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廣西特色質量體系 穩步推進“質量強桂”戰略

中國質量萬里行 楊耀源

搭建廣西特色質量體系 穩步推進“質量強桂”戰略

廣西於2016年提出實施“質量強桂”戰略,是落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等一系列重要論述精神的具體體現。“質量強桂”戰略,是積極響應國家“質量強國”戰略的全方位決策,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少數民族地區質量建設的積極探索,是在質量強國戰略指導下執行的契合廣西地方質量發展戰略,是廣西社會經濟長期的質量建設戰略,通過激活和強化管理、標準、人才等一系列質量要素,重點實施質量提升、品牌建設、標準提升、質量技術支撐、質量治理、質量素質提升等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廣西質量總體水平,對推動形成廣西地方民族經濟特色發展新模式,提升廣西市場經濟優勢,維護中國西南邊陲民族地區安定大有裨益。有鑑於此,廣西政府應立足長遠,儘早搭建起科學、高效、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質量建設體系,對加快廣西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關鍵作用。

一、堅持企業主體地位,以質量管理和技術升級改造作為兩大抓手,重點提升廣西企業質量能力

引進適合廣西本地企業的國內外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有助於保障廣西質量建設快速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廣西企業的決策者有敢於革故鼎新的勇氣和前瞻性的眼光,打破中國企業傳統的家庭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將企業質量管理引入快車道。目前,“卓越績效模式”是當前國際企管界廣泛認同的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管理模式[1]。廣西在以“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質量獎”[2]為導向的基礎上,鼓勵廣西大中型企業結合現實情況,積極探索適合於本企業特色的管理模式,鼓勵小企業實施卓越績效管理,全面納入質量管理有效管理體系。注重發揮全區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有效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和成果產出率,轉化率,企業還要積極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鼓勵企業採用國內外先進標準進行技術改造,構建一整套針對企業內部質量問題研判,質量危機管控,關鍵環節質量監控,質量安檢檢測義務,明確主體責任的全過程質量管理機制,健全產品售後服務內容,營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廣西政府從政策和資金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廣西產業優化升級改造,提高地方財政部門資金使用效率,推動廣西“質量強桂”建設各項工作常規有序發展。

二、發揮政府尤其是質量管理部門的主導作用,加快構建網格化監管模式,著力多層次質量技術人才培養交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這一論述事實上強調的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發揮市場”的並重,是針對中國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總體發展任務的再認識和再調整。根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總體部署,完善和創新質量網格化監管新模式。推行這一模式,可通過監管資源的下傾,權利的下放,人員的下沉,將網絡建設成為發展質量監督的載體,促進社會參與的助推器,將公共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基層,實現社會質量治理和服務功能的深化拓展、精準釋發、全面覆蓋,切實保障廣西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根據2017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政府應將質量過程監管中專項監督檢查、定期監督檢査、日常監督檢査列為網格化監管的重點工作,集中優勢力量,圍繞安全風險、社會影響的產品徹底清理存在的安全問題和潛在隱患,積極學習借鑑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發達地區質量風險管理經驗,提升全區質量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理水平。整合全區現有高校教育資源,加大對質量管理,質量標準化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主要培養專業型、管理型和實務型人才。從專業型人才來看,推動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今後一定時期內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政策的根本要求,廣西政府應立足長遠,應當深入挖掘和培養有志於研究質量管理、質量標準化基礎性研究的學術型人才。從管理型人才來看,應該培養高素質一線管理人才,讓他們留得住,更好地服務於廣西、紮根廣西。從實務性人才來看,廣西高等院校可開設質量管理、質量標準等課程,定期組織專業學生到企業實習,提升其實戰能力。同時,質量管理部門應該加強人才行業交流,發揮同行業協會作用,幫助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再培訓工作,提髙現有員工質量意識和安全質量行為教育意識。搭建廣西企業間橫向交流,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縱向交流平臺,培養一批質量管理和標準化的行業內技術專家,積極推行企業首席質量官的質量管理工作。應該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浙江、上海等沿海發達省份,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系統業務交流,吸收先進的管理思維和管理方法,為廣西戰略性企業發展和產業轉型打造標準信息公眾服務平臺等服務,並努力與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搭建區域型質量管理學術交流平臺,吸收歐美國內外先進的質量理論和管理經驗,著力為廣西質量提升構建綜合性人才交流大環境。

三、加快廣西特產地方標準的制訂步伐,培養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民族性品牌,塑造形成自身民族地區特色的質量文化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大背景下,廣西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寄希望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依託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少數民族文化優勢,將地方標準制訂列為全區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也是廣西質量建設的歷史性契機。廣西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自己燦爛的文化藝術,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點,是絢麗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發揮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特性,不僅關係到民族文化傳承的事業,而且還應該為廣西地區經濟發展提供長盛不竭的動力。廣西地區產業發展以食品、有色金屬、石化、冶金、電力、造紙與木材加工、紡織服裝與皮革加工為傳統優勢產業[3],應加快推動製糖業、機械、鋁業、冶金等行業跨越式發展,尤其是在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央同意廣西設立自貿區的背景下,要加快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高技術船舶、機器人和高端數控機床等先進製造業落地廣西本土,積極支持企業制定具有高於同行業水平競爭力的企業內控標準,鼓勵採用國內外標準,以此推動民族企業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廣西應依託壯、瑤、苗、侗等傳統民俗文化,注重挖掘產品服務的內在性質特徵,延伸旅遊產業特性,逐步發展廣西各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品、民族建築、醫藥用品、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等,比如織錦、刺繡、陶瓷、竹編、芒編、銅鼓、瑤族的長鼓舞、捉龜舞、黃泥鼓舞、盤古兵舞、八仙舞、胡碟舞等標準制訂工作。標準制訂應積極引入政府質量管理部門、企業技術研發專家、社會專業人士等多方共同研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延邊特色的領先國內同行業產品的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

此外,廣西應加強市場主體建設,培育民族特色品牌。逐步建立起基於長遠發展併兼顧企業價值觀、民族文化觀相適應的企業文化。企業建立新的企業品牌架構體系,努力塑造有利於質量和品牌意識的企業價值理念。

[1]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摘錄)》,載於《國家質檢網》,2013年3月1日。

[2] 《廣西設立“主席質量獎”》,載於《廣西日報》,2012年7月19日。

[3] 《集聚發展優勢 引領產業升級——廣西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綜述》,載於《廣西日報》,2019年1月7日。

作者:楊耀源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政黨外交學院 講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