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学,学成后毅然回国,他:能为祖国做贡献,比获诺奖更光荣

赴美留学,学成后毅然回国,他:能为祖国做贡献,比获诺奖更光荣

马克思曾说,“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才到达光辉的顶点”,之于所有科学家而言,诺贝尔奖就是科学高峰的顶点,它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奖项,代表了至高的学术荣誉,更是对学者学术成果的肯定。。

中国目前只有莫言和屠呦呦在近些年获得诺贝尔奖,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其实在上个世纪就有人完全有实力获得诺贝尔奖,可惜阴差阳错遗憾错过,如果他当时当选,中国人就能提前88年获得诺贝尔奖。

倾心物理,钻研刻苦

这个人就是赵忠尧,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为我国核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1902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他从小出生于医学世家,但却体弱多病,父母当时还希望他能成为一名老师。

在他18岁时,他顺利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南京大学前身)。上帝不会埋葬任何一个有才华又肯吃苦耐劳的人,在上中学时,他就表现出了对数学和物理的浓厚兴趣。由于兴趣和用功,他学习十分出色,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成绩,老师和同学都对他赞叹不已。

赴美留学,学成后毅然回国,他:能为祖国做贡献,比获诺奖更光荣

他父亲去世得早,为了挣生活费,他就在学校的物理系做助教讲课,既能锻炼自己,还能有时间学习化学。几年内,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引起了叶奇顺教授的注意,并在筹备之初邀请他去清华大学。同年,他正式成为清华物理系助理教授,开启了自己的物理之路。

赵忠尧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贫困和弱小,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清华任教期间,他逐渐发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物理学科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于是,他用教书的全部工资,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1927年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渡轮。回望家乡的方向,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踏踏实实学点东西,不辜负祖国的养育。

他以卓越的成就和一颗真诚的心,给前诺贝尔奖获得者密歇根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美国期间,他和所有的留学生一样,除了一丝不苟的学习外,还和导师一起完成了专业的学术研究。很快,他的加州理工学院成为国际重点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他也得以吸取大量知识充实自己。

重大突破,憾失诺奖

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赵忠尧把重点放在了难度更大的论文题目“硬伽马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系数”上,为了研究课题,他每天研究16个小时,连续攻关3个多月,毕业旅行都泡了汤。

皇天不负苦心人,1930年,他记录了正电子和负电子的运动!这是核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研究成果意义重大,足以使他将诺贝奖揽入怀中。可惜的是,当时安排检测的人员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加之设备故障,未能肯定他的研究,也影响了诺贝尔奖评选。

几年后,真相才终于大白,赵忠尧的研究方法被证明是先进和准确的。

赴美留学,学成后毅然回国,他:能为祖国做贡献,比获诺奖更光荣

1932年,他加州理工学院的同学安德森通过云室进行宇宙线的实验,也发现了正电子的存在。193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为表彰正负电子发现的成就,将诺贝尔奖颁给了安德森,其实他的研究比赵忠尧整整晚了两年。

毅然回归,为国效力

1931年,他在德国留学期间选择在清华任教。他主持建设了第一个核物理实验研究实验室,在艰苦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核物理实验研究项目。以学生为本,手工教学,实现了零核人才的突破。

即使在抗战时期,许多著名大学南下组建西南联大时,赵忠尧也潜心研究,继续对中子共振间隔实验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培养出李正道、杨振宁、邓家贤等优秀人才。可以说,没有赵老,新中国就没有核成就,新生政权就没有威严。

赴美留学,学成后毅然回国,他:能为祖国做贡献,比获诺奖更光荣

赵忠尧曾被邀请参观美国的核试验,对其原子弹研究了解颇深,甚至还有一些数据资料。有了这样一个在美国的机会,他受到中科院的委托,到美国购买物理实验设备。为购买设备还耽搁了自己研究的进展。

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中美关系恶化,美国也开始关闭对华渠道。赵忠尧开始准备回国,一路上要通过美国的重重阻挠,于是他放弃了携带任何与核能有关的零件,

只默默背下了加速器的核心数据,但在回国的路上还是被扣留,关押在了日本监狱。

总理当时听闻此事立马提出了严正交涉,经过艰苦努力,赵忠尧终于回到了中国。他

回国后立即投入到我国的核事业中,领导了核武器加速器第一部分的装配工作,还参加了测试核反应堆的任务为新中国的核事业奠定了基础。

奉献终身,国士无双

有人曾经问赵先生,你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你后悔吗?赵教授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觉得只要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完全比获得诺贝尔奖更光荣。这就是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想法,他不介意诺贝尔奖的旁落。

赴美留学,学成后毅然回国,他:能为祖国做贡献,比获诺奖更光荣

他还致力于促进青年学者的发展,并为各国有才华的青年人提供机会。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生活和工作十分艰苦,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决不能忘记这样一位怀揣着为国家服务的理想的老人,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洒在了中国的大地上。

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会举行活动,纪念中国核科学奠基人赵忠尧教授诞辰100周年。李正道发表书面讲话,称赞赵忠尧教授是“中国核物理的先驱和中国近代物理的先驱之一”,他说,中国科学家应该在70年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应该是赵忠尧教授。这才让让很多的人得以了解他。

如今,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以强健的脚步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上,我们更不能忘记赵忠尧这样的国之栋梁,正是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有了今日共和国的辉煌。

铭记英雄,国士无双。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就让我们授予他时代的勋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