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的小学老师会组织出游,可是只让学生出钱,有的老师却不出钱,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

沨木


我也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题主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居心叵测,想挑起社会矛盾吗?想让社会的矛头都指向老师吗?污蔑和侮辱老师是为人不齿的,

我的孩子上五年级,今年春天学校组织全班同学校外研学,孩子当然兴高采烈,研学三天,收费九十多,三天去了三个地方,宾馆住宿两晚上,吃喝全在宾馆,来回都是大巴接送,回来后孩子给我们讲了他们的研学经历,全程都是老师悉心照顾学生,饭菜自己盛,有菜有汤,还有水果,孩子们吃得很香,晚上孩子们住宾馆,四人一个房间,条件非常不错,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长在外和同学一起住,晚上老师逐一检查孩子们的房间,像母亲一样,问长问短,白天拉练,步行,听老战士讲革命故事,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活动结束时,每个孩子还发了一个红军包,做为留念,这次活动,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和毅力,让孩子慢慢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和同学互帮互助,所有这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难忘而有意义的经历。

说实话,三天三个地方,来来回回一二百公里,加上吃饭、住宿,导游,谅解,我是觉的九十多元钱是不够的,至于教育部门和研学基地是不是补贴了我不知道,至于题主所说的老师不掏,我觉得这问题太渣了,不值的反驳,老师悉心照顾每个孩子唯恐出啥差错,操的心你体会不来,还在这说侮辱的风凉话,你觉得有问题,别让孩子去就是了,也让老师少操一份心。


原野春风8742094


无法想象,你要有多渣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以为老师都愿意带那么多孩子出去玩么?父母带自己家一个孩子到外面游玩都会感觉很累,更别说带好几十个学生一起了。一路上要负责所有孩子的安全,以及解决这帮叽叽喳喳的孩子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要求,可以说老师根本没有多少心思在沿途的风景上,行程结束后,很多老师往往都是嗓子嘶哑,身心俱疲。。。

我的孩子学校曾经组织过一两次出游,我跟随过一次,深深地感觉到当老师真的太不容易了,太值得我们所有家长敬重了!

后来学校就没再组织过带孩子出游,我想是因为校方和老师都觉得责任和压力太大,而且像楼主这种自私狭隘,心理比较阴暗的渣渣家长比较多,觉得这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吧。。


海48360795


说实话,这种出游应该是越来越少了吧,至少在我所在的市区,不再听到这样的事情了,主要原因是安全问题。一旦出了事,谁都担不起责任。有些老师提到的“研学旅行”,我也是首次听说。我在刚上班的时候,曾经组织过学生爬了一次山,那是离学校最近的,也是方圆几十里山脉的一个主峰吧。

组织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很多,因为自己上师范的时候,每年班里是要春游的,也没有感觉有什么问题,只是感觉到挺好玩的吧,因为自己不是组织者,自然就没有什么压力。但是,当我自己组织学生登山的时候,开始没有感觉到什么,但是因为路途中是有一些杏树的,有的孩子就摘了绿杏吃,有的说可能打了农药了,一下子就让我紧张起来了。登山的过程也很顺利,我们还看了部队在山上挖的防空洞,并且登上了山顶,同学们都很兴奋,并且拍了照片。那些照片直到现在他们还保存着,前些日子还在班级群里发呢。

回来后,自己越想越后怕,当时如果真的因为吃杏中了毒,或者登山摔伤了什么的,就凭着我当时仅仅80多元的工资,当牛做马也还不起了。

1991年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刚提了副校长,干劲正足着呢。当时也兴起让学生旅游。他就怂恿着校长让孩子们去登长城参观定陵,校长也就同意了,从公交公司租了几辆大巴,一个班安排了两三个老师管理着就兴高采烈的去了。由于安排的比较紧凑,一日游安安全全的回来了。但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敢组织过。

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这儿有个小学老师组织本班的学生到一个湖里去划船,当时好像除了几个差生没让参加外,一个班的学生都参加了。不知道是由于超载或者什么原因,船翻了,一个班的学生几乎都淹死了,这是这个村里这个年龄段的所有孩子啊!这个老师好像后来自杀了。我当时还比较小,这件事情的印象还不是很深。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组织这样的活动,学校和老师都是担着极大的风险的。当你在享受旅游的乐趣的时候,老师的眼睛正盯着他的学生数数呢,或者看周围有没有安全隐患。只有当这个活动完全结束了,学生回到家里,老师才能松一口气。

别看老师跟你去,学校不给补助,但是,如果发生了什么事,老师的责任就会非常大,所以,老师是不愿意组织这样的活动的。你甭说让他和学生一样出钱,就是给他几倍工资,也不愿意去的。中层领导和班主任推不过,才和同学们一起去的。

就这样,明白了吧?


爱河北人


时间隔了二十年后,今年带了学生去湖南胡耀帮故乡参加研学旅行。星期六的行程,老师没出钱应该算出差,家里装修房子走不开,可是要配合学校工作。一路上宣布纪律不停的清点人数,来回发消息给家长群,这个绷着的神经真不好受。而且要管学生的行为礼仪,有些学生特喜欢丢垃圾,一路总提醒提醒,天气有些热,有几个学生想溜到河里去游泳,真是吓煞人,别说真下水,就是一听到下水两个字,老师的心都蹦蹦跳。这种研学旅,学生无束无拘快乐得象自由飞翔的鸟,老师却象拔河的绳子,两头拉着身不由己。两种不同感受,学生快乐不已,老师紧张不已。真欢迎下次请家长带队,尝尝味。


笙默扬艺术


我侄儿上的是私立小学,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最少一次春游活动,每次的价格都是不等的。这要看你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景点,因为每个位置的门票都不一样。

除了门票在还有什么午餐的费用,坐大巴车的费用这些全部都算在里面了。学校每组织一次都得上十辆大巴车,这些费用不可能学校给你出,都平摊在每个学生身上去了。反正每次的什么旅游、春游的活动都是自愿参加的,学校没有强求说每个人都必须参加。没有参加的学生就在教室里上自习。每次我侄儿都参加了,最少的都是200多块钱,他老爸每次都让他去,让他去外面长长见识。

其实这样也好,以后都是要面向社会的,基本上他们班同学很少有不去的,在外面看看新的事物对他们自己也有好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出去安全第一,这点他们学校的老师还是很负责任的。

至于老师跟着出去有没有出钱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既然老师跟着出去还要负责学生的安全我想这个费用应该不会由他们出,要么学校给出了,要么联系的旅行社给免单了,毕竟老师不多,主要还是赚的学生的钱。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成杨


身为家长,我的小孩每年要去两次,春季一次,秋季一次,而且我小孩学校都是让家长自己准备中午要吃的给小孩带着去吃

每次孩子出去玩,老师也很有压力的,要负责孩子们的安全,还要负责一路上的拍照片,记录着孩子们美好的瞬间。而且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又要每个孩子都要拍到,把孩子们安全带回以后,老师又要整理照片发给家长

老师是很辛苦的每一次带孩子出去,每次学校都有说自愿,确实每次都有孩子各种原因没有去。

但是有少数老师还是会说没去的孩子,直接在班上说,说人家都去,就你不去,就知道在家玩游戏。



芹菜的日常


当了二十年小学老师的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十多年前我也经常带学生出去游玩,不过都不远就在学校周边荒山上,河边,田野里,记得那时候,学生每人从家里带一碗米,拿出两块钱凑在一起买菜,不够的我们两个老师出,每次老师都是拿三五十不等,一个班的学生就这样在山上野炊,每个学生都高兴得不要不要的,老师也跟着开心,其他班的学生经常羡慕嫉妒我们班学生。可是后来慢慢地,相关部门管得越来越多了,安全时时挂嘴边,芝麻大的事都要追究老师的责任,我再也没带过学生出去玩了,别说我出不出钱,就是给我钱也不敢带呀,因为一旦出了点状况,咱可担戴不起,还得靠那点工资钱养家呢!你问这个问题,要么真不懂,要么别有用心,试想带一群猴子一样的人出去,你敢保证不出任何状况吗?就算什么事也没有,有必要去冒个那么大的风险吗?我相信,那些学校搞什么研学活动,老师肯定也是没办法参加,因为校领导安排的任务不得不服从,你想有时间带自己孩子出去玩多好,这种高风险的任务谁爱接呀?我相信你也不会。


珍爱一生86193663


想没想过如果人家不组织呢,孩子家里待着呗,看着这么多孩子,还得掏钱????我的天啊,我是不是得找我的小学老师去说说你得退我钱。你凭什么组织春游。。。。你不知道你不花钱错了嘛?你占我便宜了,我当初春游摔倒了我妈没让你赔钱真的是饶过你了。


陈鑫74576332


哪儿的,我们这儿除了唯一一所公立园,其他的上至教育局,下至老师个人,都不敢组织户外活动,责任风险太大了。我原任教的农村学校有组织共青团员春游的传统,后来学校怕有风险,不组织了,学生不肯(学校什么事都得听村委的),只好继续。这种情况下老师去春游,根本就不是去玩,是去当保姆、当保安的,时刻警惕,比正常加班还辛苦,没有加班费却要人家出钱,合理吗?每年春游初中部的同事都叫我一起去,每次我都婉拒了,即使不是我班的学生,作为该校老师,去了我就有责任,


初心不忘自安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201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确认了研学旅行的重要性,要求各中小学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意见指出,研学旅行所需费用,原则上由家长负担。

部分家长认为,老师组织学生出游,自己却不出钱,是不是转嫁到了学生头上?

恰好笔者所在学校,前几天也组织了研学旅行,下面我将费用情况列出,大家看看,老师有没有侵占学生利益。

景点公开报价,门票90,自费项目75,车费保险100,用餐20,合计285元。据去过的散客说,不跟团的话,人均费用三百元以上,,且不含餐费。

旅行社给学校的价格是235元,另外,老师的门票及餐费,亦由旅行社负责。

因此,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老师的相关费用是旅行社支付的,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我们不能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旅行社不是慈善机构,这笔费用,实质还是学生买单。

研学旅行活动是个大单,各旅行社竞争得很激烈,如果旅行社需要为老师支付费用,也是从他们的利润中让渡出来的,只能这样理解。一般情况下,景点为招揽生意,会给出最大折扣,包括给带班老师免票。

其次,老师带班参加研学旅行,是工作而非旅游。工作性质与导游差不多。导游不但不用付门票费,还要领取工资,难道游客因此有意见?这一点,前面各位答主已说得很明白,不再重复。

这次我校八年级组织研学旅行,学生自愿参加。全年级十二个教学班,有一百多人没有报名。这部分不参加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需安排四名教师在学校为他们上课。结果要求留守的老师非常多,大家都不愿意带学生研学旅行。

为什么?因为带班出去,安全责任极大。学生本就活泼好动,在校内憋久了,一个个如脱笼之鹄,四处扑腾,非常难管。野外范围广,景点多以新奇刺激为卖点,肯定存在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老师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哪有半点旅游的兴致?

我们是这样安排的,每位带班老师负责20名学生,需要签订《安全责任状》。有一份名单,上下车、转移地点、用餐,都要点名。这次研学旅行,就发生了学生晕车、突发低血糖、从高处跳下扭伤了足踝的情况,带班老师被这些事情弄得焦头烂额。

有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些家长总喜欢恶意揣测老师,对老师吹毛求疵。前段时间,也有人在网上提问,说老师在学校食堂吃饭不付钱,是否违规。老师带学生吃饭,属于加班。不管在哪个工厂或企业,中午加班,难道老板不安排午餐?而且食堂的饭菜,味道确实不敢恭维,谁愿意吃呢?学生最多吃三年,老师可能要吃三十年,这简单是对生命的糟蹋!我们学校曾经试行过请家长陪餐,当然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结果家长吃了一两次,就不愿意再吃了。

家长监督学校和老师,是应当鼓励的。但不要将目光盯在这些无足轻重的细节上,要多关注学校管理和学生安全,多对教学教改提出建议,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