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不僅限於戰場,來看看這些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軍事論著的傑出代表,被列為世界十大軍事理論著作之首。自其面世以來,對中國乃至世界軍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影響深遠。與此同時,《孫子兵法》 的基本原則與思維方法,還滲透到軍事以外的社會生活領域,在商業經營、企業管理、體育競賽、外交角逐等活動中得到非常廣泛的重視與應用,在日本等國家,也是企業家們學習、研究及應用的熱點,被奉為商場的“《葵花寶典》”。  從《孫子兵法》立論的全篇可以看出,孫武寫這部兵時,是為了向吳王夫差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能以求得到重用,並進一步驗證自己的軍事理論,雖然書中也闡述了軍事與政治、經濟的密切關係,但主要是針對一次戰爭的勝敗,而非就治國的全部方針策略來論述的,具有很強的“一次性”的特點。就這一點而言,孫子兵法當對項目管理有現實指導與借鑑意義。《孫子兵法》博大精深,筆者實在是隻能見其一斑,在這篇文字裡(確切地說,可以叫讀後感),筆者只是想表達一點自己對此的膚淺認識,請專家、同仁批評指正。

  戰略、策略與執行貫穿項目管理始終

  第一篇《計篇》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強調在戰爭之前,君主應與群臣進行戰爭的預測和籌劃,即制定指導戰爭的戰略。第二篇《作戰篇》 通篇論述戰爭之前應當進行的準備工作;第三篇《 謀攻篇》講“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強調通過戰略謀劃使敵人不戰而屈,為“善之善者”,更進一步強調了戰略謀劃的重要性。其後《形篇》、《勢篇》以至於《火攻篇》、《用間篇》分別從策略和執行的不同角度、層面進行了論述,強調通過戰術的奇正變化、攻守的虛實以及靈活運用火攻、間諜等戰術,來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可見,孫子是既是一個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又是一個現實主義的實踐家,他為吳王夫差攻擊強楚的戰爭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從項目管理的實踐來看,推行“法人管項目”,正是在市場經營及項目管理的過程中重視戰略謀劃與宏觀管理的體現。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對於項目管理與經營項目的戰略謀劃與管理策劃尚顯欠缺。從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項目中標後,往往沒有較多時間進行詳細的策劃,一般只能邊幹邊謀劃。但我們絲毫不能忽視其重要性。重要的項目,需要企業儘可能的組織內部專家,在較短的時間內,客觀評估項目所具備的資源條件,分析項目面臨的潛在風險,對項目管理與經營的目標、戰略、策略、計劃、措施以及重要的實施細節進行規劃,並形成書面的文件,以指導項目經理部實施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我們現在必須加強項目運作前期階段,企業的高層和中層對於戰略和策略謀劃的重視程度;在項目實施和管理階段加強中層和基層的執行力度。

孫子兵法不僅限於戰場,來看看這些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對項目經理的選擇和培養

  《計篇》曰: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提出了為將者應具備的五項基本素質:有智謀、講信譽、有愛心、有魄力、有紀律。這五項基本素質的提法與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提法具有顯著的不同。孫子把“智”放在了第一位,而不是“仁”,因而具有顯著的實戰意義。因此“智、信、仁、勇、嚴”也就成為歷代君主選拔和培養軍事將領的基本標尺。

  從項目管理的實踐來看,對於項目經理的選擇也是項目管理成敗的重要因素,而且項目經理本人也應當把自身基本素質的不斷修煉和改進作為一件重要事情來抓。現在談一談本人對“智”的理解。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顯然,“智”不僅僅是擁有文化知識的多少,而是智慧,即綜合運用文化知識的能力、洞察分析客觀事物運動變化發展趨勢並擬訂相應對策的能力。隨著建築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改革開放的日新月異,我們會承接到越來越多的國際工程項目或者外資項目,其管理模式與以往大不相同。在本質上則體現中西文化傳統與思維模式的不同。例如在證明“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的過程中,中國法律往往需要“犯罪嫌疑人”自己證明自己沒有作案動機、案發時間不在現場等等;而西方法律往往需要控方來證明“犯罪嫌疑人”確實有罪,因而需要收集大量的直接和間接證據。

  在項目管理實踐中,如果施工方向業主索賠,業主方往往會提供證據證明施工方索賠不當或者數額不當;而國際工程或外資項目的業主往往根據合同要求施工方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證明索賠合理且數額合理。哪怕是實際發生而且盡人皆知的損失,如果沒有足夠的書面資料作證據,也會使自己成為冤大頭。因此,我們在項目管理工程中就必須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和創新施工工程中各種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適應這種市場模式,首當其衝的是對項目經理的選擇和培養。

  二次經營的指導思想

  《勢篇》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意思是講行軍打仗,應當以正面軍隊迎戰,以正常戰術指揮部署,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但更要出奇制勝,通過奇正、虛實等變化來攻其不備,才能取得戰爭勝利。孫子提出這種思想是有其時代背景的。在春秋之前,戰爭雙方一般是約定時間、地點,分別布好陣勢,互下戰書甚至通告天下,而後正面作戰。這種做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需要,因此孫子提出“兵者詭道”“兵以詐立”的思想。

  中國建築工程行業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影響,工程造價管理一直沿用定額制度,在這種情況下,承接到工程項目的時候,施工企業和項目經理部基本上可以預測到項目的盈虧情況,並且可以按部就班地組織施工生產(這種情況下的施工企業基本上屬於生產型企業,項目管理基本內容是上產管理為中心)。這種情況與春秋之前的戰爭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首先是根據定額取費的費率下浮,然後是清單制的推行,工程項目管理面臨著日益惡化的經營風險,甚至有不少項目在承接到的時候就是虧損的。這就給項目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施工企業必須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項目經營必須要有效益,同時企業又必須不斷地擴大規模,才能在市場中贏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參照《孫子兵法》,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施工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要從生產型轉向商務型,加強中標後的二次經營工作,並且在項目二次經營過程中,貫徹“以正合,以奇勝”的指導思想。在二次經營中,“以正合”就是按照項目管理的要求,科學管理、精心施工,使項目管理達到精細化、規範化的運作要求,做好四大控制、四項管理和兩個協調,特別是控制好項目的成本支出,這樣才能使項目管理立於不敗之地,這是開展二次經營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出奇制勝,項目應當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的努力開展經營工作,例如深挖合同漏洞、做好籤證索賠:樹立共贏理念、策劃設計變更;嘗試風險分包、購買工程保險、轉移潛在風險;並努力承接後期機電、精裝等利潤相對豐厚的施工內容,以儘可能的實現效益最大化。因此,“以正合”是基礎,“以奇勝”是關鍵,二者絕不可只重其一。

  綜上所述,在建築施工企業從“生產型”(以生產為中心)向“商務型”(以生產為基礎,以商務為中心)的轉變過程中,絕不僅僅是要求項目經理只去做經營而不管生產,相反是要在管好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要求,即做好在商務經營指導下的生產管理,進而做好經營工作。而企業也不僅僅是管理重心的轉移,而是在做好在項目前期階段的策劃強化過程執行力度前提下的生產支持和商務指導。總之,企業從生產型向商務型轉變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觀念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