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源電力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黔源電力(002039)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2019年,公司深挖潛力提質增效,著力推進改革創新,抓實本安企業建設,奮力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實現了連續6年盈利。報告期內,由於7、8月份各流域來水偏枯,公司完成發電量82.56億千瓦時,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9.46%;實現營業收入217,438.18萬元,同比減少8.97%;實現營業利潤53,255.96萬元,同比減少19.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9,021.82萬元,同比減少21.0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97,468.10萬元,同比增加8.61%。2019年,公司常態化開展提質增效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統領作用,在保證安全生產前提下,合理壓降發電三項費用;二是精益資金管理,通過合理安排提前還款配置資金餘額,公司年末資產負債率為67.66%,較年初下降3.81個百分點,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同比減少4,687.93萬元;三是積極協調稅務部門,收到光照電廠增值稅超12%的部分即徵即退稅款1,107.42萬元,直接增加當期收益;四是優化調度增發電量成效顯著,在全年來水偏枯兩成的不利條件下,完成發電量82.56億千瓦時,優化調度效益電量達4億千瓦時,年末蓄能15.30億千瓦時,較年初增加4.50億千瓦時。

2019年,公司持續開展技術創新。一是全面完成普定電站提效增容改造,通過改造,電站出力增加,機組效率明顯提升,綜合損耗顯著降低,電站設備多年來存在的安全隱患得到解決。二是穩步推進遠程集控,善泥坡電站實現遠程集控正式運行,普定電站進入遠程集控試運行,公司主要廠站均實現水電提效計劃要求的“遠程集控”目標,清溪、牛都電站實現遠程監視。

三是發揮試點作用,光照電廠技術監督示範電廠建設通過相關驗收,數字技術監督平臺已在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推廣應用,標準實驗室建設穩步推進。四是技術創新成效顯著,《流域水電開發水溫觀測及調控關鍵技術》成果獲得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作用,獲得發明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中電聯技術創新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創新創效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青年創新創效成果銀獎2項,銅獎2項。五是管理創新見成效,《國有上市公司青年工作委員會作用發揮的探索與實踐》榮獲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思想政治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基於“遠程集控、少人維護”運維合一模式下的運行本安體系創建與實踐》獲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創新成果三等獎,《新形態下偏遠水電廠青年員工隊伍穩定研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研究》項目分獲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優秀成果二、三等獎。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水電作為可再生的綠色清潔能源,長期以來得到國家政策的重點扶持。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改善能源結構,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清潔能源發展的支持政策。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生態文明歷史性地寫入憲法,體現了我國目前對生態環境建設及環境保護的空前重視。水力發電使用可再生的水力資源發電,不排放任何汙染物,節能減排的環境效益明顯,高度契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

2019年,全面完成普定電站提效增容改造,通過改造,電站出力增加,機組效率明顯提升,綜合損耗顯著降低,電站設備多年來存在的安全隱患得到解決。

2019年,公司穩步推進遠程集控,善泥坡電站實現遠程集控正式運行,普定電站進入遠程集控試運行,公司主要廠站均實現水電提效計劃要求的“遠程集控”目標,清溪、牛都電站實現遠程監視。充分發揮試點作用,光照電廠技術監督示範電廠建設通過相關驗收,數字技術監督平臺已在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推廣應用,標準實驗室建設穩步推進。

2019年,公司技術創新成效顯著,《流域水電開發水溫觀測及調控關鍵技術》成果獲得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作用,獲得發明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中電聯技術創新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

根據貴州省電力行業協會數據統計,2019年,貴州電網累計完成統調發電量1,757.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0%。其中:火電發電量為1,170.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4%;水電發電量為489.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55%;風電發電量為78.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09%;太陽能發電量為19.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37%。報告期內,由於7、8月份各流域來水偏枯,公司完成發電量82.56億千瓦時,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9.46%,佔貴州電網統調水電廠發電量的16.88%,同比下降3.73個百分點。

根據中電聯預測數據,2020年在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國家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的大背景下,全社會用電量將延續平穩增長,在沒有大範圍極端氣溫影響的情況下,預計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比2019年增長4%-5%。但由於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長會低於上述比例。

(二)公司發展戰略

國家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大幅度提高電力市場化交易比重,探索開展電力現貨交易,逐步構建中長期交易與現貨交易相結合的電力市場,持續推進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同時還將積極推動輸配電價改革,有序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可以預見,電力體制改革的市場化方向是不可逆的,並且推進速度加快,電力市場交易將更加複雜。

貴州省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很高,目前,基本已無可開發水電資源。隨著技術進步和單位投資成本下降,貴州可開發的光伏新能源潛力增大,結合國家有關政策及貴州省發展規劃,公司將積極北盤江流域規劃開發光電項目,充分利用水電調節性能和送出、管理等優勢,實現水光電互補,為公司的發展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面對新形勢,公司提出了“建設成為以水電為主的國際一流清潔能源上市公司”的新時期願景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抓手,著力做好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發展、提質增效、安全生產等工作,確保實現持續盈利,開創公司發展新局面。

(三)2020年經營計劃

——安全目標:確保生產“零事故”,確保安全度汛,不發生對公司形象安全造成不利影響的事件,不發生政治、經濟、環保安全事件。

——生產經營目標:完成發電量92億千瓦時;實現利潤總額5.40億元;資產負債率低於65.30%。

——管理目標:按照一流上市企業要求,深化管理提升,建立符合公司精簡高效管理實際的現代化治理體系。

——發展目標:力爭光伏項目實現“零突破”;完成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

——基建目標:完成善泥坡電站竣工結算及投資概算確認,力爭完成竣工移民專項驗收;完成馬馬崖電站竣工環保專項驗收、水保工程專項驗收、檔案專項驗收。

(四)發展規劃資金來源及使用計劃

2020年公司資本性項目投資預算為10,280萬元,其中:馬馬崖基建尾工項3,000萬元,善泥坡基建投資項目3,100萬元;前期及拓展費項目480萬元;技改及信息化資本性項目預算3,700萬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等。

(五)可能面對的風險

1、來水量波動的風險

水電企業發電量主要受流域來水量的影響。由於流域降雨量的不可控性,有豐水年和枯水年的區分,從而導致公司水電站年度發電量的波動。枯水氣候可能會造成公司經營業績下滑,來水過於集中形成洪水,又會增加水電站安全運行的風險。

相關措施:持續開展“兩江一河”流域梯級電站優化運行,暢通調度業務聯繫溝通機制,在確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調度提高發電效率。

2、環保風險

隨著新《環境保護法》《關於加強長江經濟帶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監管的通知》等法規政策的修訂和逐步落實,電力行業面臨全方位、更嚴格的環保監管。

相關措施:不斷增強企業環保自律意識。加快推進馬馬崖電站環保驗收和水保驗收。針對引子渡電站生態流量下洩的問題,公司積極採取相關措施確保下洩流量,組織開展生態調度研究和生態流量論證,從技術和科學調度上管理建立保障生態流量長效機制。加強環保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落實環保技改、增殖放流、分層取水、危化品管理等環保工作措施,杜絕環境汙染事故,全面打造綠色黔源。

3、電價下降的風險

當前電改形勢下,發電企業的電價定價模式面臨政策調整和市場化調整的挑戰,公司存在電價下調的風險。

相關措施:為適應電力市場變化新要求,公司將加強對電力市場形勢、市場交易規則的跟蹤研究和分析研判,推動建立有利於維護水電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統籌考慮西電東送、生態電價、水火發電權交易等政策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盡最大可能維護公司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