著人家做泥瓦匠,慢慢不滿足這樣的生活,結識人脈,竟然在第二年自己組建團隊,直接包工程,一下子一年能賺好幾十萬。

做泥瓦匠的很多,一年能賺幾十萬的泥瓦匠卻很少。不是他幸運,而是他有賺錢的“腦子”。

十年後,上班族可能還是個上班族,積攢點錢也得來買房買車。如果轉換思維,去做別的就另當別論了。而這個做泥瓦匠包工頭的可能賺了幾百萬,轉身做別的投資,讓錢繼續生錢。

不同的商業模式,導致收入天壤之別。

思維沒有貧富,不同的思維卻能造成貧富差距。

3

普通人究竟該如何做,才能越來越有錢?

我們要賺錢,還要成為金錢的主人。

告別越忙越窮的狀態,成為真正的主導者。那麼,普通人到底如何做,才能變的越來越有錢呢?

  • 定下目標,為自己的人生做具體規劃。

很多人真的特別努力,但是你發現沒有,公司裡那個加班最多的卻往往不是升職加薪最快的人。

因為,他們只會看到眼下的利益,只顧著做手頭的事,甚至從來不會思考事情的長遠發展。來活了,做就是了,很多人還覺得自己勤奮點總會加薪的啊。

殊不知,這樣只會讓自己陷入窮忙的怪圈,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低頭勤奮的同時,別忘記抬頭看看未來的路。時不時停下來,做做覆盤、列列計劃,為自己的人生做好規劃。有目標地努力,效率更高,走的也更遠。

一個階段定一個目標,然後卯足勁朝著這個目標靠攏。當一個階段性目標完成後,再朝下一個目標前進。

  • 勤加思考,建立賺錢的想象力。

能讓一個人賺大錢的,絕不是低效率的勤奮、日復一日的機械勞動。

上個世紀誰能想到能在網上購物呢?馬雲卻建立了淘寶。

在家不想做飯、還懶的動。那為什麼不能讓別人給我送過來呢?這個想法挺不錯的,於是,大學生張旭豪創立了“交大幫”網絡訂餐系統,即“餓了麼”最初原型。

縱觀福布斯榜單上的人,哪一個不是把自己想象變成了生產力。

最努力工作的人絕不會變得富有,最愛思考的人絕不會很平庸。

工作7年,月薪2萬5,負債5萬:為什麼越忙,反而越窮?

  • 停止幻想,付出行動。

光有想法,不去行動,這就是做夢。

淘寶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躍躍欲試,但是行動起來的少之又少。而那些抓住時機的人,早已賺錢了。

“還沒準備好”、“再看看吧”、“等我忙完這段時間吧!”這些都是不做的藉口。等到別人賺到錢的時候,又責怪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去做呢。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背後還有無數次你沒看見的失敗。如果做之前就畏手畏腳,怕這個怕那個,那這輩子實現財富自由,都只是夢裡想想。

你想賺的每一分錢,都需要你去行動。不然,都是扯淡。

  • 學會花錢,投資自己。

每個人都是消費者。窮人和富人的花錢方式卻大不相同。

窮人沒錢,所以對錢更加珍惜。為了省錢,貪圖小便宜,買一些不該買的卻也不貴的東西,看著好像自己省錢了,其實都是些可有可無的,根本就是在浪費錢。

富人呢?在自己沒有太多錢的時候,就懂得投資自己,學習課程,提升技能,雖然從眼下看,自己是花了一筆很大的學習費用,長此下去,自己收穫的反而是無價之寶。

愛因斯坦說過:“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時間。”

趁年輕的時候,多學習,投資自己。

站在更高的格局,審視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