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文明都是从一条河流开始的。


西拉沐沦横贯赤峰市北部,与南侧的老哈河会合为辽河,这两条河汇集了大小数十条支流形成了完整的水系流域,载浮载沉,奔流不息,一路滋润一路养育,冲开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文明由此诞生并蔓延向远方。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西拉沐沦汉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河,历史上为了区别我国第二大巨川——黄河,称其为潢水。她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的大兴安岭与七老图山脉交汇处,河水像是一条白色的丝带,自克什克腾旗始,经翁牛特旗,过林西县,穿巴林右旗,走阿鲁科尔沁旗,直至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汇处,将自己的身影淌进边塞重镇,曲折蜿蜒,与老哈河一起投入西辽河的怀抱。


从源头的涓涓细流开始,西拉沐沦沿途汇集了萨岭河、塔其沟河、碧流河,百岔河,东都坤兑河,怀都坤兑河、苇塘河、少郎河和查干木伦及木石匣河、嘎斯太河、古力台河等几十条主要支流,以及数不清的溪川沟系,每年十几亿立方的洪流,滚滚东泻奔腾不息。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西拉沐沦流域,既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又有一望无尽的田野森林,既有堪称绝佳的自然景观,又有闻名于世的文化古迹。还有资源十分丰富的水利、矿产、牧场、农田和野生资源,实在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良好天地。


西拉沐沦,是内蒙古境内的著名大河,辽河正源,在她的两岸曾经居住过许多游牧部落,中国北方民族的历史在这条河的流域上演出了史诗多幕,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这条河的子民,当然更包括今天居住在赤峰市的大部分人。席慕蓉为什么在西拉沐沦源头处抱头痛哭?作为蒙古族公主的外孙女,她的祖先在河畔生活、征战的历史记忆一定多次梦回,令她深夜惊醒;多少个世纪的悲欢离合,金戈铁马,全部源于西拉沐沦河源头处不动声色、静谧的泉涌。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西拉沐沦又是华夏文明之祖母。西拉沐沦孕育的红山文化,和中原的仰韶文化一起代表了中国北方史前文化最高水平,以赤峰地区为中心的西拉沐沦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龙文化之源。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生前曾说,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西拉沐沦就是我们的祖母河。


当你了解到西拉沐沦以她不尽的乳浆哺育了伟大的先民和英雄后裔的历史功绩,或目睹滚滚河水,日日夜夜东流而去的雄浑壮景时,你可曾想到,这滔滔的长河究竟是从哪里开始她的最初源流?


关于西拉沐沦的源头,古籍中也有不少的记载。《淮南子·坠形训》中说:“辽(水)出砥石。”东汉高诱注曰:“砥石,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南入海。”《水经注·大辽水》中说:“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入于海。”《辽史·太宗本纪》还有关于辽太宗“尝幸平地松林,观潢水源”的记载。近代康清源所著《热河经棚县志》说:“西拉沐沦源出克旗百尔赫赫尔洪,是塞外之巨川,早散见于诸家方志……潢源今称源水头。”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西拉沐沦古称潢水,所以源水头也称为潢源。西拉沐沦河源头的沙里漠河正源,位于克什克腾旗好鲁库地区中部(古称百尔赫赫尔洪),这里是克什克腾旗浩来呼热苏木,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为古平地松林(千里松林)故地,现在属潢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保护区总面积为4543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3831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西辽河干流西拉沐沦河源头区草原、林地、河流、湖泊和沼泽型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该保护区于2000年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2年赤峰市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潢源是真正的西拉沐沦河源头!


潢源在小腾格里沙漠草原的东部边缘,这里遍布由沙坨土和栗钙土构成的植被良好的沙山,山势低矮浑圆,并不陡峻,此乃古称“大碛(qì)山”。当临近源水头时,只见山势突然下陷,出现一个近似葫芦形的沙丘盆地,放眼四面之山,一片翠绿,长满了山榆、白桦,山杏,红柳,青杨、黄柳、欧李、山楂,榛柴、山丁和刺梅。间或有几株云杉,乔灌间杂,郁郁葱葱。从山顶到谷底,垂直高度约200多米,平均坡度35~40度,顺坡而下,便到了久已向往的源水头。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这里原来是一个直径七八米左右的三面塌陷外的半圆形沙湾,湾内几十口泉眼不停地淌出涓涓细流,从沙湾出口汇于一处向西北方向流去,开始了她的千里之行。趟水而下,山势渐窄,形成V型峡谷,花草树木愈加茂密。有些地段,对岸之树竟搭枝连叶,形成天然的水为路树为篷的绿色长廊。细沙河底,枯朽的桦木,山榆枝干横躺竖卧,最令人称奇的是本来已不见古松的此地,却有几截足有千余圈年轮的古松树干!在源流中沉睡着,它们大概以自己的不甘泯灭之躯来证实到这里曾是千里松林、平地松林吧!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这片沼泽平沙,于广20亩内,万泉争涌,白涌碧翻。泉自沙罅中涌出,或高喷水柱,八方落雨;或顶水隆起,宛银锅倒扣;或斜喷横射,漩涡叠出。


静下来看潢源,只见一脉溪水从平沙沼泽里,从葳蕤细草中流出。不细看似乎看不见水的来处,只是泥一样的沙浆在平铺着。再仔细看,才见沙浆之上水与沙在缓缓移动。所有白沙就像有人在调动,都在静静地以一个速度蠕动。原来细沙之下就是溢水之处,开始时水在沙下溢动,沙在水上蠕动,接下来是水至沙罅中涌出,沙又沉在水中形成沙浆。沙浆滑动一两处则是滤出的道道涓流,数脉涓流,又汇成一道清溪。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顺流而下四、五里,源流不断接纳沿岸泉水,流量渐大,转而向东北流去。由于坡降较大,源流湍急,流波如语。但两岸植被良好,河水清澈见底。


站在水流中抬头仰望,碧天一线。白云似锦,暝色入林,水气含烟,忽而鸿雁、水鸭、黑颈鹤飞走,忽而野鹿、狍子探头。有一种古幽、苍凉,野趣之美。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登山俯视,源流在深山谷底和一丛丛树林中时隐时现。凝神伫立,但见上游谷坡有轻微切割,明显的三级阶地。万千年来,大自然的雕刻家,把山川雕琢得十分奇丽而雄峻。


潢源,以其幽静、脱俗而游离世外,在这沙漠深处默默地造就着西拉沐沦。虽少有人知,但她并不寂寞。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辽天显十二年夏,太宗耶律德光驾幸平地松林,来到潢源,这个西拉沐沦养育的一代帝王在母亲河源静静伫立,目光透过河水注视着契丹的千里江山;民国时期经棚县令王枢为潢源美景所动,将其赞为经棚十二景之一:寻到潢河最上游,碧翻白涌镜含秋,人间艳说清流好,此更清流源水头。


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大河源头


古老、壮阔的西拉沐沦河的源头竟然是如此的神奇!和人们熟悉的滔滔大河相比,潢源是如此的神秘静谧,毫无喧哗,她更像是一片洁净的圣地。


然而这汩汩泉涌,涓涓细流,终将让西拉沐沦源流奔涌了数千年!这条河孕育了神秘的契丹王朝与辽文化,甚至在更为神秘的西辽,从中亚喀什到巴尔喀什湖畔,都可以触摸到这条河流的脉动。


唯愿高原风调雨顺,泉流永存!


照片提供:李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