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全球金融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動盪時期

3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著名金融學家吳曉求教授做了題為“全球金融大動盪與中國資本市場”的網絡公開直播課,該分析對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走勢研判有重大參考價值。在此對該場直播內容做節選。

吳曉求:全球金融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動盪時期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萬里智庫學術指導 吳曉求

全球金融特別是資本市場動盪的原因以及對未來趨勢的分析


在最近10個交易日,美國市場出現了4次熔斷的狀況,這是歷史上所沒有看到的。現在人們特別關心近期美國股市的巨幅波動是不是意味著全球新一輪的金融危機的來臨,或者說已經出現了新一輪金融危機。我個人的基本判斷是:全球金融特別是資本市場,的確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動盪時期。

做這種判斷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

第一,最近十天美國市場大約下跌了30%,甚至比30%還略多一些。顯而易見,這是一場市場危機。針對這樣的市場危機,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採取了歷史上非常罕見的政策措施,包括接近於零利率的貨幣政策。但是,市場往下的趨勢不是政策所能夠改變的,不是通過某些政策、通過安撫就能夠穩定的,

因為它表現的是一種信心的崩潰。所以必然進入大動盪時期。

第二,這次大動盪不僅僅是美國的股票市場,而且是全球性的。歐洲市場也包括一些新興市場的跌幅比美國市場還要大。

根據一些主要指標,實際上它已經是一場市場危機了。最近這一兩天我也開始似乎感覺到金融危機的影子,似乎聽到了金融危機的腳步聲。我個人判斷,至少到目前,還難以得出這就是金融危機或者已經爆發了金融危機的結論。市場危機與金融危機還是有根本差別的。

所謂的金融危機一定是全局性的,它包括匯率、利率、資產價格、企業的償債能力,金融機構的倒閉狀況。如果當市場上出現上述嚴重的狀況,那麼,可以說金融危機已經來臨。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哪一家金融機構特別是大型金融機構,在這次市場危機中破產倒閉,或者說被兼併了。

實際上美國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通過了多輪QE,穩定了市場,大約在2009年下半年,美國市場就開始慢慢啟動了我們現在稱之為“十年牛市”的市場走勢。這個現實與美國尤其是特朗普總統上臺以後,其對股市的關心程度密切相關。市場出現了長達10年上漲的趨勢。這既與美國的金融結構、資本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特別重要的地位有關係,也與美國政府的政策推動有密切關係。

我個人認為,美國市場這樣一個長達十年的上漲,應該說是有巨大的泡沫,已然是一個泡沫化的市場。美國經濟本身、經濟的競爭力的基本面和競爭力固然有所改善,但沒有達到這樣一個繁榮的局面。美國市場的基本面並不像其市場十年上漲所體現的那麼強勁,內在的脆弱性、泡沫化已經完全顯現出來了。

實際上2019年和2018年在我的有關論文中和講座中曾提到全球有兩個重大泡沫,其中一個就是美國股市的泡沫。只是等待一個特別的時機,特別的事件,就會爆發,這是危機內生性的原因,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是危機的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一般認為是有兩個事件,一個就是石油價格大幅度的下跌,現在最低跌到23美元一桶,這超出人們的想象,帶來一些心理恐慌。但是更重要的外部力量、外部因素對美國市場產生如此大影響的,還是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蔓延,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世界各國也包括美國,在初期並沒有意識到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和危害性,沒有估計到它對經濟和市場所可能帶來的嚴重影響,沒有做出深度的估計,有時還表現出一種相對樂觀。

第三個原因,就是恐慌性的市場心理預期狀態起了決定性作用。第三次熔斷的時候,市場恐慌情緒迅速上升,以至於恐慌指數達到了84點這樣一個歷史高點。

它會不會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裡面有幾個因素。一個因素是,全球的疫情能不能在一個不太長的時期內平緩,因為它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預期。如果說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和歐洲這些主要國家,在一個不太長的時期內,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麼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的概率就非常大。我個人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控制疫情比政府直接干預市場要重要得多。


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2020年2月3日春節過後開盤那幾天,中國股票市場對當時我們國家所發生的新冠病毒有了猛烈的反應。當時市場也出現了大幅度下跌。這種大幅度下跌,應該說還沒出現恐慌狀態。

受美國市場以及全球新冠病毒蔓延的影響,中國市場來了第二次的大幅度下跌。這次下跌,我想主要還是受外部市場的感染所致。

最近幾天輸入性疫情又在影響著我們市場。中國市場最近的大幅度下跌,主要受外部市場的感染,我們的確沒有必要恐慌。

就我們國家的市場來說,前期的那些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已經消化了。至於輸入性因素,我們還是能夠控制得住,我們有經驗。對輸入性的影響要高度的重視,但不必過度恐慌。

我認為,中國市場的危機時期已經過去,特大暴風雨已經過去了,現在只是特大暴風雨之後的一些星星點點的東西。

中國的市場,有很多制度性的、結構性的問題,從其市場本身來說,就市場風險來說,真的已經消化的差不多了。

市場風險來看,已經進入到中後期。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未來,我還是充滿信心的,但前提是,必須要深入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變革,

這個改革已經啟動,包括科創板、註冊制和調整上市公司的標準,加強對市場透明度的監管,同時重視信息披露,加大違規違法行為的處罰等,這些都是我們正在進行的改革。

從一個長遠的目標看,中國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國,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說中國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國,很重要的是基於對中國金融發展趨勢的判斷,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判斷。只要堅持改革、開放和依法治國,中國金融和資本市場未來就一定會成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我們正在持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我對中國資本市場,以至於中國的未來是樂觀的。

這是總的判斷。對中國資本市場,我們要重視外部影響,看到新冠病毒巨大的破壞性,以及給市場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但我認為,這都會是短暫的。


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


從政策本身看,我們分近期和中長期的政策重點。從近期看,畢竟新冠病毒對中國市場、對中國經濟還是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現在當務之急,首先是要鞏固好疫情防控的效果,不能讓它死灰復燃,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從經濟政策角度看,我們一定是要讓中國經濟恢復生機,所以企業復工非常重要。就國際貿易來說,如果全球的疫情能夠比較快地得到了控制,我想有影響,但不會太大、太久。

從短期政策來看,重點是要讓企業要渡過難關。

我欣喜地看到,我們國家有關部門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包括降稅、減費,也包括其他的一些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其中正在發揮一些作用。

從長期看,我們必須著力於改革、開放和發展。

第一,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點。就是要著力推進市場化。推進金融的市場化改革,也是基於金融脫媒力量。這就要求我們改革資本市場制度、規則和標準,要讓那些有成長性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的主體。市場化的改革,核心是要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

第二,中國金融的國際化不能停。

一是要著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金融開放,意味著人民幣是可自由兌換的,匯率的形成是高度市場化的,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匯率可能會處在一個相對波動的狀態。當然我們要把很多困難想到,把風險研究透。開放之後,受外部的影響會比封閉時要大得多,但是兩權相較我們是要選擇其中對我們更優勢的制度。我不認為,金融開放了之後,人民幣會有多大的風險。

二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中國資本市場,外國投資者現在佔比約在3%~4%之間,這與中國的國際地位不匹配,這是因為中國的金融體系沒有完全開放。如果中國市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話,我想其佔比應該在15%左右。一直以來,我們為開放資本市場做了很多政策安排,包括取消QFII和RQFII的額度,同時也取消了深港通、滬港通的額度限制,也在研究滬倫通的政策安排。這些都是在為未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做預備。

中國的金融開放走了第三條道路,就是金融機構的開放,這是我國目前開放實施的重點。

從今年開始,外國金融機構和外國資本在中國投資或設立金融機構已經沒有股權限制了。

最後我再講一講我們中國金融發展的戰略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要讓中國的資本市場成為一個國際化的財富管理市場。要使中國資本市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財富管理市場,而不主要是一個投機性市場,不是一個讓人恐懼的市場,不是一個讓人懷疑的市場。為此就要改革現行的法律、制度和規則。如何把中國市場的外國投資者佔比逐步提到15%,以形成新的國際金融中心,我認為,是中國金融開放的長期戰略目標。

中國金融和資本市場雖然還處在一個探索期,有時可能還是迷茫期,但是對中國金融和資本市場的未來還是要有信心。有的投資人現在可能損失很大,要相信我們很快進入黎明,要相信我們剛才所說的那個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我們共同攜手起來,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推動中國金融的改革,推動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