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難”背後的問題是什麼

“出行難”背後的問題是什麼

川藏線上,“暖心車”翻山越嶺,載著休假官兵回家。

“出行难”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野外駐訓地,休假官兵有序登車,開始長達14個小時的“下山”之旅。

“出行难”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週末外出,官兵們開心歸來。

春天來了,營區裡的樹綠了,花開了,第77集團軍某旅運輸連上士鄭晨陽也啟動了自己的“採購計劃”。

“得趕緊網購些生活必需品,去了野外可就買不到了。”除了去年參加國慶閱兵,當兵11年的鄭晨陽年年都跟隨部隊野外駐訓。每年的這個時候,長達數月的野外駐訓即將到來。提前“屯糧”,正是他多年的經驗。

這次,連隊戰友劉大亮卻提醒他:“到時候外出再買也來得及。”

鄭晨陽不以為然,反問道:“當兵這麼多年,你外訓期間外出過幾次?”

“去年在高原上我都外出了好幾次呢,還休了個假,旅裡派專車接送的!”劉大亮說。

面對鄭晨陽的驚訝,劉大亮接著對他說,去年高原駐訓期間,官兵休假和週末外出,旅裡都安排專車接送,大家稱其為“暖心車”。

“暖心車”暖了兵心,但戰友們並不知道,“暖心車”給基層官兵帶來便利的背後,卻經歷了艱難的一波三折,並在該旅引發了一場管理理念更新的思考。

以一場官兵懇談會為起點,“暖心車”出發了

野外駐訓期間,正常組織官兵休假和週末外出,還車接車送,第77集團軍某旅的這個做法,要從一場官兵懇談會說起。

2019年夏,該旅整建制機動至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展開高原適應性訓練。

按照以往“慣例”,如果駐訓時間較短,旅裡就不組織官兵外出、休假,待任務結束返回營區再行安排。

後來,日子一天天過去,駐訓時間長得“破紀錄”,大部分官兵對野外的新鮮感逐漸消退,疲憊感不斷滋長。旅裡先遣分隊,更是連續作戰了小半年,早已疲憊不堪。

就在此時,該旅召開了一場官兵懇談會,旨在聽取基層意見、積極解難幫困。

“駐訓時間比較長,能不能安排週末外出和休假?”會上,一位基層官兵代表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並不是個別想法。旅裡隨後瞭解到,很多單位野外駐訓“有的有外出沒休假,有的有休假沒外出”,有的單位外出和休假都沒有,甚至有些官兵從未出過野外駐地營門。這背後固然有各種各樣具體的困難矛盾,但官兵對外出、休假的期盼是切實存在的。

一張嘴提出的問題,撥動了會場裡更多的心。

基層官兵代表們紛紛表達出相同的呼聲:“戰士們確實太累了”“高原環境惡劣,時間長了枯燥乏味”“調整調整更能激發活力”……

“這麼看來,我們是不是也該轉變下觀念呢?”官兵有所盼,黨委有所思。

“官兵們弦繃得時間久了,也要適當鬆一鬆。”在聽取廣大基層官兵的呼聲後,該旅黨委認識到,保持連續作戰、艱苦奮鬥作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客觀現實。高原駐訓時間長了,不讓大家調整休息,反而容易影響訓練和工作。加之長期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中,官兵心理也需要適當放鬆調節。

那場懇談會上,幾十名基層官兵代表提出大大小小共計208個具體矛盾和困難,該旅領導當場決定:“就以解決外出、休假問題為開始,逐一掛賬銷號。”

旅領導的決心引起了大家更多的關注:“下一步大家該怎麼出去?”

“有送菜車,有送報紙的郵政車,有時還能碰見外出辦公的車……”四級軍士長劉閣峰掰著指頭數現有的出行渠道,“就這還要看運氣。運氣不好,就只能打電話叫‘黑車’,時間不靠譜,安全更沒保證。”

“機關協調解決,給官兵安排專車。”該旅領導再一次拍板。

很快,該旅部隊管理科、人力資源科、運輸投送科合力制訂相關計劃,解決官兵外出問題的“暖心車”呼之欲出。

一波三折的週末外出之路,倒逼管理理念轉變

旅黨委下定了決心,機關也做出了計劃,但官兵週末外出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起初,大家覺得在外訓地也能外出放鬆,一路上心情都挺好。”第一次週末外出,運輸投送科協調來了地方上具有正規運營資質的公交車,部隊管理科參謀郭曉飛也上了車,目睹了戰友們的喜悅之情。

事實上,郭曉飛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外出。為了安全保密,部隊管理科與當地公交公司“約法三章”,並由帶車參謀監督執行。

“部隊都在這條山谷裡,安全保密問題必須託底。”早在制訂外出計劃之初,機關就想到了這一點。

但很快,意料之外的問題出現了——

“一來一回兩個小時都在路上,真正的外出時間只剩下一個半小時左右,去幹啥都是一路小跑。”返程的路上,郭曉飛耳旁全是戰友們抱怨時間緊張的聲音。

抱怨就是意見,部隊管理科迅速修改計劃。經請示上級領導,他們決定延長外出時間,按照官兵在縣城下車、上車的時間計算請銷假時間。同時,協調公交車提前進入營區,到達縣城後停在原地等待,“讓車等人,而不是人等車”。這樣一來,官兵實際外出時間就可以達到3個小時左右。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為方便管理,幾輛公交車都停在旅外駐地主營區的空地上。可野外駐訓地營區比較分散,路況又不好,加上高寒缺氧,從最遠的一個營走過來要大半個小時,以至於第二次週末外出好多人都不願意報名,覺得“活受罪”。

聽到這些情況,部隊管理科再次修改規定:讓公交車開到各營門口,把外出官兵“從裡往外依次接上車”。同時,旅裡把原來由旅統一組織的外出前安全教育權限也下放給各營。

又是一個週末,新的問題又冒了出來……“這怎麼是個無底洞啊!”郭曉飛為此焦頭爛額了。

“工作不能這麼幹!”部隊管理科科長張毅濤臨時召集所有參謀開會討論。

通過對“一波三折”過程的全面分析,他們發現問題之所以接連不斷,根本原因是工作中的被動思維在作怪。

“管理即服務,服務就應該主動靠上去,設想再長遠一些,規定再細化一點。”張毅濤認識到,為兵服務解難,機關所扮演的角色應該由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轉變為“服務員”,設身處地地為廣大官兵著想,提前多想想官兵之難,這樣解決問題才能與官兵願望合拍。

觀念一改,效果立現。之後每次週末外出,張毅濤都讓一名參謀全程跟隨,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不斷細化和完善規定——

考慮到路上有盤山公路、犛牛群、騎摩托的老鄉等,他們給每輛車安排安全員,並通過對講機及時溝通,車隊以梯隊行進,不允許單放;在車上直接給官兵銷假,免去一系列複雜的環節,將官兵直接送到各自的營區;山路崎嶇,為防止公交車意外拋錨而耽誤官兵外出,他們還多協調了一輛“救援車”……

“雖然說一個成熟的制度必然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和完善,但我們提前做足了功課,就可以壓縮這個過程。”張毅濤總結道。

事實證明,後來官兵週末外出,抱怨聲幾乎沒有了。

解難題考驗的往往不是選擇,而是選擇背後的擔當意識

與部隊管理科對週末外出制度的反覆調整完善相比,人力資源科解決官兵休假困難的過程,可以說是如履薄冰。

在那場官兵懇談會上,旅人力資源科就提出可以加假一到兩天,由官兵自行乘坐地方交通工具下高原休假,但質疑聲緊隨其後——

下高原只有兩條路,要麼到60公里外的縣城坐大巴,要麼到160多公里外的機場坐飛機。加假的辦法聽上去好像可以,但大巴每天只有一趟,早上6點就發車,凌晨4點就得找車從駐訓地出發。機場每天也僅有上午9點那一趟航班,而且一張機票就是一名初級士官半個月的工資,休個假一個月工資全扔在路上了。

更糟糕的是,去機場的兩個小時路途中,要反覆翻越高山,極易引起高原反應,很多情況難以預料。

“這辦法不行。”該旅領導堅持“一抓到底”,想辦法把官兵送下高原,為官兵休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不久後,旅運輸投送科經過協商,在3家地方運輸公司中找到了最佳合作方,不僅能從野外駐訓地直達營區,還能讓官兵享受到優惠票價。

車找來了,剩下的工作,就看旅人力資源科了。

“安全壓力太大了!”旅人力資源科最擔心的並不是加幾天假、優惠幾十塊錢的問題。駐訓地海拔4000多米,不論是上高原,還是下高原,陸路只有川藏線這一條路,途經“天路十八彎”“怒江七十二拐”,多處路段高度超過了海拔4500米,常有交通事故發生。同時,連續十幾個小時行駛在盤山公路上,對駕駛員和車輛都是巨大的考驗。

旅領導的決心,廣大官兵的期盼,最終共同促使人力資源科硬著頭皮“開工了”。

經過一個星期的加班加點和反覆推敲,他們拿出了一份十分嚴密的計劃,“把所有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都考慮進去了”。

按照計劃,前期休假、學習歸隊人員在營區直接銷假,每週四由大巴車統一送到駐訓地,車輛和司機當晚留宿,第二天也就是週五,再將需要休假、學習、集訓人員送下高原。全程由營級幹部帶車,每隔兩小時向機關彙報行車狀況。休假官兵按營連劃分小組,指定骨幹負責,並向機關備案,提前向休假官兵家屬通報其所乘坐車次,建立聯網機制。

第一次任務很快到來了,人力資源科全程密切關注。待到車輛安全到達,並未發生突發情況,“才鬆了一口氣”。

“前面過於謹慎了,怕出問題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只要把制度設計好,風險是完全可控的。”旅人力資源科科長王波峰後來反思,不能被“怕有蚊子飛進來,就不打開窗戶”的保守思維束住手腳,每週在川藏線上往返接送休假官兵,安全壓力固然很大,但只要想幹、敢幹,方法總比困難多。

解難題考驗的往往不是選擇,而是選擇背後的擔當意識。

想通了這一點,旅人力資源科果斷將保障大巴車停放、司機食宿的任務由機關交給了各營,以方便官兵直接在營門口登車。前期還有人擔心地方人員在營連住一宿,安全隱患太大,但人力資源科同步制定了詳細規定,例如單獨設置帳篷、增設哨兵、為司機準備氧氣袋和防高原反應藥等,一經實施便打消了這些顧慮。

幾周後,王波峰剛好因公需要返回營區,便隨休假官兵坐車同行。途中,車輛出現管路故障,所幸司機在帶車幹部的指導下按照規定修理操作,成功排除了故障。

“有驚無險,這說明我們的規定起作用了。”王波峰一路上仔細觀察過車廂內的官兵,“很多人都是安心地一覺睡到下車。”

野外駐訓結束了,但“暖心車”引發的思考遠未結束

制度越來越完善,問題越來越少,官兵對“暖心車”越來越稱讚。

“既方便又安全,還節省了不少錢,真是為兵服務的好政策!”這些來自基層的聲音,像風一樣“鑽”進了旅領導的耳中。

但這樣空前的讚譽,讓該旅領導產生了疑問:“為什麼我們之前做了那麼多服務基層的工作,官兵的反響都遠遠不如這回熱烈?”

“問題背後的問題是什麼?”在該旅隨後召開的抓基層領導小組會上,這個問題引發了更多思考。

一番“回頭看”,該旅發現之前不少服務基層的工作,有的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表格中、文件裡;有的“有頭沒尾”,後續問題不斷;有的上級反覆督促、基層反覆上報才得以落實……

這些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問題,實則是管理觀念落後和擔當意識不夠,有的不作為,有的亂作為。

“官兵說好,那才是真的好!”說到底,為基層解難幫困,最根本的衡量標準就是官兵的滿意度。

“暖心車”獲得了官兵的高度讚揚,該旅決定以此為新起點,借鑑和推廣其成功經驗,將之運用到更多基層建設工作中去。

“絕不讓官兵的希望變成失望!”他們把解決基層實際困難作為黨委機關樹立威信、服務基層的有力體現,通過“雙爭”檢查、蹲點幫建、官兵懇談會等時機收集矛盾困難,分析現狀原因,制定為基層辦實事和部隊矛盾困難“兩個清單”,要求相關科室對照“問題清單”整改落實,嚴格掛賬銷號,敢於啃“硬骨頭”。

“聽說旅裡建了個溫泉,以後可以泡溫泉了。”不久後,針對高原駐訓期間官兵反映洗熱水澡困難的意見,該旅利用野外自然條件修建溫泉,這一舉措,再次引發全旅官兵的集體點贊。

野外駐訓圓滿結束了,官兵也從高原回到了營區,但“暖心車”帶來的改變還在繼續,當初官兵懇談會上收集的208個具體矛盾和困難,正在逐一從基層官兵身邊消失——

大門口領取快遞程序繁瑣且時間有限,旅統一派車外出收取快遞,再直接為營連送貨上門;來隊家屬住房傢俱老舊失修,旅裡要求在一次性全部換新基礎上,建立“上門維修熱線”,維修人員隨叫隨到;官兵普遍反映軍營餐廳價格偏高,保障部出面反覆與餐飲公司“討價還價”……

前不久,全旅大會上,該旅領導這樣講道:“截至目前,‘問題清單’上仍有68個問題因為種種客觀原因沒有得到解決,但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一定能啃下這些‘硬骨頭’!”

再過一段時間,該旅官兵即將奔赴新的演訓場,“暖心車”又要出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